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通育211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我省水稻优质米生产 ,更新品种 ,提高优质稻抗性 ,在多年研究转菰后代材料基础上进行大穗、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的选育 ,并选育了通育 2 1 1。 1 99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获通化市丰收计划一等奖。1 选育过程 通化市农科院 1 976年成功地将野生植物“菰”的部分基因导入到水稻品种“松前”中 ,创制出极丰富的新型水稻资源材料。1 984年以转菰基因后代第 7代中中秆、大穗、抗病、晚熟材料C1 1 3为母本 ,以中秆、大穗、细长粒、抗病材料C62 为父本进行杂交 ,F1 ~F4( 1 984~ 1 986年 )采用温室加…  相似文献   

2.
水稻花粉管通道法导入高粱DNA的SSR分子验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7对,对供体高粱、受体水稻及其外源。DNA导入后代稳定材料进行了分子验证,结果表明供体高粱与受体水稻间存在多态性、受体水稻与后代稳定材料间出现多态性,供体高粱与部分后代稳定材料间出现相同的扩增带,部分供体与受体共有的特征带在后代中消失、而有些后代出现了供体和受体均没有的扩增带。这表明供体高粱的DNA不同片段已整合到水稻品种中,获得了不同的变异材料,这些。DNA片段能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信息》2005,(8):16-18
通过远缘杂交可以打破不良性状连锁,实现优良性状相结合。从转菰后代看,变异非常丰富,并出现在常规育种中较难得到的几种优良性状之间的连锁遗传现象,如矮秆与多穗、多穗与大穗、大穗与高结实率、大粒和高饱满度、矮秆与多穗和大穗之间、大穗与大粒之间、大穗与大粒及高结实率和高饱满度等性状之间连锁。如果将菰基因再次导人转菰基因后代材料中,同时通过不同方法再将其它外源植物基因导入,在激活原已沉默的菰基因基础上,将创制变异更加丰富的水稻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粳稻中具有长粒特性的水稻品种“西海187号”的增产要素,并且探讨了该品种的增产要素和长粒性一起遗传给后代的可能性。西海187号在中肥和高肥条件下,三年进行了五次栽培试验,表现出稳定的丰产性,较短粒型的“日本晴”和“黄金晴”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5.
以优良粳稻恢复系K1863为主体亲本,以国际水稻分子育种品种资源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并回交,获得了100多个K1863回交改造后代群体。对其中部分K1863回交改造后代进行了表型性状鉴定,初步表明被鉴定的多数K1863回交后代获得了主体亲本K1863对粳稻不育系的恢复能力,在回交后代中产生了稻瘟病抗性、耐盐性优于主体亲本K1863的材料,而且部分K1863回交改造后代的综合经济性状也优于主体亲本K1863。从而说明,利用国际水稻分子育种品种资源,通过大量回交,不仅可以在保留主体亲本的重要性状、保持与主体亲本性状相似性的同时,获得一些主体亲本本身不具有的有利性状,并选育出综合经济性状优于主体亲本的回交后代,因此通过本方法获得的回交后代材料具有重要的育种利用价值。本文还探讨了对这些K1863回交改造后代进行进一步利用改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稻瘟病菌杂交后代对水稻致病性的遗传规律,以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将其接种于14个单基因系抗性水稻品种,对杂交后代进行毒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4个杂交后代菌株呈现显著的毒性分离,共出现53种毒性类型,无毒性/毒性分别表现为1∶1、1∶3、3∶1、15∶1。菌株KA3分别对IRBLi-F5、IRBLta-K1、IRBL12-M、IRBLta2-Pi持有1个无毒基因;对品种IRBLa-A、IRBLzt-T、IRBL7-W、IRBLkm-Ts、IRBL20-IR24持有2个无毒基因。64个后代菌株对品种IRBLk-Ka、IRBLz-Fu、IRBL19-M、IRBLb-B、IRBLkp-K60无毒性/毒性也符合1∶3,但2个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对供试水稻品种致病性相同,因此难以判断无毒基因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从回交导入群体中筛选耐盐和抗旱水稻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害和干旱已经成为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培育耐盐和抗旱水稻品种的前提是高效筛选携带耐盐和抗旱基因的单株。本研究以黄华占为轮回亲本,来源于不同国家的46个品种为供体培育的BC2F2群体为材料,进行苗期耐盐和生殖生长期抗旱筛选。尽管供体和受体本身不具备耐盐性和抗旱性,但导入后代普遍出现耐盐和抗旱的超亲分离,表明供体品种普遍存在提高导入后代耐盐和抗旱的有利"隐蔽基因"。与耐盐性表现相比,导入后代出现抗旱株的组合数和每个群体中筛选出的抗旱株数均显著多于耐盐性,表明抗旱"隐蔽基因"更广泛分布在不同籼粳水稻品种中,而且抗旱性可能比耐盐性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机制。研究表明,培育回交导入系加以适当的选择压是发掘耐盐和抗旱"隐蔽基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淑红 《中国种业》2011,(11):69-70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生态优势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确立了丰产、优质、耐寒、抗病、适应性广的多优性集成的品种选育目标。认真筛选种质材料,选择优良亲本配组,以期实现目标性状重组,并加强后代材料各种特性的压力选择,提高品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新稻1 0号(大粒紫香糯)系农一师农科所水稻研究室从引进的名贵香稻品种香血糯的早熟变异后代中,分离出的晚熟材料中的分离后代,经多代连续鉴定、筛选而成的中晚熟粳型紫香糯品种。该品种属特种稻种质资源,具有米质优、丰产、稳产、耐盐碱、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好,糙米紫黑色、米  相似文献   

10.
棉花野生种、半野生种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异性状,可以直接改良陆地棉品种。通过棉花远缘杂交将野生种的优质基因导入栽培种陆地棉中,从其后代中筛选出目标性状的远缘杂交后代,并运用棉花半配合生殖技术,快速稳定这些后代材料,以克服远杂后代的疯狂分离,进而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生态优势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确立了丰产、优质、耐寒、抗病、适应性广的多优性集成的品种选育目标。认真筛选种质材料。选择优良亲本配组,以期实现目标性状重组,并加强后代材料各种特性的压力选择,提高品种的适应性。目前黑龙江省生产中高产的品种米质较差,优质的品种抗病性弱.且近几年来稻瘟病、  相似文献   

12.
常规育种方法培育香型水稻除了育种年限长,且在后代材料选择过程中,香味基因往往容易丢失。而通过回交转育手段将香味性状导入优良的非香型水稻品种中,则要寻找出一种高效的分子检测手段加以辅助鉴定。本研究以稻花香2号、金禾香稻、南韩长粒香、黑香米,以及8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方法对水稻香味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南韩长粒香、黑香米及非香稻获得长度为585bp和355bp的两条带,而稻花香2号、金禾香稻仅获得长度为577bp的一条带,供试材料的分子检测结果与香味基因型不完全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在水稻香味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粉管通道法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 1 999~ 2 0 0 2年对水稻花粉管通道法育种进行了研究。试验共 1 6 4个组合 ,试验总颖花数 1 1 71 5朵 ,收获 4 5 97粒 ,获得 1 999、 2 0 0 0年试验产生的变异材料 2 5 1株 ,有潜在生产应用价值的品系 3个 ,2 0 0 2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预备试验品系 1个。 2 0 0 0~ 2 0 0 2年对其后代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分析 ,结果表明 :应用水稻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总DNA能够产生水稻变异材料 ,而且变异材料的产生与配置组合亲缘关系远近和品种特性有关。水稻变异材料后代稳定较快 ,较常规育种方法稳定速度快 3~ 5年 ,是一条切实、有效、可行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稻花培材料抗旱性及籼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8份来源于3个水稻与旱稻杂交的F1组合的花培材料进行水、旱栽培处理,筛选出抗旱、丰产的粳稻种质资源,并进行籼粳性分析、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双亲之一为抗旱型品种,其花培后代有50%左右的抗旱型植株;大部分花培后代的抗旱性呈连续分布,个别株系表现双向超亲分离,抗旱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在N6培养来源于3个组合的花培植株多数表现为粳型,少数偏籼型.最后还对水稻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籼稻资源中的“隐蔽有利基因”提高粳稻苗期耐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期低温是制约东北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逆境因子,培育苗期耐低温的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以粳型恢复系C418为轮回亲本与7个来自不同地域的供体杂交和回交培育BC2F2群体,利用沈阳春季田间自然低温进行耐冷筛选,并对入选的177个苗期耐冷导入系后代在自然和人工气候室两种不同强度的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苗期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供体亲本均为苗期耐冷性弱的品种,但在全部回交后代中均出现耐冷的超亲分离,表明这些供体亲本均携带对耐冷性有利的“隐蔽基因”, 不过组合间的耐冷性选择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以人工气候室低温胁迫后的存活率为耐冷性鉴定指标,导入系之间出现广泛分离,田间筛选入选比例高的BG300和中413导入系群体中出现存活率高的导入系后代比例较其它群体高,说明在同一轮回亲本遗传背景下回交后代的耐冷水平取决于供体。在室内严格低温条件下表现为强耐冷性的导入系在相对温和的自然低温胁迫下表现为苗高、苗干重较非胁迫条件生长抑制不明显,且能够促进根系生长。结果表明,大量的耐冷有利基因以“隐蔽”的形式存于水稻种质资源中。通过利用来源广泛的种质资源作为供体进行回交育种,对回交后代进行严格耐冷筛选,可有效选育高产耐冷水稻品种和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6.
扁茎大豆材料的利用与新品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泰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189-194
为了改造与利用扁茎大豆材料,挖掘与转化有益基因,改良与创新品种,此研究以当地主要推广品种为核心亲本,扁茎大豆及其后代材料为改良亲本,连续进行杂交改良,充分利用杂交育种后代基因重组、累加与互补及突变等遗传效应,通过正确识别与确定扁茎大豆后代选择个体目标与连续定向选择,创新出合丰51、53号两个新品种和一批优良品系。概述了扁茎大豆材料改造与利用及创新品种的过程与试验结果,并就相关育种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梯级杂交、定向选择与连续改良是改造扁茎大豆及其后代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温度钝感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32份美国稻品种和12份国内水稻骨干亲本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钝感值进行了评价,从中选择表现最为钝感的14份优质品种与国内5份相对较钝感的材料,进行了品质性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水稻品种在垩白率、糙米率、精米率上表现钝感,垩白率尤其钝感,筛选出C94-303、Lemont等几个对温度表现钝感的品种,可作为重庆等高温伏旱区选育优良“三系”杂交稻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改进品质、增强抗性,通过品种间杂交、基因重组选育出比现有当家品种豫粳6号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的新品种。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高产稳产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抗病材料秋丰为父本进行配组杂交;经对该杂交后代认真选拔、海南加代和多点鉴定,定向选拔(F2~F5),2006年选育出抗性好、米质优的稳定品系新丰06-21(新丰6号)。2007年经河南省新乡市种子管理站品系  相似文献   

19.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共48份材料,在湖北荆州作中稻以及在广州作早稻和晚稻,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株高及各组成成分变化与出穗促进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5节间长度是株高成分中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部分,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与出穗促进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早稻和中稻、中稻和晚稻、早稻和晚稻3种情况下,第5节间长度变化和出穗促进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52和0.49,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3和0.36,也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第五节间长度容易受光温条件的影响,是生态响应变化的重要指标,越是敏感的材料响应越大,适应性越差。因此,不同环境条件下第五节间长度可用作判断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的响应指标。  相似文献   

20.
航天搭载材料及诱变后代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阳县以生产优质大米而闻名,太空搭载诱变水稻育种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以培育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为目的,通过对前后2次水稻的搭载材料和诱变后代的选择,要求米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且食味品质好,抗当地易发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穗颈瘟,产量超过450kg/667m2;根据育种目标,选育出5个新品系和11个新的种质资源,并探索出太空诱变后代的遗传变异规律,对以后的诱变育种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