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东省汶上县历来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及生态农业建设,自2001年汶上县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以来,县委、县政府把“生态优县”作为工作目标之一,成立了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先后编制了汶上县水系规划、汶上县生态循环经济园区发展规划、平原水库建设规划,初步构筑了全县生态农业发展体系。目前,全县已建设了东北部绿色屏障生态农业区,中西部平原立体高效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生态农业区,东南部桑蚕、立体饲养种养加工结合型生态农业区等三大生态区。主要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吴晓云  何笙  韩振芹  胡尊瑞  周时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15-11716,11718
对日光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下草莓病虫害种类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初步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立体栽培模式下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吴越"夫椒之战后",越国面临亡国困厄,在范蠡等贤臣谋划下,越国确立了"兴越灭吴"国家策略,以耕战图霸业,在山会平原修筑新都城,越国农业由山区农耕走向平原农业。这一时期,越国对山会平原农业进行了有组织、有规划和高效率的开发,包括修筑农田水利工程御咸蓄淡、繁衍聚集人口拓边垦荒、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并通过拓展水陆交通、学习外国先进农业技术、妥善处置农工商关系和农渔牧多种生活方式相结合等措施来发展农业经济,山会平原农业开发进入第一个历史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转换农业技术模式尤为重要.采用理论分析和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河南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农业技术模式转换必须结合本地实际,遵循诱致性轨迹,注重转换过渡模式,即以农民社会资本为纽带进行土地流转,形成土地适度渐进规模经营,以村集体、宗族等为核心发展种子、生物科技、中小型机械设...  相似文献   

5.
2003 ~2012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被称为“黄金十年”,粮食供给已然能够保障国民生存所需.但高产背后,高投入、高能耗的化学农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该文注重讨论化学农业对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造成的严重破坏,以及高效农业发展使传统农耕文化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消极影响.认为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国家农业政策正在促使我国农业从目前的反生态发展模式转向体现多功能性的生态农业模式.有机农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传承农耕文化和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使得有机发展模式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黑龙港低平原旱作农业区节水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港低平原旱作农业区,水资源短缺严重。为此,依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旱作节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摸索出一系列适合本地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节水技术模式,即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节水模式、小麦-玉米综合节水模式和棉花节水高效模式等。为供借鉴,扼要介绍了其技术规程,分析、评价了其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拥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是农业脱离传统生产模式转化成现代化自动模式的基础。一直以来,农业一直是吉林省榆树市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近些年,科学技术大力支持农业生产,使榆树市的农耕水平跨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于此,通过对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予以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30a来甘肃省灌溉农业区科技成果的全面回顾,指出今后我省灌溉农业区应推行有限灌溉、生物节水技术、培育节水耐旱新品种、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土壤局部湿润灌溉技术、间歇灌溉技术、保墒膜上灌溉技术、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节水技术和免冬灌技术、滴灌喷灌等设施节水技术、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节水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调控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立体农业和循环农业理论,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立体菌业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6种模式的技术要点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立体菌业为纽带的6种农业循环模式。为进一步开发立体菌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文章提出了5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打破传统农业单一模式种植技术下的局限性,加速农业产业化、经济化和多功能化已成为解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文章就来如何充分运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条件下,完成节能环保、高效率、高产量、优质、节约能源的立体种植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未来立体种植农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是我国粮食的重要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障粮食高产稳产,保护性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效能,进而达到农作物高效稳产的目标。根据吉林省地区农作物以及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对改善吉林省土壤质量,实现农业四保——保土,保水,保肥,保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黄连及其药用价值着手,研究其传统知识、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以及涉农专利、商标等农业知识产权资源。分析黄连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连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立体农业和循环农业理论,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立体菌业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6种模式的技术要点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立体菌业为纽带的6种农业循环模式。为进一步开发立体菌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文章提出了5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鲍文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162-165
岷江上游干湿季节分明,在局地焚风效应的影响下,还出现干早河谷的隐域性分异现象.农业也呈现立体分布格局.对岷江上游干旱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以集约农业技术推广建立干早河谷生态农业区、优化土地利用格局,采用科学整地方式,构建生态农业推广技术保障体系和合理规划居民用地的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农业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吉林省各级农业部门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突出强化科技支撑、创新驱动,集成推广新技术,突出强化典型引路,培育示范新模式,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充沛动力。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吉林省着力推广的新技术之一,这项技术是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并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的先进农耕技术。按照省  相似文献   

16.
台湾"休闲农业区"模式是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创新,影响着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论文梳理了台湾"休闲农业区"模式产生的背景、对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对福建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认为福建应借鉴这一发展模式,促进福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规范、有序、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安徽淮北平原农业区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为保障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3年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耕地动态度、耕地指数及耕地重心模型对淮北平原农业区的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进行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13年淮北平原农业区总耕地面积及其大部分县(区)耕地面积小幅减少,其余部分市辖区耕地面积有一定增加;(2)淮北平原农业区的耕地在空间上呈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2000~2013年耕地重心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转移,但迁移幅度不明显,并未影响研究区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农业区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与城镇化、农业生产能力和灾变.[建议]加强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依靠科技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完善土地管理政策,保障农户切身利益;控制人口数量,树立耕地资源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甘肃实际出发,通过试验示范系统总结,提出了适合本省不同生态类型农业区的高产高效田栽培模式,以及实现高产高效的重点技术措施,对满足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建立现代农作物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和耕作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开发立体农业可以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巧妙地利用空间和时间,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缓解人地矛盾和食物供需矛盾,还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富裕的劳力资源增加劳动积累。本文论述了立体农业的概念、特点,并分析了发展立体农业的意义、建构立体农业模式的原则、应用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阐述了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的新内涵。结合淄博市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提出了土地整治推进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并分别指出了淄博市北部平原现代农业区、中部丘陵高新产业区、南部低山生态经济区基于农业发展的土地整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