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华盛顿脐橙果实采后油胞病害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盛顿脐橙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果皮油胞病害的发生状况及病变过程中果皮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探索柑橘果皮油胞的病变生理。研究结果表明,果皮油胞病害发生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伤果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发病时间早;低温降低了贮藏后期果皮油胞病变率。损伤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PPO、POD和PAL酶活性,而低温则抑制了这些酶活性。在整个常温贮藏过程中,正常果和损伤果的油胞病害发生率与这3种酶活性都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果皮POD、PPO和PAL的高活性是果皮油胞病变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华盛顿脐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采前喷钙和套袋对果皮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盛顿脐橙果皮油胞凹陷和油胞破裂等田间果皮病变高达30%以上;果皮病变与果园管理水平、植株和果皮钙含量密切相关,采前喷钙和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硬度,增加果皮钙含量,降低采后果皮病变率40%~50%,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同时钙处理促进果实着色,显著增加果皮红色度和光泽度。采前喷钙和套袋对提高华脐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红橘砧奉节72-1脐橙正常和油斑病发生较严重的挂果枝植物学性状以及挂果枝所在营养枝功能叶片和果皮N、P、K、Ca含量进行了分析,探讨植物学性状对矿质元素代谢调控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发现奉节72-1脐橙果实油斑病的发生与果枝植物学性状和果枝所在功能叶片矿质营养N、K和Ca含量有紧密的关系,果枝长度6~15cm、果枝叶数7~10枚、挂果数2~3个果实油斑病程度较轻。红桔砧奉节72-1脐橙果实油斑病程度较重的挂果枝所在营养枝功能叶片和果皮中N、K和Ca含量均显著低于油斑病程度较轻的植株,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和果皮中P的含量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果袋对‘瑞雪’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为筛选‘瑞雪’苹果专用果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应用常规方法测定果实品质基本指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果实香气成分。【结果】与对照相比,双层果袋处理果实的果面光洁度显著升高,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A果袋维生素C含量升高3.33%,果形指数降低了6.5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了11.11%,香气物质种类降低50.00%;B果袋果实的香气物质种类降低33.33%;C果袋果实维生素C含量下降了12.10%,香气物质种类降低41.67%;D果袋果实维生素C含量下降了2.93%,香气物质种类降低33.33%;与对照相比,单层果袋显著提高了果实的果面光洁度,果皮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E果袋果实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F果袋果实香气物质种类降低20.83%;G果袋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升高了20.00%,果形指数降低了5.43%,香气物质种类降低29.17%;其他指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B果袋和E果袋显著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同时,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小,所以推荐‘瑞雪’苹果在生产中使用B果袋和E果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 mmol·L-1)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梨果实常温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已达商业成熟的玉露香梨果实进行0.1、0.5、1.0 mmol·L-1不同浓度MT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分别于(20±1)℃贮藏21 d,每隔7 d货架测定果实质量、果皮颜色(L*、h°)、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统计总腐烂果数,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同时采用果皮冻样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等果实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MT处理均能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0 mmol·L-1MT有效抑制货架前期0~7 d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的下降,0.5 mmol·L-1MT在货架第14天作用效果显著,而0.1mmo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杧果感染畸形病过程中顶芽内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凯特’杧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后顶芽内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活性氧清除相关酶(POD、CAT、SOD、APX和GR)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F.mangiferae侵染促进杧果顶芽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的增加;抗氧化剂As A的含量在整个侵染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而GR含量急剧下降;在F.mangiferae侵染杧果后,POD、CAT、SOD和GR的活性迅速上升,且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APX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F.mangiferae侵染杧果后,导致大量活性氧爆发,细胞酶系统抗氧化能力下降,使其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大大降低,加剧了活性氧的大量积累和对细胞的损伤。杧果活性氧代谢紊乱失衡可能是病菌的重要致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钙素营养与白沙枇杷裂果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果实相关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软条白沙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裂果与正常果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研究了Ca^(2+)在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外源喷钙效果。【结果】裂果果皮、果肉中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果胶酶(PG)、纤维素酶(CL)活性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裂果率与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SOD活性、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肉中GA3含量与果皮中ABA含量较正常果显著升高。果皮钙含量与果皮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果期果实Ca^(2+)含量最高,到膨大期显著下降。花期和幼果期喷钙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钙含量和果皮SOD、CAT活性,降低POD、PPO、PG、CL活性和果皮ABA含量、果肉GA3含量。【结论】白沙枇杷果实钙素营养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幼果期到膨大期,果实钙素营养不足是导致枇杷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钙可通过调节活性氧清除、细胞壁水解与激素合成降低白沙枇杷裂果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涂膜性能,提高其保鲜效果,用于改善黄山楂金如意贮藏品质。【方法】利用肉桂精油与咖啡酸修饰的纤维素纳米晶合成皮克林乳液,选取壳聚糖为成膜剂,制备纤维素纳米晶-肉桂精油-壳聚糖复合涂膜用于黄山楂保鲜。对涂膜力学性能、气体阻隔能力、抗菌、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测定贮藏过程中黄山楂果实硬度、失重率、腐烂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皮克林乳液的添加可以极大改善涂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抗菌和抗氧化能力,提高其气体阻隔性能。随着乳液添加量的提高,涂膜对黄山楂金如意保鲜效果逐渐增强。当乳液体积分数为5%时制备的涂膜保鲜性能最优,在贮藏40 d后,山楂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显著降低,硬度可达5.4 kg·cm-2,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消耗量显著降低。【结论】向壳聚糖中加入皮克林乳液制备复合涂膜,可以极大改善涂膜保鲜性能,延缓黄山楂营养物质流失,最终提高黄山楂金如意采后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9.
刘晋  刘爱媛  陈维信 《果树学报》2006,23(6):834-837
人工接种霜疫病菌的荔枝果实感病后,病斑部位的果皮和距离病斑部位较近的果皮中■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较高,而SOD活性较低;距离病斑部位较远的果皮中■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较低,而SOD活性较高;邻近病斑部位的果皮中PPO、POD和PAL活性较高,而距病斑部位较远的果皮中PPO、POD和PAL活性较低。表明霜疫病菌的侵染对荔枝果皮中以SOD为核心的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SOD活性下降,使得自由基等活性氧与其清除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被破坏,启动膜脂过氧化,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造成对细胞的伤害,加速荔枝果实衰老和劣变。同时霜疫病菌侵染诱导荔枝果皮中POD、PPO和PAL活性增高,是加速荔枝果皮酶促氧化褐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奉节72-1脐橙油胞下陷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桔是重庆市奉节县的主导产业和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的首选作物,目前面积约1.07万hm2,产量12.4万t,产值2.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其中,奉节72-1脐橙(以下简称"72-1脐橙")在该县柑桔产业中所占比例高达97%,是全国著名的"脐橙之乡",被外商誉为"完全能与美国新奇士脐橙媲美的中国脐橙",在鲜果市场上极具竞争力,近年出口港、澳、新加坡、俄罗斯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一些国际知名的水果经销商纷纷落户奉节,但随之发现脐橙果实油胞下陷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石榴品种果实成熟期酚类物质组分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揭示不同石榴品种成熟期果实酚类物质组分与含量的差异,【方法】以‘水晶甜’、‘红宝石’和‘绿宝石’3个不同果色表现型(白皮、红皮、绿皮)石榴品种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果皮、种子和果汁中酚类物质的组分与含量。【结果】各石榴品种果皮和种子中共检测到13种酚类物质,果汁中检测到12种,未检测到表儿茶素。不同品种同一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在果皮、种子和果汁中‘绿宝石’石榴多酚含量最高,‘水晶甜’果皮和果汁中多酚含量最低,‘红宝石’种子中多酚含量最低。各石榴品种不同部位多酚的总量均是果皮(5.957 mg·g-1)最高,主要成分为对羟基苯甲酸、表儿茶素和儿茶素;果汁(1.037 mg·g-1)次之,主要成分为儿茶素和对羟基苯甲酸;种子(0.295 mg·g-1)含量最低,主要成分为根皮苷和儿茶素。【结论】石榴不同品种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温州蜜柑粗皮大果形成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温州蜜柑粗皮大果形成的原因和关键时期,【方法】试验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比较果实发育过程中,粗皮大果与薄皮果果蒂处果皮的显微结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花后21 d粗皮大果中果皮细胞开始排列疏松,花后28 d其外果皮出现凹凸不平现象,这些均与薄皮果存在明显差异;花后7~21 d果皮细胞层数快速增长,导致果皮增厚,粗皮大果与薄皮果表现显著差异;果实成熟前,薄皮果果皮逐渐变薄,粗皮大果的果皮却不断增厚,成熟时其果皮厚度达到薄皮果的3.8倍。【结论】花后7~28 d是粗皮大果果皮增厚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黄瓜采后外源褪黑素处理提高品质和延缓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采后‘博耐35’黄瓜为试材,研究外源褪黑素浸泡处理对其10℃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减缓了黄瓜贮藏过程中叶绿素、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速度,使黄瓜保持了更好的品质。进一步研究得出,外源褪黑素处理降低了黄瓜果实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降低了对细胞的氧化伤害,并抑制了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使细胞保持了更完整的结构,抑制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变。100μmol·L~(-1)的外源褪黑素处理可使黄瓜保持更好的品质,最大程度降低对细胞的氧化伤害,延缓了衰老,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MCP处理对采后‘澳洲青苹’苹果叶绿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澳洲青苹’苹果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果实采后叶绿素降解代谢的影响,为果实采后贮藏、保鲜及保绿技术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1μL·L^-11-MCP处理‘澳洲青苹’苹果果实,定期测定果实色泽、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果皮中的叶绿素及其降解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叶绿素降解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MCP处理显著延缓‘澳洲青苹’果皮颜色转变,降低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1-MCP处理能保持果皮叶绿素a、b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并抑制脱镁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的生成。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MdSGR、MdHCAR、MdPPH和MdNYC1的表达量受到1-MCP的调控,1-MCP抑制基因MdPAO和MdRCCR的表达,推迟叶绿素降解代谢的下游反应;MdPAO表达量与果皮色泽和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结论】1-MCP可调节叶绿素降解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来控制代谢产物的降解和生成,从而延缓果皮叶绿素降解,其中,MdPAO是调控叶绿素降解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三红蜜柚’[Citrus maxima(Brum.)Merr.‘Sanhongmiyou’]的海绵层和果肉红色,外果皮橙黄色,经套袋后也呈现紫红色,但套袋对外果皮呈色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套袋对外果皮色素积累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套袋方案,指导生产,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果面色泽形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三红蜜柚’果实为试材,分别选用3种不同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以不套袋作为对照,测定果实在发育期间的外果皮色泽参数、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果皮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的含量。【结果】3种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和色泽饱和度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在3种套袋处理间,L*值无显著差异,处理A和处理B的果实比处理C的果实更早退绿,更早着色。相比较于对照组,套袋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果实果皮的番茄红素含量,不同处理间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处理A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达44.54 mg·kg^-1。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套袋处理果实的果皮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套袋显著降低‘三红蜜柚’果实的果皮叶绿素含量,促使果皮提前退绿;双层和三层果袋显著提高成熟期果实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增加果皮的红色成分,有效提高‘三红蜜柚’果实的果面着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Composition of essential oil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eel ethanol extract were analyzed in 18 local lemon cultivars. Essential oils 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by GC/FID analysi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with the ABTS method. Fruit weight, polar and equatorial diameters, peel thickness, seed number, juice percentage, titratable acidity and juice pH were also determined for each cultivar. The main component in the peel essential oil was limonene, accounting for 72.5–76.4%, followed by β-pinene (11.6–18.7%). Several other monoterpene hydrocarbons were also identified at appreciable contents, namely terpinene (2.88–8.26%), α-pinene (1.4–1.5%) and myrcene (0.95–1.12%). No clear relationship could be shown betwee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the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s. In this study, cultivars with higher essential oil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were identified. Data were subjected to analysis of variance using ANOVA and means were compared by the Duncan test.  相似文献   

17.
梨园套种平菇对土壤生物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明套种平菇对梨园土壤生物活性及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7 a生梨树行间覆土套种平菇,将出菇后的菇渣旋耕还田,以不套种平菇为对照,测定分析梨园0~60 cm不同土层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量氮,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成熟梨果实品质。【结果】结果表明,套种平菇显著提高0~40 cm土层3大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及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并随套种年限的增加趋于增加。连续3 a套种平菇处理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对照提高47.4%、32.0%、125.1%;微生物量碳、量氮比对照提高25.6%、28.1%;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42.3%、47.2%、29.5%、11.6%。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套种平菇后能不同程度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了梨果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结论】套种平菇对提高梨园0~40 cm土层土壤肥力、改善梨品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红橘(citrus reticulate)精油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产卵行为的影响。【方法】用浸泡法测试不同浓度红橘精油处理后杧果上的橘小实蝇产卵量,并对红橘精油进行GC-MS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红橘精油处理的杧果上的橘小实蝇着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红橘精油浓度的提高其产卵量升高。红橘精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松油烯,月桂烯,α-蒎烯,4-异丙基甲苯,芳樟醇等。【结论】初步确定,红橘精油对橘小实蝇产卵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这些主要成分可能是红橘精油引诱橘小实蝇产卵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从枇杷果实中提取高质量的RNA,【方法】以枇杷果实为材料,对6种总RNA提取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结果表明,在裂解前先用70%丙酮和80%乙醇分别对枇杷果皮和果肉进行预处理,再结合CTAB-LiCl法,得到的总RNA质量较好,OD260/OD280在1.8~2.2,OD260/OD230超过2.0,得率分别为幼果果皮56.78μg.g-1,幼果果肉40.62μg.g-1,成熟果果皮40.86μg.g-1,成熟果果肉9.24μg.g-1;并根据其他植物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保守区设计引物,用以上方法提取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得到453 bp的基因片段,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高达95%,推测该片段为PSY基因。【结论】先用70%丙酮和80%乙醇分别对枇杷果皮和果肉进行预处理,再结合CTAB-LiCl法,得到的RNA质量好,可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