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无植物盆培养试验,研究施用化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化肥与生物有机肥混合施用、对照处理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细菌数量比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处理分别高出15.5%~43.1%和3.5%~6.4%;放线菌数量分别高出58.2%~94.4%和9.8%~24.8%;真菌数量分别降低22.8%~59.5%和8.9%~19.3%。土壤中脲酶活性最高的是生物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处理;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高出有机肥处理1.6%~37.4%,高出化肥处理3.2%~38.9%;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最高,比有机肥高出50.9%~292.4%,比化肥高出67.6%~456.3%;各处理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较小。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更好地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加土壤酶活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连续种植2a西瓜的连作地土壤为试验对象,以单纯施用化肥为对照,在同等养分供给的水平下,研究了不同有机肥与有机-无机混施对西瓜整个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有机-无机混施处理后,西瓜整个生育期土壤真菌数量均显著降低,同时增加了西瓜伸蔓期及膨瓜期的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含量;有机-无机混施效果优于有机肥单施,其中以双钾型生物有机肥与化肥混施效果最好,牛粪效果最差.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有效改善连作西瓜土壤微生物区系,从而抑制西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3.
孔祥波 《中国蔬菜》2012,1(20):73-77
以生姜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种类肥料配施对生姜根系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处理的生姜根鲜质量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分别比普通化肥处理和普通有机肥处理的根鲜质量增加28.3%、16.4%,根系活力提高41.2%、20.6%|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在生姜生长旺盛期达到最大值,分别比普通化肥处理和普通有机肥处理增加45.4%、11.1%|生物有机肥配施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普通化肥处理相比土壤细菌增加了449.1%,真菌增加了374.3%,放线菌增加了489.8%,总量增加了451.5%,增幅高于普通有机肥处理|生物有机肥配施可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4种微生物菌肥(重茬灵、重茬PK、重茬净、净地菌)对重茬苹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明显促进连作苹果生长,以重茬净处理的苹果新梢长度和粗度增加最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效果最好。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均比对照增加,土壤真菌比对照减少,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菌剂和有机质处理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施用菌剂和有机质处理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探究提高苹果品质的措施。以'新红星'苹果为试验材料,设置菌剂和有机质的不同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果实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机肥菌剂与有机肥生物炭处理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有机肥氮肥和有机肥处理,有机肥菌剂处理单果重比有机肥处理增加了5.72%,果实硬度比有机肥处理和有机肥氮肥处理分别下降了7.73%、5.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有机肥生物炭和有机肥氮肥处理提高了12.61%、6.75%,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有机肥处理与有机肥氮肥处理增加了9.02%、15.11%。'新红星'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是酯类,有机肥生物炭处理和有机肥菌剂处理的果实中共检测到35种酯类物质,2-甲基丁酸丁酯在酯类中含量最高,有机肥菌剂处理果实的酯类含量最高。有机肥菌剂处理和有机肥生物炭处理均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苹果品质。  相似文献   

6.
将生防菌剂与腐熟有机肥混合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
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
著降低枯萎病的发生,对照CF 的防病效果指定为0 时,BOF1、BOF2、BOF3 处理的防病效果分别达到
22.21%、38.91% 和44.45%;在有效养分相同的条件下,BOF2 处理的茎粗、叶长、叶宽和植株干质量均
显著高于CF 处理,表现出了显著的促生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和尖
孢镰刀菌数量减少,均与对照CF 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越大,其防病和促生
效果越明显。BOF 处理的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CF 处理,并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
加而更明显,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则不明显。表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
壤酶活性,改善苦瓜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减少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黄瓜生长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1):31-34
为了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黄瓜生长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笔者制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有机肥,设置了对照(CK)、有机肥处理(OF)与生物有机肥处理(BOF)3组试验,并采用盆栽试验以检测不同处理下黄瓜植株及其根际土壤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黄瓜连作土壤中的细菌(12.36×10~7cfu·g~(-1))和放线菌(5.27×10~6cfu·g~(-1))数量大增而真菌(1.23×10~5cfu·g~(-1))数量锐减;土壤中pH及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6%~11%、24%~125%、15%~29%;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增幅分别为18%~42%、47%~113%。施用生物有机肥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抗氧化保护酶活性,植株长势明显优于对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析山东平度和新疆库尔勒2个地区在不同肥力下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与土壤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2个地区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长,真菌数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施有机肥比化肥对真菌增长影响达极显著;不施肥种植(CK)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总体数量,但不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比率;2个地区土壤微生物消长与土壤元素间相关性不完全一致,2个地区真菌数量消长与铜元素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度点细菌数量与锌元素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硼元素极显著负相关,与锰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种类及含量水平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影响极显著,而土壤微生物消长在不同土壤环境下与根围土壤元素含量相关性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嫁接对茄子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研究了不同砧木、不同土壤茬口条件下嫁接茄子根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嫁接增加了茄子根际放线菌数量(A) 和真菌的数量( F) , 减少了细菌的数量(B) , A /F比值增高, B /F比值降低; 同时, 嫁接茄子根际微生物总量增加。在正茬和重茬两种耕作体系中, 嫁接处理根际放线菌数量都极显著高于对照, 而细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 连作(重茬) 条件下, 茄子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 真菌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有机营养肥料对设施连作番茄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地区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研究了氨基酸肥、腐植酸肥、生物炭肥等有机营养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有机肥和有机肥+生物炭肥3 t·(667 m~2)~(-1),单一腐植酸肥和腐植酸肥+氨基酸肥均能较好地改善土壤酸碱度;腐植酸肥施用后,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腐植酸肥均能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腐植酸肥+氨基酸肥处理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单独施加腐植酸肥,真菌与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有机肥1 t·(667 m~2)~(-1)+生物炭肥6 t·(667 m~2)~(-1)处理番茄产量最高。综上,腐植酸肥0.4 t·(667m~2)~(-1)+氨基酸肥0.03 t·(667 m~2)~(-1)、腐植酸肥0.4 t·(667 m~2)~(-1)+氨基酸肥0.03 t·(667 m~2)~(-1)+生物炭肥3 t·(667 m~2)~(-1)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番茄产量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非洲菊不同生育期配方栽培基质中微生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大棚条件下, 以腐熟的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泥炭、珍珠岩为材料, 组成6种栽培基质, 研究了非洲菊不同生育期不同配方基质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配方基质中,非洲菊不同生育期微生物数量都以细菌最多, 其次是放线菌, 真菌最少。处理T1 (基质质量比, 稻壳∶泥炭∶粗砂= 3∶1∶1) 、T2 (稻壳∶玉米秸秆∶泥炭∶粗砂= 3∶2∶1∶1) 和CK1 (泥炭∶珍珠岩= 2∶1) 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叶生长盛期达到峰值, 以后下降, 开花期有所回升, 谢花期急剧下降。在叶生长盛期, T2、T1和CK1的细菌与放线菌数量分别为每g干样10.6 ×106和87.2 ×105个、9.53 ×106和35.4 ×105个、2.87 ×106和2.52 ×105个。T3 (稻壳∶玉米芯∶泥炭∶粗砂= 3∶2∶1∶1) 、T4 (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泥炭∶粗砂=2∶1∶1∶1∶1) 和CK2 (土壤) 的细菌和放线菌在叶生长盛期和现蕾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开花期达到峰值, 谢花期迅速下降。在开花期, T4、T3和CK2细菌和放线菌分别为每g干样12.31 ×106和48.69 ×105个、10.74 ×106和38.64 ×105个、2.91 ×106和7.75 ×105个。叶生长盛期各配方的真菌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以后下降, 开花期回升, 谢花期达到峰值。峰值时各处理的真菌数量以T2最多, 每g干样为4.16 ×104个;其次是T3 , 为2.92 ×104个; CK2最少, 仅为0.15 ×104个。基质配方中, 稻壳比例相对大的, 细菌数量一般较少; 基质种类较多, 稻壳比例较小的, 细菌则较多; 玉米秸秆比例大的, 放线菌数量较多; 玉米秸秆或玉米芯比例大的, 真菌数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2.
蚯蚓粪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设置单施蚯蚓粪试验和蚯蚓粪配施化肥试验2组处理,研究蚯蚓粪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蚯蚓粪有机肥改良保护地栽培土壤肥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施蚯蚓粪和蚯蚓粪配施化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番茄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并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过氧化氢酶与脲酶活性.各处理表现的效果不同,2组试验中,60%~100%蚯蚓粪处理显著增加细菌数量,40%~100%蚯蚓粪处理显著增加真菌数量,20%~80%蚯蚓粪处理显著增加放线菌数量;20%~80%蚯蚓粪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且随着蚯蚓粪含量的递增而递增;40%蚯蚓粪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的幅度最大,脲酶活性则随蚯蚓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有机肥在白菜上的施用效果,进行了667m2施用60、80和100kg有机肥试验,以不施用有机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的3个处理667m2白菜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1.9%、15.0%和16.5%,效益分别增加295.2、373.6、407.0元;产投比分别为1∶3.95、1∶4.32、1∶4.15,其中667m2施用80kg有机肥的处理产投比最高,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苗期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黄瓜幼苗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涉及N1(NH4+-N∶NO3--N 为10∶0)、N2(NH4+-N∶NO3--N 为7∶3)、N3( NH4+-N∶NO3--N 为5∶5)、N4(NH4+-N∶NO3--N 为3∶7)共4 个氮肥配比处理,以施入同体积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的黄瓜幼苗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均高于CK,其中N3 处理明显高于N1、N2 及CK;N3、N4 处理的黄瓜根区土壤微生物总数较高,其中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
N1 和CK,真菌数量则低于其他处理;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以N2 处理最高,N3 处理的土壤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氮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结论:施加氮肥可以提高黄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硝态氮肥比例的增加能够提高黄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脱氢酶活性,而铵氮肥比例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真菌数量和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综合评价,设施黄瓜栽培以N3 处理效果最佳,即
NH4+-N∶NO3--N 为5∶5。  相似文献   

15.
以2年生盆栽猴樟幼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物质的量比Na_2CO_3∶NaHCO_3=1∶1)的混合溶液进行浇灌处理,采用定期测定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土壤可溶性盐含量、pH和电导率的方法,旨在探讨盐碱胁迫对猴樟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提高猴樟幼苗根际土壤pH、电导率和水溶性盐总量,浓度越高越明显。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pH变化不明显,电导率先降低再明显升高,可溶性盐总量明显升高。盐碱胁迫初期,100、200 mmol·L~(-1)浓度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300 mmol·L~(-1)浓度处理的显著低于对照。盐碱胁迫促使放线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真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浓度越高越明显;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对照和盐碱处理的猴樟幼苗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升高趋势,第25天后趋于稳定。盐碱胁迫降低土壤放线菌数量和细菌数量,提高了土壤真菌数量,低浓度盐碱胁迫初期提高细菌数量,真菌和细菌可能与猴樟的耐盐碱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生态农业发展要求,以蘑菇渣、常规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作为西瓜栽培基质原料,按照不同比例与定量生物有机肥进行混合,比较不同基质配比水平下西瓜的产量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V_(蘑菇渣)∶V_(常规基质)∶V_(生物有机肥)=4.5∶4.5∶1配比水平下,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边部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等的含量(w,后同)均最高,分别为13.30%、10.33%、11.50 g·100 g~(-1)、0.441 mg·100 g~(-1)、0.065 mg·100 g~(-1);西瓜中总酸含量最低,为1.12 g·kg~(-1)。在V_(蘑菇渣)∶V_(常规基质)∶V_(生物有机肥)=9∶0∶1配比水平下,西瓜的产量最高,为2 888.25 kg·667 m~(-2);西瓜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到7.80 mg·100 g~(-1)。综上所述,添加蘑菇渣对西瓜产量与品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V_(蘑菇渣)∶V_(常规基质)∶V_(生物有机肥)=4.5∶4.5∶1配比水平下,西瓜综合品质最优,但添加量应综合考虑,建议与常规基质添加量平衡配比。  相似文献   

17.
大棚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棚种植年限对其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新乡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细菌数量每年以2.1×106 CFU·g-1·a-1的速度降低,而真菌数量每年以0.0137×106 CFU·g-1·a-1的速度增加,放线菌在5~30年每年降低0.02×106 CFU·g-1。细菌数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微生物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都在95%以上;而真菌数量虽呈增加趋势,但在微生物总数中所占比例较低,最高的只占3.29%。反映出微生物总量由细菌数量决定,真菌数量在B/F比值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证实新乡市蔬菜大棚土壤在种植30年后,并没有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播种时穴施单一生防菌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菌,研究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施入利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同时有效控制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增加;木霉菌的施入利于土壤中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增加;3个菌株对根际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都有促进的作用,在拉秧期各酶活达到最大值。拉秧期的结果表明,接种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处理可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接种木霉处理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不明显;3个菌株处理细菌与真菌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2倍,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3倍。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处理均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香蕉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目前海南当地香蕉化肥施肥量(氮300 g、磷120 g、钾600 g)为施肥对照(TK),不施肥为空白对照(CK),比较化肥减量0%(T1)、20%(T2)、40%(T3)、60%(T4)配施生物有机肥6 kg/株对香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1~T3处理分别较TK处理产量提高31.98%、26.31%和12.67%,T1和T2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T2处理较TK处理显著增加果指长4.13%、果指围6.08%、单果质量10.89%、收获率14.29%。与TK处理相比,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糖酸比12.60%~30.84%,化肥减量40%以内能显著提高香蕉果实的可食率和维生素C含量,且T2处理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0%。与TK处理相比,T1、T2处理总利润分别增加83.09%和69.55%、产投比分别提高12.65个百分点和10.78个百分点。综上可知,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6 kg/株有利于协调香蕉产量构成各因素,提高香蕉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有机质C全N全P全K128.017.56.66.9表1 腐熟鸡粪基本养分状况(单位:g/kg)处理施肥量CK 鸡粪 尿素22500 810处理1.522500处理3.045000处理4.567500处理6.090000表2 有机肥施肥量试验处理(单位:kg/hm2)处理基肥追肥处理1∶0450000处理7∶33150013500表3 有机肥施肥方法试验处理(单位:kg/hm2)数)。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 m2。(2)有机肥施肥方法试验按常规施肥量45 000 kg/hm2设计不同的基追肥比例。基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追肥时间选在返苗到封垄前,追肥方法如下:鸡粪压碎过2 cm筛,追施、灌水,约3 d后,进行深中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