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近年来,由于营养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以及对本病较为重视,发生率和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对我院1985年至1995年5月之间收治的60例痛风性关节炎作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0例患者(男59例、女1例),从事脑力工作45例(75%),体力工作者15例(25%);超过标准体重者41例(683%)。初发年龄为18~76岁,平均年龄52.3岁。确诊病风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1.2岁。病情5d至36年,平均病程5.8年。发病诱因劳累12例(20%),受凉、呼吸道感染9例(15%),有高膘吟饮食习惯36例(60%)…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是一种由关节内尿酸结晶导致的炎症性关节炎,易反复发作,可能致畸、致残,严重影响小关节功能[1]。我们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AGA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05—2018-04月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AGA患者68例,入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指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2]。其中男65例,女3例;  相似文献   

3.
4.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 arthritis, AGA)是一种全身性反应性疾病,由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结晶侵犯关节所致,以小关节出现炎性反应为主要症状.如果尿酸不能得到很好控制,关节炎易反复发作,出现影响小关节、致残、致畸等不良后果[1].根据AGA局部症状,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热痹范畴[2],针刺对于痹症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选方用药。方法 通过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主题词,“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2010-2015年的相关医学文献,共搜索文献216篇,其中符合条件的139篇,将纳入文献中所包括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结果 139篇文献中,共涉及中药复方147首,药物134味,用药频次共达1 501次,其中,用药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土茯苓、泽泻、萆薢、防己、甘草、威灵仙;药物所属类别最多的分别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结论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泄浊解毒、兼顾补虚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子菜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抗炎作用。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白子菜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白子菜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造模5 h后开始连续灌药,7 d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症情况,关节组织单位面积内炎症细胞计数及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结果 中、高剂量白子菜提取物组与秋水仙碱组在足趾炎症情况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各药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药物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秋水仙碱组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白子菜醇提取物中剂量组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秋水仙碱及中剂量白子菜醇提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大鼠模型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8,(6):56
泰兴市周女士来信问:我父亲是痛风性关节炎,腿经常疼。要吃药才能缓解,我现在有时也会腿疼,如果不是痛风性关节炎,我该如何预防呢?  相似文献   

8.
9.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邵先舫教授认为该病主要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居处湿热,加之素体脾虚等,造成体内湿热蕴积,化生浊毒而诱发。临床治疗上应辨证施治,常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 组,秋水仙碱组,湿痹通高、低剂量组共5 组,每组8 只。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模型,观察造模后8、72 h 各组大鼠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 (IL-1R)的含量。并测量各组大鼠单位面积关节软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R 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积分均比其它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1、IL-1R 含量及 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 的表达较其余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 的 表达湿痹通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痹通能改善动物模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血清及关节软组织内IL-1 和IL-1R 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法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调整、饮食控制及碱化尿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四妙散口服及四黄散加味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变化及关节红肿疼痛改善情况,治疗观察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UA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Scr和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RP、ESR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中药内外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并在降低UA、ESR、CRP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刺血结合药线点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影响,初步探讨刺血结合药线点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 将39只SD大鼠随机分3组: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3只。模型组仅造模,治疗组造模后给予刺血结合药线点灸治疗。记录各组大鼠的步态、关节肿胀度变化;并运用气相色谱仪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联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鼠尿液代谢产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后3组大鼠的步态评价和造模后各时间段的关节肿胀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IP>1为标准寻找治疗组与模型组中的标志性差异性代谢物16个,以P<0.05及质谱信息再鉴别出标志性差异代谢物α-酮戊二酸、γ-氨基丁酸1、肌醇、半乳糖苷、柠檬酸5个;经MetPA数据库进行二次分析,发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治疗前后其尿液代谢组学变化涉及代谢通路13条,其中丁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半乳糖代谢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这4条代谢途径影响值的临界点>0.10。结论 刺血结合药线点灸可以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步态及关节肿胀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体内丁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半乳糖代谢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因子转录生成,加速局部代谢循环,起到消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菏泽市犬瘟热发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菏泽市区犬瘟热的发病情况,试验利用临床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菏泽市5家宠物医院的1 012个犬瘟热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菏泽市犬瘟热的阳性检测率达22.90%,犬瘟热的发病率受犬的年龄、免疫接种情况及季节影响,发病年龄主要在3~12月龄的幼犬,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月份和10月份,未免疫接种犬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城镇居民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onset hypogonadism,LOH)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295例,年龄40~70岁之间,调查采用个人信息、整体健康状况、男性更年期自我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并测定性激素水平,同时测定同一地区30~39岁健康男性的相关指标作为对照。结果 LOH量表筛查阳性率为37.29%,睾酮切点值(TT、FT、Bio-T)筛查总阳性率分别为19.66%、33.22%、27.12%,LOH临床患病率为10.85%。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吸烟是影响LOH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有规律运动是LOH的重要保护性因素。结论 长沙地区城镇居民LOH发生率较高,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均是影响LOH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生姜瘟病的发生诱因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生产试验中,对姜腐烂病或青枯病,侵害地下茎及根部的病理,病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对生姜瘟病多种防治技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姜瘟防治的简便易行、无公害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白头翁黑粉病在辽东山区白头翁栽培田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和鉴定。根据冬孢子形态特征,初步确定了白头翁黑粉病病原菌为白头翁条黑粉菌[Urocystis anemones(Pers.)Wint.],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条黑粉菌属真菌。在发病前期合理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4%氟硅唑乳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控制白头翁黑粉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宠物犬难产病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了临床上母犬难产的原因,并分析了40例病历,结果表明:发生难产的犬品种以北京犬和博美犬多见,年龄以1-2岁多发,营养过剩、运动少的犬易发生难产,难产原因以胎儿过大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HSAP)的临床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根据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采用血液滤过、营养支持治疗时限制乳剂的摄入、早期肠内营养、“三联法”降低腹压等不同治疗方法.结果4例患者全部治愈,预后良好.结论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应以降血脂为主,并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