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基地调研、文献综合分析和前期多年的多花黄精林下栽培生产实践,归纳总结了多花黄精的生态习性以及林下仿生态栽培关键技术要点。以多花黄精的生态习性和环境要求为主要依据,对多花黄精林下仿生态栽培林地选择、种苗选择及处理、仿生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采收加工及效益分析等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实施和推广林下仿生态栽培多花黄精,不仅有利于林地的生态环境的充分利用,生产高质量的中药材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林下经济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比较浙西南10个产区林下多花黄精营养指标和产量,评价林下种植多花黄精适应性,以期为浙西南林下多花黄精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浙西南不同产区三年生多花黄精折干率和浸出物含量差异显著,松阳玉岩产地的折干率达27.01%,浸出物含量达75.70%,均高于其余产区;鲜品多糖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且以庆元屏都产地多糖含量最高,达11.67%。九制黄精多糖含量各产区无显著差异;庆元岭头和松阳玉岩产区每667 m2产量分别达1 711.18 kg和1 700.67 kg,高于其他产区。研究表明,浙西南山区适宜发展林下多花黄精产业,本研究可为浙西南山区发展林下多花黄精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花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草本植物,我我国大宗药材,随着多花黄精要用价值被人们认识,原料需求量增大,刺激药农对多花黄精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枯竭加速,进行人工栽培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由于管理措施与种植模式差异,严重影响药材品质。多花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可保持药材品质,目前林下仿生栽培技术不完善,研究多花黄精植物特性,总结林下栽培科学技术方法,为药材产业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详细阐述多花黄精的植物特征特性,重点介绍林下栽培技术,包括良种繁殖、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促进林下种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多花黄精的生活习性,利用当地丰富的杉木和毛竹资源,提出林下经济发展的两种种植模式,通过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不仅可以改善林地的地力条件,促进林木的生长,林木植物也为多花黄精的生长提供天然的遮阴条件,避免夏季高温伤害。而且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模拟野生环境,品质好,既不占用农地,扩大了多花黄精的种植途径,又增加了林农的经济收入,通过本文的推介,以期对多花黄精的种植推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挖掘武当山地区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利用该地区丰富的森林果木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开展了不同树种林木下套种黄精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下套种对黄精的成活率、生长势、病害和产量有明显影响,其中花栎木等落叶乔木林下栽培的黄精长势最好,病害少,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2010年5月,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辽宁扶顺农村考察时就提出:"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8%,是辽宁省主要林区,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广阔空间,林下经济产业即可增加县域经济活力,提升生态建设成效,还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选择。1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随着国家林业的发展战略转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我县整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林业生态建设逐步完善,林业生态系统在生态环保和经济创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功,林下经济产业作为林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是完善整体林业产业链条,增创更高的产业收益的关键。本文从林业生态的林下经济产业实践着手,阐述了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农林林下经济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要点,对协调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6,(35):147-148
通过对多花黄精林下栽培研究的系统回顾,综述了多花黄精的良种繁育和栽培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在近些年来迅速崛起的林下经济对于林业资源的充分挖掘和运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而迅速成为我国林业发展中的"新宠儿",是我国实现生态林业建设的关键路径。而研究林下经济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找出发展林下经济的科学化路径,对于林业产业在新时期下的长久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林下经济的具体内涵狭义上的林下经济,指的就是在林木冠幅下培育和养  相似文献   

10.
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阐述了多花黄精的特征特性,重点介绍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良种繁殖、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促进林下种植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下经济是现代林业发展催生出来的新型产业模式,在促进林业产业转型、丰富林业产业内涵、挖掘林业经济增长潜力等方面有较大推动作用。新邵县因势利导,抢抓机遇,扬长避短,积极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推动林下经济良性发展,本文从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路径入手,阐述了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为林下经济产业稳妥发展出谋划策,以期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7,(21)
随着黄精的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黄精需求量的增大,导致野生黄精严重不足,人工多花黄精的种植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通过试验,在多花黄精的种茎选择、杉木林下的种植方式等方面对多花黄精的种茎选择及杉木林下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建平县是一个林业开发大县,多年来,建平县在发展林业生产上,特别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由原本单一的林业生产转型为综合开发,以林为主,综合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林业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综合林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在林下经济产业中,立足本县实际,林粮、林草、林药、林菜、林菌等林下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建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措施1.1开展全面调研,摸清林下经济可  相似文献   

14.
丁龙刚 《乡村科技》2020,(10):64-65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我国林业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深入研究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从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出发,结合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基本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未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进行探讨,以期能推动我国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多花黄精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多花黄精的繁殖方式,提出了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和毛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2种种植模式,以期为多花黄精的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精属传统道地药食两用植物,适宜在林下、灌丛等荫蔽处生长。为探讨香榧林下套种黄精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本文研究香榧林龄、坡位、密度对多花黄精、黄精和长梗黄精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多花黄精、黄精与长梗黄精间保存率、植株高度和地径差异极显著(P<0.01),多花黄精与黄精和长梗黄精间根茎大小、产量差异极显著。香榧未成造(1~5 a)、幼龄林(6~10 a)和投产林(≥11 a)林下套种,同种类黄精在不同香榧林龄间,保存率、地径、植株高度和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种林龄类型比较,多花黄精与黄精间及黄精与长梗黄精间,保存率、植株高度、地径和产量差异极显著。香榧林下套种在下坡位,同一种类黄精各项生长指标均略高于上坡位、中坡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下坡位土质和水肥条件较中坡位和上坡位好;同一坡位比较,多花黄精、黄精和长梗黄精间差异极显著。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以香榧密度450株·hm-2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 625.5、2 365.8和1 780.2 kg·hm-2,且相互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香榧林下套种,黄精产量多花黄精>黄精>长梗黄精,套种多花黄精是践行"一亩山万元钱”的创新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潘忠虎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38-139
林下经济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兴产物,在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该文概述了林下经济的概念、特点、主要模式,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并对林下经济的效益评价方法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8.
林下经济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明确将林下经济发展作为各市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发展。为了促进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稳定,本文从林下经济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下经济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明确将林下经济发展作为各市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为了促进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稳定,文章从林下经济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主要的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发展林下经济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菏泽市林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林下经济。在对菏泽市多个区县的林下经济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菏泽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菏泽市林下经济的创新途径,以期为菏泽市林下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