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美国红提葡萄,别名红地球,是欧亚种。红提葡萄在美国属于高档名牌晚熟的葡萄品种。红提葡萄在鲜食葡萄品种中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其果实粒比较大,果皮中厚,色泽诱人,适合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贮藏。针对红提葡萄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红提葡萄成熟时候的质量和产量。本文结合当地红提葡萄栽培的实践过程,总结了红提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葡萄三高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制的葡萄专用制剂,目前,有许多关于“葡萄三高素”在巨峰、藤稔、早生高墨等葡萄品种上应用的报道,但在红提上尚未见应用报道。为探讨“葡萄三高素”在红提生产栽培中的作用及影响,笔者就“葡萄三高素”影响红提品质作了试验研究,为“葡萄三高素”在红提生产栽培管理技术上提供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红提又名缸地球、红提子(见中心彩页),属欧亚种,是原产于美国的名贵鲜食葡萄品种,1987年引入我国,广西兴安县溶江园艺场1999年春引入露天栽培,获得成功。在诸多葡萄名优新品种中,红提葡萄是大粒、优质、丰产和极耐贮运的红色鲜食品种,是鲜食葡萄品种中最珍贵的和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品种之一,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干枝原因 (一)品种特征 红提葡萄属欧亚种,原产于加州地区,穗粒大,色艳质优,丰产,耐贮运,是世界上著名的晚熟品种,商品价值很高。但其抗寒性较差,抗病性中等偏弱,易感黑痘病、霜霉病。易造成枯枝。但实践证明。若加强红提葡萄栽培管理,红提葡萄在焦作地区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人们对于葡萄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红提葡萄作为葡萄种植的品种之一,需要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加大管理防治力度,从根本上提高红提葡萄的质量水平。现阶段,红提葡萄在种植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病虫害,对鲜食葡萄的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也间接关系到食用葡萄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就拜耳红提葡萄在病虫害方面的全程防治技术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平安县设施红提葡萄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红提葡萄是平安县近年来新引进开发的果品,从选址、日光温室建造、品种选择、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果穗处理等7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平安县设施红提葡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徐蒙 《农家科技》2009,(12):19-19
<正>红提葡萄以口感好、耐贮藏、市场前景好等特点迅速"红"遍各地,有些地方甚至已把红提葡萄当成了当家品种。对此,专家提醒果农:  相似文献   

8.
为了弥补天津市静海县晚熟鲜食葡萄品种尚无种植的不足,静海县林业局于2006年自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引进个大、色红、耐贮运的优质晚熟鲜食葡萄品种红提,进行引种表现观察及无公害管理技术示范,取得良好效果,为红提葡萄在天津地区发展及进行无公害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1 美国红(黑)提葡萄的引进栽种概况 “提子”是我国广东沿海地区对葡萄果实的称谓,红提即红色葡萄,黑提即黑色葡萄,均属商业名称。在中国,红提一般是指美国品种红地球,黑提是指美国的瑞必而和黑大粒两个品种。这三个品种是美国鲜食葡萄品种中的优秀者,具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特色种植了很长时间的葡萄,培育出的葡萄品种特别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红提具有晚熟、耐贮运、粒大、色艳、硬度好、含糖量高、口感佳等好口碑,在国内市场上的排名一直靠前。该地产出的红提在其他种类的葡萄中算是品种比较优良的,能够有效抵御寒冷和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同时,因为红提生长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先进的种植措施。本文就红提栽培技术这一论题展开分析及探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吐鲁番地区常见葡萄品种葡萄籽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以吐鲁番地区常见的13个葡萄品种的葡萄籽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各品种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和脂肪的含量。[结果]在各品种葡萄籽中,和田红葡萄籽的脂肪含量最高,达21.5%;玛奶子葡萄籽次之,为21.0%;星浦一号葡萄籽最少,仅12.5%。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葡萄籽是黑提,达9.150%;赤霞珠次之,为8.790%;哈什汉最少,仅3.800%。[结论]该研究为吐鲁番地区葡萄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巨峰、玫瑰香、美国提子三个葡萄品种为原料,经液态深层发酵法酿制葡萄果醋,结果表明玫瑰香更适合酿制果醋。  相似文献   

13.
基于酚类物质的酿酒红葡萄品种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酚类物质不仅影响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还决定葡萄酒的许多生理活性功能。通过对采自黄土高原产区的20种酿酒红葡萄品种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种类,葡萄果实不同部位中酚类物质的差异进行研究,为有效改良酿酒工艺及酿酒葡萄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太谷)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的20种酿酒红葡萄为材料,取样测定果粒大小及果形指数,葡萄皮、籽、果肉各部位重量及所占百分比,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指示剂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比色法测定总酚、总黄烷醇、花色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果肉中单体酚含量。【结果】20种测定的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形指数均高于0.95,即果形都为椭圆形或圆锥形。不同葡萄品种之间,葡萄皮、籽和肉所占比例差异显著,其中具有良好酿酒品质且是中国酿酒葡萄第一主栽品种的‘赤霞珠’,果皮、果籽合计比重达31.3%;而‘蛇龙珠’的果皮、果籽合计比重最低,只有10.62%,其加工成葡萄酒后,酒中酚类物质较少,所制葡萄酒口感较柔顺。20个品种葡萄的可滴定酸含量在3.97-9.00 g·L-1,可溶性固形物在14.5-25.4 g·L-1。葡萄果实的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差异十分显著。葡萄皮中总酚(TPC)含量为12-125 mg·100g-1FW(果实鲜重),黄烷醇(TFA)含量为1-27 mg·100g-1FW;葡萄籽中TPC为17-456 mg·100g-1FW,TFA为22-505 mg·100g-1FW。葡萄果肉中TPC为1.24-3.24 mg·100g-1FW。葡萄籽中总酚含量是葡萄皮中的3-4倍,籽中黄烷醇含量是皮的10倍以上。花色苷主要存在于果皮中,含量在1-34 mg·100g-1FW,其中也是‘赤霞珠’含量最高,‘宝石解百纳’、‘马瑟兰’和‘蛇龙珠’等次之。‘马瑟兰’、‘赤霞珠’等葡萄品种具有较高的酚类物质,‘蛇龙珠’、‘黑虎香’和‘神索’等品种酚类物质含量较低。不同葡萄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葡萄籽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次为葡萄皮中,而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较低,果肉主要贡献酚酸类物质。利用HPLC法从葡萄果肉中鉴定出12种单体酚,其中包含表儿茶素、儿茶素和芦丁等4种黄酮类物质,没食子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等7种酚酸类物质和白藜芦醇。【结论】葡萄果实的性状是葡萄酒品质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葡萄酒酚类物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果粒的大小、葡萄皮籽比例及果、皮、籽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决定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通过酿酒工艺控制葡萄皮、籽和果肉中酚类物质进入葡萄酒的量可以改良酒的品质;根据葡萄酚类物质的特性,可有选择性的进行葡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葡萄品种的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为了对葡萄种质资源的安全引进和输出提供技术保障,本文归纳了葡萄品种鉴定中常用技术及其在遗传多样性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葡萄品种鉴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分子技术在葡萄品种鉴定中的发展趋势,并对今后品种鉴定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无核白鸡心和红地球为葡萄试材,对单氰胺和果实美促进大棚葡萄枝条萌芽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单氰胺处理对提早无核白鸡心萌芽的效果最好,萌芽率最高;3%单氰胺处理红地球的萌芽率最高,1%单氰胺处理对提早红地球萌芽期的效果最好;果实美灌根和喷施对2个葡萄品种的萌芽期和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对磷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和大田试验对干红、干白的两个葡萄品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值时的介质浓度不同,白诗南(干白)的介质浓度高于梅麓特(干红)品种,二者的生长速率、磷素吸收效率、植株体内磷浓度和根冠比都有显著差异.干红酿酒葡萄品种对土壤磷素依存率低,磷肥利用率较高,而干白品种则相反,磷肥利用率低.磷素对于根重、根长、根数、百粒重、果穗重等均有明显的影响,且可使酿酒葡萄含糖量、酒精和出汁率增加,使总酸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Digital imaging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foodstuff. Because of the need to automate processes, faster tools are needed and Computer Vision is a good alternative to chemical analysis of many products in quality control. Appearance of grape seeds and grape berries change during the ripeness. These chang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especially phenolics,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compounds due to their implications on the intensity and stability of red wine colour. In this study, a complete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e seeds and grape berries by digital image analysis is described. The size of grapes and the veraiso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image analysis and it has been also established an objective Browning Index of seeds.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eties were studied by applying discriminant analysis models which allowed us to classify the grape seeds with high accuracy.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延庆县葡萄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延庆县位于延怀盆地,是全国4大优质葡萄产区之一。栽培葡萄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优良。延庆县前庙村有机葡萄现已发展成为以红地球葡萄为主栽品种全国最大的有机葡萄生产示范基地。本文对延庆县葡萄栽培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管理经验,提供给大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对危害葡萄的黑腹果蝇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观察。结果表明,黑腹果蝇在25℃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08±0.19),(4.39±0.43),(3.9±0.25)d。成虫交尾时间集中在21:30-23:00,持续5-20 min,交尾后具有梳理行为。并常将卵产在果肉边缘的坡面上,每次产2-8粒。幼虫喜在葡萄梗、器皿壁等较硬场所化蛹。羽化时间集中在4:30-7:30。成虫对不同水果的嗜好强弱程度是依次是葡萄、苹果、香蕉、桃、梨;而对巨峰、马奶、无核白、红提等葡萄品种的嗜好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葡萄损伤时间影响其嗜好程度,对损伤3 d和4 d的葡萄嗜好程度显著高于损伤2 d的葡萄,也都极显著高于损伤1 d的(P〈0.01)。幼虫对葡萄和香蕉嗜好程度显著高于梨、桃和苹果(P〈0.05);对红提的嗜好程度显著大于巨峰、马奶、无核白品种。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Downymildew)是发生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于葡萄霜霉病发病盛期,对在陕西省杨凌区新引进栽培的不同葡萄新品种霜霉病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摸清不同葡萄品种抗病性,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控和葡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引进的38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田间发病情况统计,并对霜霉病的抗病指数和病叶率进行常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8个葡萄品种中,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为4.47;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20.00;1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为34.47;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为62.00。受霜霉病的感染,葡萄的病叶率达82.90%,且随着抗病等级的降低,叶片病害等级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不同品系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等级为:山欧杂交种山葡萄欧美杂交种欧亚种,且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