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国。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保障了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单产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新疆棉花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棉花生产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当前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生产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亟待提质增效、技术装备发展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等现实问题,应进一步优化植棉区域布局、加强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研发、加快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疆兵团机采棉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棉花是兵团农业的支柱产业,兵团棉花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兵团机械化采棉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机采棉生产仍然存在适宜机采棉花品种少、种质资源匮乏、机采棉种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脱叶催熟剂使用亟待规范、清理加工技术不优化、残膜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近年机采棉质量下滑。今后需加强机采棉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完善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改造生产机具、加工装备以及残膜污染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新疆植棉业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分析新疆植棉业在全国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是坚持新疆整个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应积极合理解决棉花品种选育方向问题;棉花生产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的创新问题;棉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的技术开发应用问题;棉花深、精加工技术开发改造问题,以及新疆棉产业利益一体化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疆棉花生产现状,以研究问题为导向,从棉花综合生产能力、资源与要素利用水平、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效果与效益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5个层面选取19个影响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综合使用AHP和DEMATEL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棉花总产量、机械化水平、精量播种、智能化管理、棉花单产水平、棉农人均纯收入、科技创新力度等是影响新疆棉花生产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所识别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疆的棉花产业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机械化采摘不仅有利于提高棉花单产、品质、而且增加经济效益、节约成本。近年来,棉花的机械化种植和加工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棉花机械化采摘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采棉机主要性能机采棉是棉花产业发展的方向,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是提高棉花竞争力,增强抗拒市场风险能力,确保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  相似文献   

6.
陈学庚,2013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领域的重大贡献者. 陈学庚建立了膜上精准穴播理论,提出了“准、联、低、易”农机现代设计新理念,为我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干旱区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研究开发的棉花生产配套机具适应性强、性能优良、价格低廉,棉农“用得起”、易于操作、便于推广.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24项.经专家鉴定,2项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10项达到国内领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星火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12项、获得国家专利3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9项、获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13项.  相似文献   

7.
新疆棉花生产效率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6):1020-1023
新疆棉花生产在我国乃至世界棉花生产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农民增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疆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对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产出收益等方面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的单产水平比全国单产水平高出30%~40%;每公顷棉花劳动投入数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呈反向变化趋势;棉花质量下降明显;棉花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先进技术的采用会有效促进棉花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同时,棉花生产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随着棉花覆膜技术推广,新疆博乐市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地膜覆盖率也在显著提升,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地膜覆盖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农用地膜污染问题日渐加重,一方面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下茬农作物的产量。棉花残膜回收已经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棉花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同行有一定帮助。博乐市种植棉花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过去农民种棉花只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是中国棉花的主产省区。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棉花的8%,植棉业已成为新疆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棉花产业的发展事关农民收入的增加,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棉花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7,(23)
正由我国唯一的棉花院士、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喻树迅研究员率领的科研育种团队,经过6年攻关,主持培育成功无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实现了不用薄膜也能种植棉花的重大突破。新疆是全国最重要的产棉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棉花产量因此大幅提高,但残膜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次培育成功的无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可晚播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棉区多次刷新全国棉花单产纪录,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本文对新疆棉花高产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加速培育抗病、优质棉种;合理肥料投入,实现高、中、低产棉田均衡增产;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机械化采棉;改变作物的布局与轮作倒茬;节本增效,简化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和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棉秆作为棉花的主要副产物,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可再生资源,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棉秆回收机械化作为棉秆收储运的首要环节,是保障棉秆离田综合利用的前提,解决棉秆回收机械化问题对提高其综合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新疆棉花生产与棉秆资源现状,概述了国内外典型的棉秆回收机械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了我国棉秆回收机械的类型、关键技术、性能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棉秆回收机械化程度低、收储运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其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提出要加强棉秆回收机械研发创新力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完善收储运体系建设,建立离田回收利用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重要作用。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其棉花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提供重要支撑。为了进一步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则需要将现代科技融入到棉花种植之中,以提升棉花单产,减少病虫危害,同时达到保墒固土、调节生态,统筹地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经济利益及环境效益的作用。现阶段,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国内外关于棉花栽培方面较为先进的一项技术,文章结合新疆地区棉花生产实际情况,从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促进棉花增产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相关技术,旨在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达到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无膜棉对中国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中国农用地膜使用量和覆盖面积逐年上升,但随着地膜的长期使用,残膜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以2017年产量占国内棉花总产74.41%的新疆棉区为甚。新疆棉田内的地膜残留量平均达到了330 kg/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污染严重的个别田块达到735 kg/hm~2,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原棉品质。无膜棉由于省去了地膜、铺膜揭膜和地膜回收等投入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杜绝残膜对原棉的污染,确保原棉品质和价格,保护棉田生态环境保障棉花稳产高产,是确保中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淮海平原棉区和新疆棉区, 其总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0%以上.70年代未80年代初,由于植棉的比较效益下降,长江中下游棉区逐步萎缩,并向黄淮海平原棉区转移,致使黄淮海平原棉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80年代后期,黄淮海平原棉区因病虫害严重,效益下降,棉花主产区转向生产条件优越的新疆棉区.1995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13.7%和20. 8%,至此新疆棉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省)区,肩负着保证国家棉花储备,促进我国棉纺工业发展的重任.1996年,国务院根据当时棉花生产形势,决定于"九五”期间在新疆建成国家特大型商品棉基地.随着国家棉花基地建设项目的启动,带动了新疆棉花迅猛发展, 1998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达99.93×104hm2,总产140×104 t,分别占全国的22.4%和31.1%.目前,年播种面积500×104hm2,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3 ,棉花总产量350×104~400×104t,具备了生产优质陆地棉、优质中长绒陆地棉、超级长绒棉等多类型原棉产品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条件,是我国惟一的长绒棉产区.新疆棉花素以原棉品级高、色泽洁白、纤维长、经济产值高、生产成本低而著称.据统计,新疆棉花生产单位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较其它棉区高40%左右;在新疆种植业商品产值中棉花产值占65%~70%;农民纯收入中35%来自棉花收入,南疆棉花主产区则占到60%以上. 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在新疆特大商品棉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品质和发展多类型棉为突破口,以转换流通体制为保证,坚持"主攻品种,调整结构,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发展产业,提高效益”的指导方针和"稳定高效优质棉区,彻底退出低产风险棉区”的基本原则,将新疆棉花生产纳入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战略布局之中,定位于国际市场和国内优质棉市场,通过品种优化工作、无公害植棉工程、植棉全程机械化工程、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工作、无形市场网络工作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改革基地建设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在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强生产、流通、企业、科研、服务之间的联合,使棉花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纯原棉生产向棉产业综合发展转变,逐步摆脱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使新疆棉花生产真正成为依靠自身优势 ,按照市场规律发展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2008年以来的新疆棉花纤维品质变化,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2018年我国棉花公证检验检测数据,分年度、分区域整理,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演进趋势。【结果】 11年来,新疆棉花公检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8年的65.1%增长到2018年的98.3%。纤维长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到平稳的趋势,2018年已达29.2 mm,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6~2018年提升较快,“30~32 mm”棉包所占比较2011~2015年提高8.3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平均纤维比强度呈波动变化趋势,2017~2018年提升明显,2018年平均为28.4 cN/tex,比强度“≥29 cN/tex”的棉包占比达34.2%;新疆棉花纤维整齐度变化较小,高于全国平均值,且新疆地方棉花优于兵团,较后者高0.3个百分点,“高级及以上级” 整齐度占比新疆棉花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地方棉花下降态势较明显;新疆棉花马克隆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A+B级”平均占比高于全国。兵团棉花马克隆值好于地方,“A+B” 级年均占比较后者高出5.5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品级呈现出向好的方向发展,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棉花质量优于兵团。【结论】 新疆棉花对全国棉花贡献日益增大。近3年来,新疆棉花在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品级均明显提升,但也存在比强度较差、平均整齐度下降,以及高比强度、高整齐度棉花占比偏低等问题。在新疆棉花品种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及加工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科学可行的产业政策,为实现新疆棉花适度规模、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新疆棉花价格与全国棉花价格、国际棉花价格的横向传导机理和规律,为完善新疆棉花价格形成机制及棉花市场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选取2007~2019年新疆328级棉花现货价格、全国328级棉花现货价格和国际棉花价格CotlookA指数月度数据,研究三者之间的传导关系。【结果】我国新疆棉花价格、全国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国际棉花价格每变动1%,使新疆棉花价格变动1.103%、国内棉花价格变动1.065%。短期,国际棉花价格对新疆和全国棉花价格的传导效应明显,上一期国际棉花价格每变动1%,使本期我国新疆棉花价格变动0.241%、本期全国棉花价格变动0.3%。我国新疆棉价及全国棉价均受国际棉花价格的单向影响,我国新疆棉价与全国棉价之间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结论】我国新疆棉花现货市场与国际棉花现货市场日益紧密相关,国际棉花现货价格对我国新疆棉花现货价格起主要的引导作用,我国新疆棉花市场被动接受其他市场的价格波动输出,导致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18.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确保棉花实现机械化管理的综合性增产技术,实际应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时,可以从棉田整地、底肥施用、铺膜播种、田间管理、机械采收、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等技术来着手,对提升棉花种植专业性和规模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邢台地区属于河北省重要的棉花种植产区,通过积极落实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不仅强化了农机和农艺技术的结合能力,而且有效保证了棉花的丰产。本文结合河北邢台地区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对棉花种植过程中所要把控的技术要点作系统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河北省是棉花生产大省,全省植棉面积常年在5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10%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9%左右。但是近年来,由于植棉劳动力成本上升、综合效益下降,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也呈现下降趋势,许多棉农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也有的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通过调研新疆棉区机械化发展现状,提出河北省  相似文献   

20.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在入世后其棉花生产将受到全面的影响,但从新疆棉花的整体生产、资源和技术潜力等方面分析,仍具有很强的潜在竞争力,要使其变为现实还应采取加大棉花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建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扩大新疆棉储备量和积极利用WTO"绿箱政策"等扶持棉花生产的政策措施,增强新疆棉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