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由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饲养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组成。三大系统既紧密衔接,又相互独立,构成从耳标、配发,佩戴到动物饲养、流通,再到动物屠宰、动物产品销售全程监管追溯体系。一旦动物及其产品局部发生动物疫病或出现质量问题时,可借助先进的信息采集和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松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举办了全市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技术培训班,就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移动智能识读器操作步骤做了现场操作演示,进一步提高了动物防疫员对追溯设备应用的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生猪佩戴防疫标识、建立养殖档案是《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对畜禽养殖场(户)的法定要求,也是畜牧部门利用现代科技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实行全程监管和追踪溯源,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管水平,确保动物产品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省局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始终把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作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全程有效监管和追溯,提升动物卫生监管水平的重要措施,精心组织,不断探索,牲畜耳标佩戴率、追溯设备注册率、上传追溯数据信息量均居全省前茅。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加强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以下简称追溯体系)建设,明确动物标识的功能定位,理清追溯体系工作思路,建立全链条关键数据采集机制,完善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动物卫生追溯监管平台建设,提高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动物卫生追溯监管能力。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鹿寨县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动物标识应用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2年《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猪、牛、羊开始免疫后佩戴标识,佩戴的标识叫免疫标识。从2007年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后,使用的二维码耳标名称改为畜禽标识(又称动物标识)。近年来,通过实施动物标识佩戴工作,增强了群众的防疫意识,为有效防止动物防疫有效证件"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起到了重要作用。佩戴动物标识,理论上能够记载从动物出生到动物食品进入餐桌一系列的信息,可为相关部门和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是以畜禽标识二维码为数据轴心,将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历经的防疫、检疫、监督、销售等环节的生产管理和执法监督数据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汇总到数据中心,建立畜禽从出生到畜禽产品销售各环节一体化全程追踪监管的管理体系[1]。整个体系包括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涉及的设备设施有:二维码耳标、移动智能识读器、PC机及互联网、SIM卡、智能IC卡、台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动物标识已成为各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养殖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当代技术推广动物标识的应用,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水平,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建立政府监管与养殖者管理的平衡与纽带,是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根据《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农业部第13号令)的规定,自2002年7月1日起凡国家规定对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必须建立免疫档案,并对猪、牛、羊佩戴免疫耳标。但从我市近一年来实施情况看,目前生猪免疫耳标佩戴率约60%,牛、羊免疫耳标佩戴率则更低,主要存在免疫标识实施不规范(如有标无档、临出栏时才佩戴免疫耳标等)、重点环节把关不严、对无标者监督执法不到位、标识管理不规范等许多问题,与国家的规定相差甚远。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加强动物免疫标识工作的点滴对策与思考。1对策1.1扩大宣传是前提实施动物免疫标识是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做好动物标识及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解决从生产到屠宰的全程监管和食品安全问题,笔者通过参与制定地方标准,对做好牲畜标识管理工作进行思考,完善牲畜标识管理工作的不足,并提出新时期、新阶段牲畜标识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勤 《中国畜牧业》2023,(16):33-34
<正>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是指对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编号,随后建档存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动物进行生产管理、防疫检疫及流通监管。追溯体系的建立不仅大大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兽医人员工作质量。目前我国畜牧养殖行业逐渐认识到该追溯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实施动物免疫标识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农业部第13号令)的规定 ,自2002年7月1日起凡国家规定对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 ,必须建立免疫档案 ,并对猪、牛、羊佩戴免疫耳标。但从我市近一年来实施情况看 ,目前生猪免疫耳标佩戴率约60% ,牛、羊免疫耳标佩戴率则更低 ,主要存在免疫标识实施不规范(如有标无档、临出栏时才佩戴免疫耳标等现象)、重点环节把关不严、对无标者监督执法不到位、标识管理不规范等许多问题 ,与国家的规定相差甚远。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谈一谈加强动物免疫标识工作的点滴对策与思考。对策一、扩大宣传是前提。实施动物…  相似文献   

12.
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具有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追踪和溯源的能力,在动物疫病控制、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控制及监管,以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建立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的目标、原则,标识技术研究,以及可追溯管理,提出了建立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追溯体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由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组成。三大系统既紧密衔接,又相互独立,通过采集动物生命周期过程中免疫、产地检疫、道路监督、屠宰检疫四大业务环节的信息,并汇集到中央数据中心,实现从耳标生产、配发,到动物饲养、沟通,再到动物屠宰、动物产品销售的全程监管。  相似文献   

14.
以禽畜耳标为载体,以移动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标识编码、标识佩戴、身份识别、信息录入与传输、数据分析和查询,实现从禽畜出生到屠宰的全程监管。2007年,这一“动物标识溯源系统”将推广到全国,百姓将放心消费禽畜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6,28(22):58-58
以禽畜耳标为载体,以移动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标识编码、标识佩戴、身份识别、信息录入与传输、数据分析和查询,实现从禽畜出生到屠宰的全程监管。2007年,这一“动物标识溯源系统”将推广到全国,百姓将放心消费禽畜产品。  相似文献   

16.
卢锦 《中国动物检疫》2017,34(4):99-101
探讨生猪加施畜禽标识时间,为优化产地检疫管理提供参考。本文针对《对生猪加施畜禽标识的探讨》一文的观点内容行了辨析,介绍了生猪养殖过程中加施畜禽标识时间的法定性与原则性,论述了按时加施畜禽标识是建立养殖档案的必要条件以及加施标识对加强生猪饲养过程监管,确保动物产品生产安全、辅助生猪产地检疫检验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提出了依托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进行畜禽标识编码录入、建立养殖档案、细分畜禽标识监管工作责任、完善畜禽标识加施监管流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生猪加施畜禽标识时间,为优化产地检疫管理提供参考。本文针对《对生猪加施畜禽标识的探讨》一文的观点内容行了辨析,介绍了生猪养殖过程中加施畜禽标识时间的法定性与原则性,论述了按时加施畜禽标识是建立养殖档案的必要条件以及加施标识对加强生猪饲养过程监管,确保动物产品生产安全、辅助生猪产地检疫检验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提出了依托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进行畜禽标识编码录入、建立养殖档案、细分畜禽标识监管工作责任、完善畜禽标识加施监管流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与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工作融合的背景下,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在全国的推行,实现了动物及动物产品在检疫环节的全程监管、追踪溯源,提高了动物检疫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文章分析了目前电子出证系统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养殖档案的管理、开发新的标识读取技术、实现标识信息读取自动化、改变动物标识佩戴模式等建议,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信息的互通、开放、共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以下简称追溯体系)是对动物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以动物标识编号为数据轴心,将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历经的防疫、检疫、监督工作贯穿起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生产管理和防疫监督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实现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全过程的数据网上记录。通过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设备核查动物来源,实现对患病动物的快速、准确溯源,为行政决策和快速处理疫情提供高效的信息平台。永胜县开展追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底笔者赴英国,围绕英国的兽医机构建设、动物健康与福利、动物检疫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动物移动政策制定与执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措施、动物标识和追溯体系建立实施等内容进行了考察,英国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良好运行机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