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我国滴灌技术应用发展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分析了目前滴灌应用的3种主要类型:室内滴灌、果园滴灌和大田滴灌;阐述了滴灌技术推广的4大优势:突出的节水效果、优质的灌溉质量、崭新的生产环境和较强的地形适应能力;列举了滴灌推广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包括投资、种植管理模式、抗堵塞性能、行距调整困难、技术指导薄弱和维修管理不足。介绍了国内滴灌器材生产能力并对未来市场需求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今后推广滴灌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针对湖北地区的情况,讨论了滴灌技术的含义、优点及其原理。通过灌溉施肥系统的搭建和维护的论述,讨论了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优点。最终,经过试验论证灌溉施肥是一种节水节肥的技术,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李世英 《节水灌溉》1998,(1):35-35,40
2.2微灌设备生产现状2.2.1生产能力目前国内专业化微灌设备生产厂如雨年春笋逐年增多,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如北京绿源塑料联合公司、河北龙达灌溉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能力能满足每年推广7万多公顷微灌面积,而山东莱芜塑料制品厂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生产能力从lop余吨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吨。2.2.2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由于一些国内微灌设备生产厂家,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工艺和关键技术,加上在我国开办的独资。合资微灌设备企业,一开始生产设备及工艺水平起点较高,因而近几年我国微灌设备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田作物滴灌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op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l/4。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也很不均匀,出现了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春冬少的现象。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引%,而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6%和54%;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19%,而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5%和35%。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间差异很大,致使洪涝旱灾频繁发生。在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各种灾害中,尤以干旱影响最大,它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且有愈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微灌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微灌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形成了以西北地区为主、以大田优势作物为主的规模化发展布局,形成了与农艺、农机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收效果,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总结了微灌发展现状、成效特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微灌发展面临的形势,并对"十三五"微灌发展进行了预测与展望。预测了"十三五"微灌发展的规模与布局,提出了"十三五"发展的6个重点发展方向,一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充分发挥微灌节水节肥、增产增收效果;二是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低压小流量滴灌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推广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四是加强作物灌溉制度、精准施肥研究推广,指导农民科学灌溉施肥;五是总结管理改革经验,完善高效节水灌溉管理机制;六是变革完善投入方式,优化微灌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8.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我国的节水灌溉设备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本方就我国的喷灌和微灌设备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1我国喷灌设备发展的现状1.1喷灌机(组)我国的喷灌机从研制的情况来看,大、中、小、轻型喷机都研制过。大型喷灌机我国先后研制的型式有双悬壁式、拖拉机单喷头悬挂式、中心支轴式、平移式、滚移式和绞盘卷管式等。据农垦系统1990年统计,已有大型喷灌机llto台,喷灌面积11万hm2。目前定型批量生产和使用较多的是电动中心支轴式和滚移式喷灌机。中型喷灌机我国曾研制过单喷头悬…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以5年生赤霞珠酿酒葡萄为供试材料,布置田间试验,针对葡萄需水需肥规律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研究,分析不同灌溉定额及不同施肥量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砾石土壤条件下酿酒葡萄灌溉制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增加可提高葡萄产量,当灌溉定额为3 825m3/hm2时,产量最大,但超过一定限度后,随灌溉定额增加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增加施肥量在一定程度内可提升葡萄产量。不同施肥量、灌溉定额对单宁影响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25.08及54.03,其他品质指标受其影响不显著,且灌溉定额对品质影响明显大于施肥量影响。减小灌溉定额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小施肥量能显著降低滴定酸含量,单宁含量增加明显,有利于改善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烟叶滴灌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烟叶滴灌的增产效果,选择滴灌与不灌两个处理做对比试验。在介绍试验区自然条件和滴灌系统布置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叙述了滴灌的用水量、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滴灌对烟叶质量和产量、效益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地下滴灌是在滴灌技术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分析和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地下滴灌的发展历史、地下滴灌的优缺点和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短缺和肥料利用效率偏低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节水灌溉、按需施肥与覆膜农艺措施集成的高效灌水施肥技术,具有节水节肥、减蒸抑盐、提质增效和减少化肥投入等优点。综述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水肥利用效率、土壤水盐分布运移,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作物系统的吸收、转化、迁移规律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水肥耦合模型研究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发展历程,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滴灌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滴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肥、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土壤结构、增产增效的优点,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介绍滴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现状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棉花膜下滴灌的灌溉制度及其各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膜下滴灌技术采用局部灌水,男间地面蒸发量很小,另外,该技术为浅灌且可控性强,使灌水深度与棉花根系吸水深度相一致,避免深层渗漏,极大地提高了田间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灌溉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试验采取单点源滴水施肥模拟滴灌条件下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过程,研究滴灌条件下氮素中的NO~-_3-N和NH~+_4-N在土壤湿润体中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灌水施肥结束后的1周时间内,土壤湿润体中NO~-_3-N和NH~+_4-N在靠近灌水施肥点处的含量较高,由灌水点向外,随着距离的增大,其含量逐渐减小,在土壤湿润体的边缘,即湿润锋处,氮素的含量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NO~-_3-N和NH~+_4-N的分布变化表现为:NO~-_3-N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在第5d达到最大值,此后含量有所降低。而NH~+_4-N的含量相对较低,其含量始终低于NO~-_3-N的含量,且一直在减小,特别是在第3d以后迅速减小,到第5d时湿润体内NH~+_4-N的含量甚至低于灌水前风干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微咸水滴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滴灌是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的先进灌溉方式,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微咸水滴灌的研究进展,滴灌灌溉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微咸水滴灌水盐运移模型研究,滴灌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影响以及微咸水利用的安全性问题。指出了微咸水滴灌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疆天山北坡滴灌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天山北坡地方和兵团9个地区的滴灌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新疆目前滴灌工程在生产中的运行和管理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新疆滴灌技术的应用较为粗放,急须对基层农技人员、农民进行滴灌技术的培训,以期更好地发挥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下滴渗灌灌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下滴渗灌作为一种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低定额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缺水地区果树及某些经济作物抵御干旱缺水,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地下滴渗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灌水技术指标、作物需水量和节水增产效应、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及数值模拟、灌水器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温室环境与正确的灌溉方法对农作物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动滴灌测控系统可以实现根据温室内种植的农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湿度与环境温度,适时进行自动滴灌,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的的条件。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策略,由计算机控制并利用各种传感器实现自动采集、监测土壤湿度与环境温度,及时灌溉。此系统的应用,降低了灌溉成本,提高了灌溉质量,起到了节水节能的作用。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过涝或过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了温室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实现了精准农业化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