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平原中部地区为例,介绍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的概念、功能、类型和分布范围,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农业的特点,论述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点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为该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贵州岩溶地区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农业水土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农业水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善该地区农业水土环境、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山滨海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国新  王秀萍  鲁雪林  王文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50-4751,4764
综合分析了唐山滨海盐碱地区土壤资源分布状况,提出该地区的盐碱地开发利用应遵循高产、高效、综合、生态的“盐碱农业”战略思想,并提出适宜该地区不同土壤状况的3种农业发展模式,即冀东冲积平原区的高产高效农业模式、冀东滨海交接平原的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冀东近代滨海平原区生态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宗洮 《乡村科技》2019,(13):104-105
三江源地区地处生态保护区,当地以环境保护为主要任务,在政策的引导下取得了一定的生态保护成效。但从农业碳排放统计数据及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三江源地区仍然存在人们农业碳排放意识不强、农业技术落后、畜牧业生态承载力有限等问题,需要通过提升人们的农业碳排放保护意识、改善相应的农业技术、合理控制畜牧业的发展等措施,对该地区农业碳排放情况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冀北高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及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造成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冀北高原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任辉滨  李建民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757-4761
以保定西部8县为例,对该地区1997~2012年农业碳排量进行测算,并运用EKC曲线模型对保定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碳排放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保定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量在逐年升高,但近几年增长速度开始放缓;EKC模型显示保定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曲线关系,且即将进入下降阶段,然而多种因素会对该趋势产生影响,该区域仍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最后提出科学降低化肥、农药、塑膜的使用量,采用先进农业技术降低机械碳排量,发展新型农业经济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岳阳市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粮食生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从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确保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合理开发利用农田水资源,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科学使用农用物资,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种植,逐步推进生态农业4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1-122
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基础扎实,资源条件优越。借鉴CSA(社区支持农业)这种新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三江平原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的优劣势,提出"CSA+"的创新性发展思路,对促进该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廷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00-501,504
贵州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定量地研究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1978~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并对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农业生态效率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微弱下降趋势。2) 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通过热点分析发现,农业生态效率“热点”区域主要位于豫西地区,“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豫中地区。2001—2015年,豫西地区与豫中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差距持续扩大,但从2019年开始差距呈现缩小趋势。3)从2000—202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农业总产值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逐渐增强,财政支农水平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一直较低,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湖北省地理环境特征,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洪涝等自然灾害较严重,致使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湖北省农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对农业生态调节功能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聚类分析方法,选取5个对农业的生态调节有影响的代表性指标,对湖北省生态调节功能进行分区,最终分为4类区域,并对各个区域进行评价和结果分析,最后还指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点项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并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农业特点,将生态农庄、生态农业园、生态村发展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探索该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建设模式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贫困区大多处于高海拔地区,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案例,许多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生态扶贫的理念,对生态环境与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环境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及高海拔地区生态功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高海拔地区生态扶贫的基本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对鄱阳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可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潍坊北部沿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农业循环经济构建思路和方法,依据农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通过研究潍坊北部沿海地区农业现状,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潍坊北部沿海地区县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林牧渔复合生态模式、花卉生产-加工-流通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和旅游业、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绿色农业背景下参照PRS模型的理论框架,探索性地构建具有绿色农业和都市地区农业特征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加权函数法计算上海市农业生态安全指数,并利用"障碍度"诊断模型对上海市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因素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受到压力层、状态层和响应层子系统安全指数的综合影响,农业生态综合安全指数在2000-2008年存在下降趋势,随后以年均3.42%的速率保持增长态势;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节水灌溉率、有效实灌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五项指标在2017年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障碍度均超过10%,是影响上海市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上海市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压力层和状态层子系统。因此,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17.
以荷兰及绿心地区为研究对象,评价欧盟“脱钩支付”农业政策对农业产业及景观变迁的影响。将政策实施前后多年脱钩支付占荷兰农业补贴比例,分别与各产业生产规模、单产水平、经营单位及劳动力数量等指标变化进行相关分析,探究政策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对农业景观进行格局指数比较分析,探究产业变迁对区域农业景观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生态补偿的脱钩支付政策,造成主要产业生产规模与单产水平两极分化、低效农用地下降、劳动生产率提升;并导致农业用地规模与内部比例变化,景观集聚度、延展性、蔓延度等指标提高。在我国面临主要农产品产能结构性过剩、大城市地区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现实背景下,展开生态补偿制度刻不容缓;分析欧盟脱钩支付政策对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我国类似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践行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方面已有多年的经验,且均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本文从农业生态补贴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政策效果等方面,对上述国家及地区的农业生态补贴政策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对于我国的经验启示,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贴法律法规,明确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农业生态补贴中的职责和定位,因地制宜制定补贴标准,注重生态项目的科学合理设计,构建严格的监督监测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分析1995—2004年西辽河流域气候的变化特征,采用曲线对比分析法,研究各气候因子变化(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该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及农、林、牧、渔业各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使该地区各产业产值升高,提出提高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对策,以促进区域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农业生产大省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联系紧密,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本文以新疆1998—2017年相关数据为基础,测算新疆耕地生态足迹,并计算粮食安全系数,分析新疆粮食安全现状问题,运用VAR模型对新疆耕地生态足迹与粮食安全系数的进行动态关联分析。分析发现:耕地生态足迹变化影响粮食安全变化且影响程度较大;对于粮食安全变化来说,粮食安全变化自身对自身影响大于新疆耕地生态足迹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