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对辽宁地区近岸海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辽宁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并对辽宁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环境保护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和工作方向。近岸海域开展的监测工作主要包括: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入海河流水质监测、直排海污染源监测、部分重要海湾河口海洋生物、沉积物监测,部分海水浴场及渔业水域水质监测。同时对2017年辽宁省沿海城市日排污水量大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现状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全省直排海污染空间分布与行业分布情况,为未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辽宁省日排污水量大于100 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 初步得出我省直排海污染分布情况,为未来管理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头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5年春季海头港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海头港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海头港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低,单因子指数值较小,有机污染指数值较小,水质良好,该海域处于贫营养化水平,富营养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全省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和状况级别,重要港湾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主要污染因子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变化趋势,以期为近岸海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全省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和状况级别,重要港湾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主要污染因子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变化趋势,以期为近岸海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河北省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直排海污染源的排放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与管控对策。结果表明:2022年河北省实际产生外排入海污水的企业均实现每季度达标排放;全年河北省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为39131万t,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总氮>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总铅>总汞>总镉;2013—2022年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排放总量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石油类、铅、汞、六价铬、镉排放总量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并完善直排海污染源总氮、总磷地方管控标准,推动入海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入海排污口设置备案管理和动态管理台账,建立健全入海排污口动态监管体系,加强日常执法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性监测,确保已纳入监测的直排海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 730-3014)的要求,对辽宁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了试优化。经过试优化,辽宁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由现有的28个拟增加至60个,拟增加32个监测点位。利用2015年试监测数据分析,优化前后水质总体上无明显变化。新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能够为近岸海域水质防治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4年10月和2015年5月白马井渔港近岸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葫芦岛市近岸海域污染风险主要来源于入海河流和重点源排污口,污染物主要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排放途径为河流入海和直排口入海,建议通过减少工业废水入河、入海排放,完善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体系,控制污染物入海总量,降低葫芦岛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盘锦市位于辽河下游,境内大小河流21条,部分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多年来的监测结果分析发现,辽河盘锦段干流水质除受直排口污染源影响外,各主要支流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为查清各污染因素,对五条主要支流进行了跟踪调查监测,基本查清盘锦市主要支流的污染情况,盘锦市环保局根据专项调查结论推出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及建议,近年内盘锦市境内排污量将有大幅度削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11—2015年辽宁省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辽宁省直排海污染源入海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2011—2015年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工业和综合污染源废水排放量所占比例较大,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入海排放量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2年5~10月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几个重要化学指标变化特征,并应用富营养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法和小球藻培养法对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对3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营养指数法计算结果显示,8和9月北戴河近岸海域海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尤其8月的营养状态指数(E)均值>3,已处于高富营养化.其他月份调查海域海水水质较好,尚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潜在性富营养化法计算结果:5 ~7月北戴河近岸海域营养水平很低,水质质量较好.8和9月由于降雨和径流的影响,致使无机氮水平升高,但由于磷的限制,总体上尚处于潜在性富营养化阶段.通过对营养状态指数和小球藻比生长常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北戴河近岸海域营养状态指数和小球藻比生长常数总体上成正相关关系,表明小球藻培养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山东省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生物特征。[方法]2015年春季在山东省近岸海域开展了浮游动物多样性监测,探讨其群落结构与水质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6种,种类组成以近岸低盐类群和广温广盐类群为主,兼有少量低温广盐类群,中华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双毛纺锤水蚤、强壮箭虫为优势种。[结论]群落结构各类指数站位间变幅较大,结合同步调查的水质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而叶绿素a含量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4.
灰色聚类评价法在海口湾近岸海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65-4367
利用灰色聚类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海口湾近岸海域8个监测区2005年水质进行了评价,说明了评价方法和步骤,物理意义十分明确,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水质状况。结果表明,海口湾水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2年对雷州半岛近岸水域海洋环境调查的结果,对其近岸海水水质进行评价。各因子一类海水平均达标率为75.12%。Cd、Cr6+、Zn、As和挥发性酚的一类海水达标率为100.00%;Hg的一类海水达标率最低,为11.67%;P、Pb、悬浮物的达标率也偏低,分别为45.00%、56.67%和58.33%。雷州半岛西南部近岸海域水质最好,西部海域水质好于东部。东部水域中,雷州湾水质好于湛江港和新寮湾。雷州半岛轻污染水域较多,湛江港、新寮湾附近海域水质最差。  相似文献   

16.
2002 ~2011年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2002 ~ 2011年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基本变化及其成因.结果显示,近10年来舟山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日益恶化,海水盐度和悬浮物浓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海域海水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含量超出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一类海水标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非常严重,只达到四类、劣四类海水标准,导致赤潮现象频繁发生.沉积物环境质量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持良好,沉积物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导致舟山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海水养殖污染以及船舶溢油污染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江苏近岸海域2006年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的结果,对浮游植物种类、细胞丰度及其水平分布、多样性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共鉴定种类6门57属156种;细胞丰度较高,整个海区年平均密度为4.98×106ind/m3。硅藻在细胞丰度上占绝对优势,平均为4.63×106ind/m3。浮游植物种类数的平面分布表现为南高北低,高密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北支、南通海域南部等区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江苏近岸海域春季浮游植物可以分成3个类群,即双尾藻—佛氏海毛藻—角藻类群,中肋骨条藻类群和圆筛藻类群。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指数水平分布则是北高南低,细胞丰度较高的区域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雷州半岛近岸海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2年对雷州半岛近岸水域海洋环境调查的结果,对其近岸海水水质进行评价。各因子一类海水平均达标率为75.12%。Cd、Cr^6+、Zn.As和挥发性酚的一类海水达标率为100.00%;Hg的一类海水达标率最低,为11.67%;P、Pb、悬浮物的达标率也偏低,分别为45.00%、56.67%和58.33%。雷州半岛西南部近岸海域水质最好,西部海域水质好于东部。东部水域中,雷州湾水质好于湛江港和新寮湾。雷州半岛轻污染水域较多,湛江港、新寮湾附近海域水质最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带有干湿网格技术的POM08模型,对汕头港海域的二维垂向平均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耦合二维物质输运方程,采用分担率法计算了该海域6个人海污染源的氮、磷营养盐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减排方案设计模拟。结果表明:水动力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对汕头港6个污染源的氮、磷营养盐的总量控制中,应重点关注榕江、外沙河、梅溪和新津河各污染物的入海通量;整个汕头港海域氮污染较严重,现有监测质量已不满足规定的水质保护目标,需采取严格的削减措施;整个汕头港海域磷污染相对较轻,采取一定的减排措施可以达到规定的水质保护目标;对于无机氮,榕江至少要减排95%,外沙河减排65%,其余污染源减排90%或适当降低减排率,才能使整个汕头港海域无机氮浓度基本满足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对于活性磷酸盐,榕江至少要减排5%,梅溪、外沙河减排25%,其余污染源减排5%,才能使整个汕头港海域活性磷酸盐浓度基本满足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春、秋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富营养指数法及有机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监测项目中,除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外,其余监测项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无机氮完全超标,活性磷酸盐部分站位超标,是影响佛昙湾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素.春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富营养化指数为5.14,秋季为2.49,均大于1,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春季有机污染指数为5.95,秋季为3.69,均大于3,属于中度有机污染水平.通过对佛昙湾海域水质的评价,为该海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