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国无患子分布区7个产地的种实形态性状及种仁含油率进行取样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实各性状在产地内单株间的变异程度不同,但多数性状在多数产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在产地内进行单株选择是可行的.在不同产地间,无患子种实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河南西峡产地果实和种子较大,与其它产地间差异显著.无患子种仁含油率产地间变异系数最小,与地理气候因子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种子质量、种子出仁率在不同产地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且与种实大小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选择较大的果实、种子来提高产油量.聚类及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无患子种实大小和种子出仁率有从低纬度产地向高纬度产地变大的变异趋势,因此无患子高产油单株的选择应重点在较高纬度产地果实、种子较大的个体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五角枫在园林绿化和风景林建造中具有重要观赏价值,为探究种源地因素对五角枫种质的影响,该文对4个种源的五角枫种实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不同种源种实的千粒质量、果核横径和果核竖径均有显著差异,可见种实形态可以作为区分五角枫种源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西伯利亚杏优良单株为选择目标,结合地理生态因子对核仁表型和成分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明确内蒙古西伯利亚杏核仁形态及成分的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类型优良单株的选择。[方法]结合单株产量高、生长势好等指标,对来自内蒙古地区的10个西伯利亚杏种源中筛选出的217个单株的核纵径、核横径、核侧径、核壳厚、核形指数、核干质量、仁纵径、仁横径、仁侧径、仁形指数、仁干质量、出仁率、产仁量、粗脂肪、粗蛋白、苦杏仁苷等16个形态及成分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筛选不同类型的优良单株。[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杏各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变异范围为8.94%68.27%,核形态的变异系数(16.87%)大于仁成分(14.61%)和仁形态(14.14%),质量和成分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大小和形状指数。(2)产仁量、仁干质量、出仁率、粗脂肪、粗蛋白、苦杏仁苷等主要经济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将种源分为5类,第Ⅰ类群产仁量高、仁大;第Ⅱ类群出仁率高,粗蛋白含量高;第Ⅲ类群粗脂肪和苦杏仁苷含量高;第Ⅳ类群各项指标都较低;第Ⅴ类群产仁量高、粗脂肪和苦杏仁苷含量高。(3)核、仁性状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且产仁量、苦杏仁苷、粗脂肪分别与纬度、经度、年平均气温密切相关。(4)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达到80.716%,按5%入选率分别筛选出9种类型的优良单株各11株,各类型优株主成分得分值的现实增益为146.12%199.22%,具有显著的优异性。[结论]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在广泛且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丰富的核仁表型和成分的变异,且不同种源以及不同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主要经济性状对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5个具有不同经济特征的育种类群;主要经济性状与表型以及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4个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实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蒙古栎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采集自辽宁凌源、河北围场、内蒙古科左后旗、辽宁阜新4个种源的蒙古栎种实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个不同种源的种实的单粒重、种粒长、种粒直径均具有显著差异,表明种实形态可以作为区分蒙古栎种源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种子园结实初期种实性状变异进行了洲定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千粒重、纯度、发芽率和生活力等4项重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一般马尾松种子标准;通过子代苗测定其增益十分显著,Ⅰ级苗比对照多1倍,说明其遗传品质好,应用价值大。并对冠幅和单株球果数进行了方差分析以及与纬度的相关分析,冠幅和单株球果数在种源(家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冠幅与纬度显弱度负相关;球果数与纬度里弱度正相关。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揭示了结实相关性状和种子性状的基本变异规律,为选择育种和制定育种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研究新疆南部地方杏品种资源,为加快优良仁用杏的培育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农业科学院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内70份地方杏品种为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了70份地方品种杏种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并对其杏种核和种仁的重要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新疆南部地方杏品种中杏种核与杏种仁的变异均丰富,不同地方杏品种的种核与种仁的形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核质量均值为0.58~3.24 g,核形指数为1.00~2.09;仁质量均值为0.15~0.76 g,仁形指数为1.15~2.31;杏种核和杏种仁的变异大小顺序为:核质量均值>仁质量均值>出仁率>核横径>核纵径>仁横径>核形指数>仁厚径>仁形指数>仁纵径>核厚径。苦杏仁苷含量的变异幅度为0.002~3.778 mg/g,其平均含量为0.121 mg/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仁率与核干质量、核纵径、核横径、核厚径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仁厚径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仁干质量与核干质量、核纵径、核横径、核厚径、仁纵径、仁横径、仁厚径各性状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仁形指数与核... 相似文献
7.
野生香榧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徽黟县、浙江富阳市、建德市3个地区野生香榧种实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香榧在产地间性状差异较小(仅鲜重出核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变异幅度最大的为建德地区,其次为黟县地区,富阳地区相对较小;(2)产地内株间各项性状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种重(CV=26.33%),其次为单核重(CV=27.20%),最小的为核径(CV=9.21%);(3)香榧种实的重量与长、径的大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与长径比相关性不显著;香榧种子的大小和重量与其出核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木姜叶柯浙江庆元、江西赣州、广东惠州3个种源内的25个家系材料为对象,研究了家系间4个种实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同一种源不同家系间单果重、果长、每果穗果实数、果穗长生物学性状中至少有3个以上表现极显著差异,其中单果重和果长在所有家系中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说明在种源内以特定性状开展优良家系选择很有意义;种实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江西赣州和广东惠州种源内家系的单果重与每果穗果实数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江西赣州、广东惠州和浙江庆元种源内家系的果穗长与每果穗果实数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广东惠州果长与每果穗种实数间呈负向显著水平.种源内家系均可分成多个小组,它们代表了家系内单果重、果长、每果穗果实数及果穗长之间的关系,单果较轻时,伴随着果实长、每果穗果实多、果穗较长,而单果较重时,伴随着果实短、每果穗果实少、果穗较短.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3):56-61
文章以内蒙古良种繁育中心的12个种源358个家系,7840棵西伯利亚杏植株作为调查材料,采用统计单位面积虫口数量,虫害率,病情指数,对西伯利亚杏种质保存区的虫害进行调查研究。为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的抗虫性研究及改良和保护提供可靠数据。据调查,12个种源的受害程度有显著的差异,虫害率9.59%~98.24%,病情指数4.70~63.56,虫口密度1.73~12.91,严重受害率最高种源达到了64.77%。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杏球坚蚧在12个种源的选择发生量和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杏属植物为蔷薇科李亚科杏属木本植物,本文研究的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 (L.) Lam.)、东北杏(Armeniaca mandshurica (Maxim.) Skv.)和普通杏的野生类型-野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 Var.ansu (Maxim.) Yü et Lu),通常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大陆性干燥山区,多分布于半干旱、半湿润的风沙平原、山地和丘陵地区[1],喜光、抗寒、耐旱、耐瘠薄、耐风沙、根系发达、萌蘖能力强、容易繁殖、生长快、病虫害少,是固沙保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乡土树种,并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2-6],其中杏仁油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保健植物油、高级润滑油、高级化妆品和高级涂料的优质原料[7],也是值得推广种植的木本生物柴油物种[8],杏仁蛋白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植物蛋白[9],杏壳作为优质活性炭的原料也是其重要的副产品[10]. 相似文献
11.
山杏新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杏新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从而为其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甜丰’、‘山杏1号’、‘山杏2号’、‘山杏3号’4个山杏新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仪,分别在2014年的6、7月对其主要光合参数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山杏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趋势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月份间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各时间段的测定值明显高于18:00时的测定值;4个山杏新品种7月的Pn值变化曲线均为明显的双峰曲线,说明均存在"光午休"现象,4个品种的Pn月均值均高于CK,表明其均有较强的光合生产潜力,其中‘山杏1号’、‘山杏2号’不同月份的Pn月均值均较稳定;不同品种的Tr与Pn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6月总体均呈"升—降"的变化趋势,7月总体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且6月明显高于7月;4个新品种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趋势,6月均呈双峰曲线,7月均呈"W"曲线,7月明显高于6月,且4个新品种WUE的变化较CK表现得更稳定,说明其均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甜丰’、‘山杏3号’的耐旱性均较强;不同品种光能利用效率(RUE)的月均值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甜丰’的光能利用效率较其他品种高。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掌握呼和浩特市及其周边地区杏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生长发育及生物学特性,从越冬2龄若虫开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杏球坚蚧在该地区发生规律为1 a 1代,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4月22日雌雄分化,雌性个体发育为期23 d,雄性个体发育为期4 d;4月26日开始羽化,为期10 d; 4月27日始见雌雄成虫交尾,为期10 d。5月12日始见雌性成虫产卵,平均产卵量652粒,因虫体大小而产卵量不同,最多1 100粒左右。5月22日始见卵孵化,卵期近10 d。1龄若虫孵化后在介壳内停留1~2 d,爬出母体后在周围枝干、枝条处爬行活动1周,随后在2~3 a生枝条处集中危害。9月23日蜕皮进入2龄若虫期,蜕皮后虫体表面丝状物逐渐增多形成蜡被。2龄若虫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1~2 a生枝条交接危害处若虫蜡被下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4.
为给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的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库构建和优良品种选育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全面调查了该地区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了数量分类。对西伯利亚杏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方面的3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累计贡献率达到77.30%的11个主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得分值对86株样木进行Q型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9类群。根据其聚类特征可将这9大类概括为:小果圆鼓核类、晚花类、大果扁圆核类、重瓣类、大叶类、小叶小果类、扁圆果扁圆核类、长叶长果类、扁宽果类,每一类群代表了西伯利亚杏的某些突出特征或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辽西地区山杏林分栽植密度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西地区山杏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密度条件下山杏林生长状况和改土效益的差异,从而得出不同林龄山杏林最佳的栽植密度。辽西地区山杏林在幼龄期和盛果初期密度为2 m×2 m时经济效益最好,对于进入30年生的盛果期林分,密度为3 m×4 m时经济效益最高;20年生山杏林密度为2 m×2 m时改土效果最好;树体生长发育在10年生以前以2 m×2 m的密度栽植最好,20~30年生以2 m×3 m的密度栽植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山杏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山杏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消毒方式、初代培养基激素配比、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和生根培养基激素配比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茎尖和当年生茎段经75%酒精处理30 s,0.2%升汞消毒6 min,再用2%Na Cl O处理4 min,其诱导效果最佳。茎尖初代培养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0.5 mg/L+NAA 0.2 mg/L;茎尖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0.2 mg/L+NAA 0.1 mg/L;茎段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 0.5 mg/L+NAA 0.1 mg/L;1/2MS+IBA 0.2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19.
20.
研究了红榉自然分布区4个省份15个种源的种子长、宽、长宽比及千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1)红榉种源间种子长、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种源水平上各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901 8、0.921 0、0.922 1和0.900 8,单株水平上的遗传力分别为0.926 0、0.979 2、0.932 6和0.992 5,表明红榉种子形态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2)相关分析表明,红榉种子长、宽及千粒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且红榉种子性状无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变异,种子长主要受年均温和无霜期影响,种子宽主要受1月均温影响,而千粒重主要受年均温的影响;(3)聚类分析表明,红榉种子形态特征地理变异呈现区域板块变异模式和随机变异模式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