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阐明穿心莲中药复方治疗仔猪流行性腹泻(PED)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本试验采用穿心莲中药复方(穿心莲、无花果、大青叶、马齿苋等)水煎液对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3日龄仔猪进行治疗,检测其对感染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及空肠组织的Toll样受体3/干扰素-β(TLR3/IFN-β)信号通路关键因子mRNA和蛋白含量的影响,并观察穿心莲中药复方对PED的治疗效果(治愈率、有效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穿心莲中药复方治疗组仔猪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药物治疗组、感染不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钙(Ca)、磷(PHOS)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穿心莲中药复方对感染PEDV仔猪空肠组织中的Tank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干扰素-β(IFN-β)的表达有正向调节作用,中药复方对感染PEDV的仔猪治疗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50%。结果表明穿心莲中药复方通过激活TLR3/IFN-β信号通路干预PEDV感染仔猪,以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自然发病的流行性腹泻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与86%和54%与80%,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自拟中药复方能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干扰素、中药复方及抗生素对猪自然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选取自然发病的猪流行性腹泻患病猪339头,随机分成干扰素组(Ⅰ组)、中药复方组(Ⅱ组)2个试验组,并设抗生素对照组(Ⅲ组)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从治愈率来看,Ⅰ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Ⅰ组、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其中以Ⅱ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最高,分别为72.9%和83.4%。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口服液对PED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干扰素在感染早期亦可用于PED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53-1358
采用复方中药和西药抗生素对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猪进行临床治疗,选取12~20日龄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腹泻猪,通过观察所需治愈时间、体质量变化、治愈率和复发率以确定治疗效果;通过对比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治愈猪与治疗失败猪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石蜡切片,对比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α、TGF-β、IgM、IgA、IgG、IL-1和IL-4的变化,进一步确定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机理。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方面,中药治疗组平均4.42d治愈,治愈率86.67%,复发率0.00%,体质量最大下降0.59%,11d增重22.44%;西药对照组平均4.91d治愈,治愈率84.61%,复发率7.69%,体质量最大下降5.08%,与中药组相比差异性极显著,11d增重20.94%。石蜡切片方面,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基本恢复正常;西药对照组局部炎症反应明显,黏膜修复进度较慢。血清指标方面,中药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IgM含量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IL-1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西药对照组IL-4比治疗前显著升高。结果表明:采用复方中药治疗猪流行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效果优于抗生素疗法,这可能与复方中药可以加速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和调节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自拟中草药复方对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发病仔猪的治疗效果,试验将受试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1组为致病不治疗组;2组为常规治疗组,仔猪在发病后,按体重经口灌服0.2 m L/kg的中草药滤液;3组为加量治疗组,仔猪在发病后,按体重经口灌服0.4 m L/kg的中草药滤液;4组为对照治疗组,采用黄芪多糖经口灌服,按体重1 m L/kg;5组为空白对照组,不致病也不治疗。2,3,4组用药每天2次,连用3 d。观察仔猪发病后治疗的症状改善情况、体重变化及血液生化指标改变等,进而确定自拟中草药复方对人工感染PEDV仔猪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加量治疗组对PEDV感染仔猪治疗效果最好,对照治疗组效果最差。说明中草药复方治疗猪流行性腹泻效果优于对照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复方中药猪痢停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试验将45头仔猪平均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正常组仔猪灌服生理盐水,每天3 m L/头;感染组仔猪灌服大肠杆菌液,每天3 m L/头;治疗组仔猪先灌服大肠杆菌液,每天3 m L/头,然后灌服中药猪痢停提取物,每天20 m L/头。每组每天用药1次,连用7 d。统计试验仔猪的平均体重、腹泻情况,试验结束后将仔猪处死,剖检肠道组织。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仔猪腹泻频率为100%,腹泻指数为2.6,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感染组相比,治疗组仔猪腹泻频率为33.3%,腹泻指数为1.2,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均极显著增加(P0.01),说明复方中药猪痢停对大肠杆菌所致断奶仔猪腹泻起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将90头25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两个试验组分别添加0.1%和0.2%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进行了28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中药复方有提高日增重和日采食量的趋势,并且添加了0.2%中药复方组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rPoIFNα)在人工感染仔猪病毒性腹泻模型上对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10日龄健康三元哺乳仔猪15头,随机分为rPoIFNα治疗组(使用剂量100万单位/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头仔猪。rPoIFNα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仔猪经口饲喂PEDV悬液4 mL(接种量为4.0×10~(5.5) TCID_(50)/头),正常对照组仔猪同步饲喂4 mL生理盐水,建立PEDV致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模型。模型建立结果显示,攻毒后72 h,感染对照组仔猪全部出现腹泻、脱水等典型病毒性腹泻症状,仔猪小肠及肾脏病料组织的PEDV核酸检测为阳性。同时发现,该组仔猪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尿比重较其他两组偏高,并检测出颗粒管型和尿蛋白。镜下HE染色病理学观察到肾间质组织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提示超敏反应参与对肾脏的损伤。rPoIFNα治疗组仔猪症状轻微且易恢复,PEDV核酸检测阳性率仅为30%。仔猪相关血液及病料组织样本检测结果显示,rPoIFNα对PEDV感染仔猪治疗有效率达到60%。试验表明,rPoIFNα可有效治疗PEDV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同时对肾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48-1752
选取28日龄、体质量(8.28±0.23)kg、PRRSV阴性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分为4组(Ⅰ组为健康对照组,Ⅱ组为感染对照组,Ⅲ、Ⅳ组为中药保健组),适应饲养至35日龄开始正式试验。36~39日龄,Ⅰ、Ⅱ组均饲喂基础日粮,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和1.0%的复方中药"猪康散";40日龄时除Ⅰ组外,其余各组猪均滴鼻接种PRRSV SCM株1.0mL/只。分别于50和60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4头仔猪无菌取脾脏,进行脾脏淋巴细胞周期及凋亡率检验,观察复方中药"猪康散"对人工感染PRRSV猪脾脏淋巴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复方中药"猪康散"具有降低人工感染PRRSV猪G0/G1期脾脏淋巴细胞数量,提高S期、G2+M淋巴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PI值的作用(P0.05或0.01),以0.5%剂量组最佳;复方中药"猪康散"降低人工感染PRRSV猪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的作用以1.0%剂量组最佳。由此表明复方中药"猪康散"保健用药具有提高人工感染PRRSV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并降低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拟中药复方治疗猪流行性腹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自然发病的流行性腹泻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与86%和54%与80%,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自拟中药复方能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复方中药猪痢停对大肠杆菌诱发的断奶腹泻仔猪的影响,试验将45头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正常组仔猪灌服生理盐水,感染组仔猪灌服大肠杆菌液(6×108cfu/mL),每天3 mL/头;治疗组仔猪先灌服大肠杆菌液,每天3 mL/头,然后灌服中药猪痢停溶液,每天20 mL/头,每组每天用药1次,连用7 d。测定各组腹泻频率以及血清和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b(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仔猪腹泻率为100%,血清和肠组织中NF-kb、TNF-α、IL-6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 01);与感染组相比,治疗组仔猪腹泻率为33. 3%,血清和肠组织中TNF-α、IL-6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 01);血清中NF-kb含量显著降低(P0. 05),肠组织中的NF-kb含量极显著降低(P0. 01)。表明复方中药猪痢停能有效地降低仔猪腹泻率,血清和肠组织中NF-kb、TNF-α和IL-6的含量,从而达到减轻肠道炎症,有效防控仔猪腹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初日龄没有吃初乳的50头仔猪,攻毒试验后分为Ⅰ、Ⅱ组,均进行常规哺育,Ⅱ组加喂卵黄抗体液,5d后比较两组仔猪死亡率与粪便指数。结果:Ⅱ组仔猪死亡率为16.0%,低于Ⅰ组100.0%(P0.05);和Ⅰ组相比,Ⅱ组仔猪粪便指数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健  张敏  赵敏 《吉林畜牧兽医》2007,28(12):7-9,12
通过饲喂断乳仔猪断乳宝,观察断乳宝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试验选用63头28日龄的"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3组,抗生素组、健胃中药组、对照组,在无动物源性低蛋白的基础日粮相同条件下,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阿莫西林、金霉素,健胃中药组添加健胃型复方中草药.断奶后饲养30 d观察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腹泻率等。结果:中药组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49%(P<0.05),17.27%(P<0.05):中药组与抗生素组相比提高了1.33%(P>0.05)、1.70%(P>0.05).中药组与抗生素组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组、抗生素组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中药组与抗生素组的腹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组、抗生素组与对照组比较腹泻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说明健胃中药在无动物源性低蛋白含量的饲料中可替代抗生素饲喂断乳仔猪并可取得同等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复方中药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4±2)日龄断奶的72头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参苓白术散组(饲喂基础日粮+30 g/头参苓白术散)、复方中药组(饲喂基础日粮+30 g/头复方中药)、金霉素组(饲喂基础日粮+75 mg/kg金霉素)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为4周。试验前后称重,测定生长性能和仔猪腹泻率;在试验第2周和第4周通过前腔静脉采血并测定血清胃动素(MTL)、皮质醇(CORT)、5-羟色胺(5-HT)含量及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组、复方中药组和金霉素组的日增重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参苓白术散组腹泻率和腹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P<0.05),复方中药组腹泻率和腹泻时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组CORT含量在第4周显著降低(P<0.05);参苓白术散组MTL含量在第2周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自制中药复方颗粒剂对断奶腹泻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选用人工感染大肠埃希菌引起腹泻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54头,随机分为抗生素治疗组、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和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的空白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于用药后第14天测定腹泻频率,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头屠宰,无菌采集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各肠段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并分别于试验前及治疗后2周及4周末对各组猪只进行称重,检测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的腹泻频率为12.85%,抗生素治疗组为14.70%,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21.01%(P0.05);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仔猪56日龄体重为17.14 kg,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的16.15 kg和空白对照组的16.00 kg,抗生素治疗组(16.15 kg)与空白对照组(16.00 kg)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肠道内容物中大肠埃希菌数量为6.44 CFU/g,与抗生素治疗组(6.29 CFU/g)差异不显著,极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7.52 CFU/g);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的数量为8.53 CFU/g,极显著大于抗生素治疗组的7.25 CFU/g,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的8.09 CFU/g,抗生素治疗组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数量(7.25 CFU/g)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8.09 CFU/g);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的双歧杆菌数量为7.51 CFU/g,极显著大于抗生素治疗组中的6.57 CFU/g,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的7.28 CFU/g,抗生素治疗组双歧杆菌的数量(6.57 CFU/g)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7.28 CFU/g)。试验结果说明,该中药复方颗粒剂能显著减少断奶仔猪的腹泻频率,有效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并能显著增加断奶仔猪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大肠埃希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复方中药提取物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仔猪72头,分为空白对照组、抗生素组和中药提取物组3组。试验期分为前期(32 d)、中期(75 d)和后期(108 d)3个阶段。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提取物在各阶段及全程均提高了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发病率,而抗生素只有在前期效果较明显;复方中药提取物组总蛋白(TP)在试验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中药提取物组白蛋白(Al B)在各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抗生素组只有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中药提取物组尿素氮(BUN)在前期与中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方中药提取物对p H24h、肉色的a*和b*、大理石纹、失水率和肌肉嫩度均有显著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四逆汤加减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及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3日龄腹泻仔猪120头,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60头,另选同群健康仔猪60头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每头仔猪每天灌喂5 g四逆汤加减中药液,连喂7 d;西药组按0.1 mg/kg BW肌内注射庆大霉素,每天1次,连用4 d;空白对照组不做药物处理。给药期间观察并记录仔猪精神状态、采食情况、腹泻情况、平均日增重;给药前后,分别测定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果】用药5 d后,中药组治愈率达97%,显著高于西药组(87%)(P<0.05),且未出现死亡。治疗结束后,中药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血常规结果显示,中药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O)、中性粒细胞(GRAN)数量及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其他血常规指标在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结果显示,中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复方Ⅰ~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kg/t的复方天然植物提取物。试验期为16 d。结果表明:复方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复方I组(P0.05),且复方Ⅱ组的料重比较其他各组分别降低了51%、23%、6.9%(P0.05),复方Ⅱ组的腹泻率及腹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此外,复方II组和复方Ⅲ组的猪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复方I组(P0.05),复方Ⅱ组血清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3%(P0.05)。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复方Ⅱ可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抗氧化能力。综合效果评价,复方Ⅱ的效果优于其他复方。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onolaurin,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7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成对照组、PEDV组和PEDV+ML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莽草酸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指数、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20头感染PEDV的7日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处理1组、2组、3组分别每日给感染PEDV仔猪灌服800、400、200 mg/kg莽草酸,处理4组每日给感染PEDV仔猪灌服400 mg/kg绿原酸,处理5组每日给感染PEDV仔猪灌服2万单位庆大霉素,处理6组为阳性对照组,另选选择20头健康仔猪作为空白对照组。试验期为5 d,之后观察3 d。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2组、3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升高(P<0.05)。处理1组和2组仔猪的PEDV感染治愈率均达到85%,处理5组仔猪的PEDV感染治愈率为65%;处理1组、2组、3组仔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处理1组、2组、3组仔猪血清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