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及落实全面发展观意义重大。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与新常态下的"三农"逐步交融,加速了农村金融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转速率,并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还面临多方面的掣肘和挑战,迫切须要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进行深化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以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选取2014—2019年共22个季度的全国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的态势。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强政府扶持和监管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为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中的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到 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业金融模 式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保驾护航。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研究,希望为研究农业金融发展模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实现中国人民提别是农民的小康生活,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首先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最后提出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希望对我国农村金融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19-221+232
农村互联网金融是传统农村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模式,具有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普惠金融等作用,对推动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加大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加大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培养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5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融合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为我国农村实现普惠金融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描述,探讨现阶段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农村发展情况,提出加大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力度、改善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已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产物,现已逐渐由城市向农村发展。便捷和多元化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越来越大,农信社作为农村传统的金融机构正顺应趋势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构建和发展。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农信社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脚步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研究农信社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158-159
近几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对比传统的农村金融模式,农村互联网金融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农村互联网金融面临着诸多潜在的风险。主要从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农村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支持,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已成为当下我国实现农业乡村振兴、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目标。互联网金融的独特方式给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也可以此为窗口搭建更加完备和高效的农村普惠金融运行体制。本文结合当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阻碍和困难,并提出建议措施,以期推进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在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建设,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现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应用,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现代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建设与完善起到保障作用。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现代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保障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研究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顺利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在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传统金融互联网步伐的加速,因地制宜发挥其"十八般武艺",为解决"三农"资金缺口燃眉之急,推动"三农"互联网化、科技化发挥极大作用。本研究从互联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机遇,借鉴发达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先见,提出构建互联网模式下广覆盖、多层次、安全可靠、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策略,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讨。对互联网金融具有的优势进行分析,结合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应对发展战略进行正确定位,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核心竞争力,并且不断进行创新,最后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战略,以期为我国农村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家庭经济发展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以实际案例说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家庭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对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经济环境中的发展提出对策。以期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环境中的应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为解决我国金融扶贫工作过程中的困境创造了全新的发展契机。通过梳理我国现行农村金融扶贫现状,进行互联网金融在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的SWOT分析,为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助力农村金融扶贫提出了:政府应当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教育、完善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实施互联网涉农保险、促进金融扶贫项目与农村互联网电商密切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市场的金融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与政府积极导向下,互联网金融逐步融合"三农",农村互联网金融应时而生。通过研究,研究发现辽宁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风险,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支持,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已成为当下我国实现农业乡村振兴、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目标。互联网金融的独特方式给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也可以此为窗口搭建更加完备和高效的农村普惠金融运行体制。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讨论互联网金融在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阻碍和困难,给出我国农村地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的有效结合,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在未来,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具有的意义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提高民众参与积极性,培育"互联网+"农业人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电商平台改造农业产业链、加大金融对"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时期,互联网金融已经在农业和农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则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简要分析大数据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农业和农村领域的创新创业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于农村金融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互联网+"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时代契机,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台州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两种可供借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电子商务服务站和大型P2P平台与农业供应链对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在台州农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思路。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正逐步成为延伸普惠金融服务的渠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针对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推广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