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石家庄市西部的山区、丘陵区有较大面积的旱作农业区,加大旱作农业科研,在适宜地区推广旱作农业,合理调整耕作制度,一方面可以缓解用水矛盾,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旱作农业区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农业生产的命脉。推广先进、高效的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提出了适宜在冀西山区大力推广的旱作农业六项关键技术,旨在为同类型区域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旱作农业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条件下,通过旱地农业结构和一系列旱作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地力和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靠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现农业稳产和平衡增产,使农林牧等综合开发的农业.具体而言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等地区,即在年降水量250~8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不靠灌溉而采用一系列抗旱农业技术进行生产的雨养农业.全球1.4平方千米×109平方千米的耕地面积中,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仅占15.8%,其余都是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我国的旱作农业地区范围很大,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56%,全国的耕地面积约19亿亩,60%以上为旱地,仅7.2亿亩为灌溉地,因此,旱作农业的丰歉,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未来粮食安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旱作农业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着眼于现实论述旱作农业耕作、管理技术,着重指出要加强抗旱耕作,用地养地相结合,并指出了加强抗旱栽培的技术措施,旨在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干旱少雨和肥力不足等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即发展集水补灌农业、加强旱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精准农业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此,主要结合旱地耕种的缺水特点,分析旱地耕种作业、用地及养地相互结合的旱作耕种模式。有效确保旱地土壤中含有的水分、营养成分、热量以及氧气等的比例合理,从而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并指出提高旱作农业生产的抗旱栽培技术、精选种子以及合理密植技术,从而能有效指导耕地耕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井陉县山区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三年示范,成功地总结出适于山区旱作特点的综合技术措施,增产效果好,现介绍给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气候异常、降水总量偏少、水资源短缺、加之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干旱现象明显增多。经常出现春旱、严重春旱、伏旱、秋吊等现象,干旱将长期困扰铁岭市农业的正常生产。探索研究和总结农业抗旱减灾农艺技术措施是保证农业安全生产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旱作农业机械技术,就是通过成龙配套的机械化工程技术,以治水改土为关键环节的机械深耕、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粉碎还田、全方位机械深松、化肥机械深施、精少量播种等机械化适用技术,实施“雨养农业工程”、“沃土工程”,提高土壤对自然降水的库蓄能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有效增加农作物水、肥、气、热、光的调合作用,实现旱作农业的高产稳产。 襄樊市农机化研究所,联系鄂北岗地实际,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
宁夏海原县地域广阔、环境因素差异较大,为使新技术、新机具能够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同时选择在海城、贾塘、西安、高台、罗山6个乡(镇)进行,实施过程中示范推广及应用的主要机械化技术包括耕地整地技术、播种技术、化肥施用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田间管理以及基本农田、蓄水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筛选适宜在天水旱作区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2021年对从当地收集的27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7个参试玉米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以优迪919折合产量最高,为13 014.29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1.08%;玉源7879次之,折合产量为12 995.24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0.92%;翔玉218居第3位,折合产量为12 941.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0.46%;登海182、德单1403、龙博士7号、翔玉329、登海9号、金凯3号折合产量也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9.31%、9.05%、8.56%、8.16%、8.12%、7.56%。这9个品种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幅度均在7.50%以上,且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优良,总体表现相对较好,可在天水市旱作农业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宁南山区旱作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宁南山区降水量偏少,降水年际变幅大,季节分布不均等实际,针对性的进行了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覆膜保墒等旱作节水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抑制田间蒸发,达到增温、蓄水、保墒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抗旱节水和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作物全生育期增加积温200~400℃,土壤含水量增加5%~8%,土壤贮水量增加40~50 m3,农作物单产提高15%~30%,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15%,水分生产率提高5.73~6.45 kg/(mm·hm2),补水效益达到10~15元/m3,节本1 800~2 625元/hm2。  相似文献   

13.
农业“艺机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娟玲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9):1040-104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基于6 a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艺机一体化"的概念。"艺机一体化"既是山西省情、农情的特殊要求,也是现阶段我国国情、农情的普遍需求,它不仅使先进农艺技术有了载体,而且作为一个关键环节,还进一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机械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规模化、商品化乃至产业化;同时也推动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机械化。其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更广范围的障碍因素、发人深思的诸多问题,则需要在新一轮的改革中突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陕南山区概况和小龙虾的生态习性,阐述了陕南山区水稻—小龙虾种养技术要点,包括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稻田的选择、稻田的改造、合理投喂饲料、驱捕敌害、科学捕捞。水稻—小龙虾种养技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可实现水稻、小龙虾兼收,并起到改良土壤和增加土地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8年统计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山地地区的农作制各要素的现状和特点,认为黑龙江省山地地区农作制存在的问题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该地区农作制的发展趋势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加快林产品发展和林木的培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对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效应的研究表明,水稻覆膜栽培具有良好的节水效应,较常规栽培每公顷至少节水1500t;产量以覆膜每公顷施N187.5kg的最高,比常规栽培增产6.8%,比无膜每公顷施N187.5kg增产8.1%;覆膜每公顷施N150kg较常规栽培增产5.5%,较无膜每公顷施N150kg增产14.7%。覆膜栽培能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地域广阔,旱地面积大,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自然降水,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系统阐述了旱作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旱作农业的意义和必要性。针对黑龙江省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旱作农业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旱区农业由于降水偏少,人量偏低,植物年生长量较小,从而使得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措施如果稍有不当就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所以需要加强旱作农业的土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经济的必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途径是增强产业化水平、扶持龙头企业以及完善公司与农户的内部协调机制等等,从而使我国农业产业化步八新台阶,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全区耕地面积101.2万hm^2,其中旱地耕地92.36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1.26%,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山区.结合毕节地区实际,从旱地耕作模式和耕作技术等方面对旱作农业优质高效耕作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