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力开展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研究推广,为杉木造林事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文章介绍了杉木生物学特性,就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从传统造林技术的缺陷和新型造林技术的优势2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探究,肯定了杉木造林新型技术的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2.
杉木的经济价值较高,而应用杉木造林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林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以往的杉木造林技术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造林事业的发展。所以发展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成为了我国林农的共同目标。应用以及推广该技术,能够促进杉木造林事业的稳步发展。为此,笔者从研究我国传统造林技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重点分析杉木高效经生态型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了杉木育苗丰产技术,从采种消毒、整地消毒、播种技术及病虫害的管理等内容,通过对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以促进杉木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杉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种植技术不规范、管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了杉木产量和品质相对较低。而新时期杉木良种造林技术可以很好地整合现有种植资源,实现杉木种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杉木良种造林技术及其推广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旨在提高我国杉木造林质量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为研究目的,对杉木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壮苗选择对促进杉木生长有重要作用,并提出除草、施肥、修枝等具体杉木抚育管理技术,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杉木种子进行飞播造林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杉木飞播适宜的最佳区域在我省陕南地区。(2)杉木种子用于飞播造林设计时必须注意和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这些试验结论为提高杉木种子飞播造林技术提供了可靠技术依据及宝贵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广西杉木造林良种化的途径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造林是广西植树造林的典型工程,杉木良种化是造林的关键环节。做好杉木良种化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杉木林质量。本文考察广西杉木种子培育、良种推广使用、种子园建设、种源试验以及资金科研等投入现状,并就当前存在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广西杉木造林良种的研究,从多个方面提出措施并予以认真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杉木良种造林技术管理工作受关注度逐步提升。为了实现杉木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提升,要对杉木良种推广造林技术应用进行全面探析,为造林技术应用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杉木采伐迹地采用2.5代杉木良种更新造林、杉木萌芽更新以及新造湿地松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二代更新采用2.5代杉木良种造林是可行的,其速生性与适应性强,能有效提高林地生产力,在中等立地条件和一般经营管理水平下,造林后4年可郁闭成林,其速生性远超过湿地松和杉木萌芽更新林,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达4.96 m、8.53 cm和0.016 1 m3,比杉木萌芽林分分别提高了26.21%、24.34%和87.21%;更新营造2.5代杉木良种的经济效益较好,是萌芽杉木林的2.12倍;2.5代杉木良种的抗贫瘠能力相对比杉木萌芽林强,相对受立地条件的影响程度小。选用2.5代杉木良种造林可以克服立地差而产量低的不足,对采伐迹地采用杉木新的良种更新造林是可行的,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7,(21):46-47
现如今,我国的良种造林工程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其中杉木的良种推广造林的发展得到了高速地发展。杉木具有较高的价值量,除了商业价值之外,其林业价值也十分突出。本文主要对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给相关的杉木种植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杉木林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试验,研究造林时间、根系处理对红豆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开始萌动时间及后期生长的影响,并调查分析杉木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时间是影响红豆杉造林的关键因子;ABT生根剂对红豆杉造林有重要影响;杉木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有利于杉木林的生长,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对杉木种子发芽与根伸长抑制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铜、锌、镉对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污染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铜、锌、镉对杉木种子发芽与根伸长均存在抑制效应,这不仅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而且将种子发芽的高峰期推迟1、2d。重金属质量分数与种子发芽抑制率、根伸长抑制率之间普遍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中根伸长抑制率明显大于种子发芽抑制率。  相似文献   

13.
杉木种子繁殖为杉木良种繁育的1种主要形式,杉木种子园是杉木良种的生产基地。广西贺州市黄洞林场从1975年开始,进行杉木的选优、建园(初级)及子代测定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杉木种子园、子代测定等成果的应用,于1990年建立了黄洞林场杉木二代种子园。经过18 a的科学培育,到2008年用该园混系种子育苗造林,各示范点出材量平均达150.7 m3/hm2以上,较初级园种子造林(对照)出材量提高47.85 m3/hm2,遗传增益在25%以上。着重概述了建园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并对种子园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公路沿线一重山低立地级造林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尤溪县境地内公路沿线一重山低立地级不同造林模式的林木生长、经济与生态效益等进行调查和定量评价,经AHP综合决策分析表明:在低立地级土壤条件下,不同造林模式综合效益的高低顺序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封山育林>杉木纯林.可为今后低立地级山地的人工造林和造林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偏冠方式营建杉木种子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南方一个重要的造林树种,杉木种子园营建十分重要。我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杉木(嫁接)种子园,良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文章提出了建立杉木偏冠种子园,以解决种子产量、质量与采种安全性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整地、选种、育苗、起苗假植、运输、造林和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杉木栽培技术,以期为建设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粤北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良好有效的造林及抚育技术有助于杉木健康快速生长,能节省资金,有助于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粤北山区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主要采取林地调查、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与回穴土、栽植等技术,抚育主要采取除草、施肥等技术。时代不断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造林及抚育技术也要不断更新,本文通过介绍最新杉木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及抚育技术,希望能给粤北山区杉木造林及抚育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杉木研究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8  
根据作者长期研究及大量的有关文献,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杉木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指出近期以来,杉木研究特点是基础学科的理论及其基础性研究均有所加强并取得一批成果,研究方法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造林、营林技术开始配套形成系列和标准化,今后研究宜着重于提高现有中、幼林的单产,选育适应于不同立地、不同培育目标的高产品系,抗性育种,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林地的持续利用及建立新的栽培体系等。同时建议加强研究协作,成立全国的杉木研究中心或研究协会。  相似文献   

19.
闽楠人工林的经营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闽楠人工林经营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闽楠苛求立地,应选择Ⅰ、Ⅱ级立地的中下坡造林,闽楠适宜营造纯林,但应适时间伐,严格控制经营密度,20 a后经营密度不宜大于900株.hm-2。闽楠与杉木混交造林,种间关系难以调控,闽楠纯林比楠杉混交林中的闽楠生长好,若要营造混交林,应控制经营密度,杉木的混交比例不应大于30%。  相似文献   

20.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86%;而土壤容重、结构破坏率和分散系数却比杉木林低。天然阔叶林土壤养分贮量较杉木林丰富, 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杉木林高1.07%。因此, 应注意保护和发展阔叶林,控制杉木纯林营造规模,尽量采用与阔叶树进行混交或轮栽,以便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所造成的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