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6.
刘长喜 《农村.农业.农民》2019,(4):50-5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备要素和重要资源,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大省,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需要一大批人才。当前,河南省乡村人才还不足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乡村各类人才队伍缺口很大,现有乡村人才不稳定,年龄老化严重,学历、职称和能力偏低。根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一个月以上的人员数量为3251万人,其中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仅占8.6%,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足1.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强化人才支撑,必须加强乡村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有较高学历、有专业技能、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人才的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增收致富和示范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构建协同发展模式、制定利益联合机制,以及培育新型经济业态等方面,制定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此后农村经济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将高素质的乡村人才队伍构建起来,方可以顺利落实乡村振兴的各项任务,加快乡村振兴整体进程.就现阶段而言,乡村人才匮乏问题较为严峻,对乡村振兴任务的落实造成了不利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优化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在乡村振兴中面临人才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人才培养的体系不健全、人才引进的机制不完善和乡村政府对人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各方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乡村引进人才的激励制度、扩宽引进人才的发展平台、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向农村回流,从而增强乡村人才的内生力,加强乡村建设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国内各地区的农业企业与农广校共同探索出了多种合作模式,持续强化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制度与服务体系;但现存的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基础进行分析,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现状,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策略,以期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与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13.
林家历 《农村.农业.农民》2022,(10):12-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子,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选择,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行动指南。区域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文化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既要保持原有风貌,又要开拓创新,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近年来,河南省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大胆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成功探索出易操作、可复制、能推广的乡谣农场·孙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决断。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则为解决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提高农村全要素生产率,更为重要的是为农村振兴找到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几年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目前乡村发展内在动力还有所不足,以目前国内的几种模式为参考,分析河北省乡村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为河北省乡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为其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农业产业变革依靠政府强力推行,但这种自上而下地推行农业产业化,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小农经济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即新时代小农经济。新时代小农经济可以有效规避传统小农经济简单再生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也可以在传统小农经济变革成大产业的乡村经济中起到缓冲作用,可以规避“小农户”对抗“大市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19.
2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上下共同的努力方向。在这个过程当中,积极探讨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促进乡村面貌的改善,增加乡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当前乡村发展中需要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状出发,对今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