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土地权利时农民的意义及农民土地权利在取得和行使及流转过程中常遇问题,并提出土地权利在落实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提出公民的土地权利获得保障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31-232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正在逐渐被征收。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由于地权主体不明、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征收补偿等原因,农民的土地权利经常遭到侵犯。提出了明确权利主体、实行三权分置、完善土地市场、提高农民意识、保障征地补偿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土地征收与管制对农民土地权利适当和过度的限制。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可知,我国的土地征收、管制对农民土地权利的限制多是过度的。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征收和管制限制农民土地权利的具体体现,并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对我国土地征收、管制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阐释了农民土地权利保障的内涵,分析了农民土地权利保障现状,指出了征地、采矿塌陷、干部操纵土地流转给农民土地权益带来的冲击,有针对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上的缺陷,农民在土地产权交易中市场主体地位被剥夺,导致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无法切实获得合理的经济权利。本文试图从制度分析出发,探究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在农地产权交易中恢复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土地征收与农民权利的宪法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建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439-3442
我国土地征收之所以会造成很多社会悲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宪法在规范政府土地征收权力、保障农民权利方面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中,由于政府既是土地征收的决策者,也是土地征收纠纷的主要裁判者,政府土地征收权力与被征地的农民权利的失衡,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中对保障农民权利重视不够,引起被征地农民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一些不利于和谐与稳定的社会悲剧。为根治土地征收纠纷,实现农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的双赢,应当考虑通过保障农民对土地征收的参与权、构建土地征收宪法评价机制等措施,让宪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农民以土地入股对农业发展与土地流转的意义,概括了农民以土地入股的风险类型与风险感知,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以土地入股的风险现状与应对策略,发现各方利益不共通、信息不共享、理念不共同,直接导致了土地入股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风险问题。从政府和农民视角探究了风险防范机制,提出了保障农民股东权利、完善司法救济体系、健全入股运作机制、谨慎应对特殊风险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农民以土地入股对农业发展与土地流转的意义,概括了农民以土地入股的风险类型与风险感知,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以土地入股的风险现状与应对策略,发现各方利益不共通、信息不共享、理念不共同,直接导致了土地入股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风险问题。从政府和农民视角探究了风险防范机制,提出了保障农民股东权利、完善司法救济体系、健全入股运作机制、谨慎应对特殊风险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速推进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极大地牵涉到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土地权利变动,在进行土地经营权转让的过程中也需要面临着大量的法律问题,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便是相关的法律机制还没有完善起来。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便是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对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被征用补偿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意见来完善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征收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确处理好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各 种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高质量发展。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征收依然存在的一些 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明确土地征收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通过对当前我国土地征收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提出解决 农村土地征收问题的对策,来进一步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践发展过程中,在带来优化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在股权转让、赠与和继承等方面渐露弊端。如何规制农民土地经营权自愿退出机制,并规范合作社股权市场化流转的程序成为亟待完善的问题。此外,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下,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民权利救济途径与保障机制也需完善。该研究剖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流转的法律问题及土地股份合作社中农民土地经营权自愿退出机制,介绍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市场化流转的程序规范,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是一项福利性的保障制度,对于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施行过程中农民权益被侵犯的事实需要依靠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江苏淮安农民土地权利状况表明,农民土地使用权受限、收益权受损和处分权受控问题突出,原因是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经营权定限和流转制度残缺等制度缺陷。认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排除村委会处分集体土地的权力、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和规范集体土地征收行为扩大农民收益权能,是构建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机制是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对其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处分的权利。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而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  相似文献   

14.
土地权利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农村土地流转便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一种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多种形式和途径,但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该文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问题和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权正规化对经济发展和权利保障都有积极作用,中国农地确权正在进行,本文以泰国和越南的土地确权为案例,分析两国在确权过程中的特点和成效,发现长期且渐进式的国家规划是稳步开展土地确权的基础;强有力的国家管控和完善的制度是土地确权顺利进行的前提;明确土地使用权的物权保障使农民享有明晰的土地权利;人员培训、技术和国际援助的实施、引进能提高土地确权实施效率,并据此提出中国农地确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民权视角下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凯翔  胡银根  常帅  田甜 《湖北农业科学》2016,(5):1324-1328,1332
从公民权这一视角出发,运用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与实证研究法,探讨了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现状,在分析其受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农民权益的对策。结果表明,现行宅基地退出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退出过程中农民的私人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受到侵犯,其原因主要是现行土地制度为政府侵犯农民权益留下空间、地方政府权力受约束不力以及农民自身权利意识淡薄。由此提出了保障农民权益需要重构宅基地制度、优化宅基地利用对策、规范地方政府权力运行以及培育农民权利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民作为国家的根本,其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尤其针对近几年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日益扩大土地征收规模已是应有之义。但就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而言,失地农民权益还难以得到有力保障,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国家及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农民经济损失及相关社会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民权益保障法律意识薄弱、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征收程序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应当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农民法律保障意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规范土地征收程序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民的土地也加入城市建设的行列当中。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农民应有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基于此,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农村土地确权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净  张继星 《现代农业》2014,(12):109-110
<正>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权利是实现其他权利的重要基础。农村妇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首当其冲地在土地承包及相关权益问题上遇到权益受侵害问题,由此产生的土地纠纷,已成为当前农村土地问题中的突出矛盾之一。一、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受到侵害的几种主要类型1.个别地方的农村妇女一旦同外村人结婚,无论其是否能够从夫家所在村获得土地,其承包地都会被村集体收回,同时失去其承包土地的一切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主要、最可靠的生活保障.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侵犯农民土地权利的事例屡见不鲜,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要彻底解决这个牵涉到农民利益的问题,必须从农地征用制度上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