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落叶松切(截)根苗即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后或翌年春季苗木未萌动前,对1a生留床苗用切(截)根机从苗木根部15cm处切(截)断,从而促进了苗木茎部的粗生长和根系的大量增生,形成了“矮胖子、大胡子”式的优质健壮苗木。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5%~20%。  相似文献   

2.
夏季截梢能促进刺槐苗木地径和振系生长,增加合格苗产量。方法是8月中、下旬在苗高130~160cm处截去苗梢或是对大苗及部分中苗轻截顶梢15~20cm(截梢株率30%~55%),这样能增加合格苗产量12%~19%。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的问题为小叶杨的年生长规律和矿质肥料的三要素,追肥时期,追肥方法对小叶杨二年生播种苗的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是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与土培试验结合进行的,并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及植物生物指标的测定。本文主要内容:(1)小叶杨苗木的年生长,根据苗木高生长的形态表现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等四个时期,苗木的高生长与地际直径生长,根系生长是交替进行的;高生长停止期在先,直径与根系生长停止期在后;(2)肥料三要素(氮,磷,钾)加速了苗木的生长,促进苗木体内的氮,磷和糖含量的积累,加强了光合作用与叶绿素的合成能力,使Ⅰ,Ⅱ级苗木的产量比不施肥的提高15-37%,也提高了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第二年的生长量,在氮、磷、钾中以氮促进生长的作用最大,缺氮的苗木生长不佳,I,Ⅱ级苗的产量比施N,P,K的苗木低22%,磷肥效果次之,钾对生长的作用最小;(3)追肥时期对苗木质量有影响,氮,磷,钾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施入的效果以幼苗期的早期追肥的苗木质量好,I,Ⅱ级苗木的产量比不追肥的高37%,比中期追肥的高15%,(4)相同的肥料和用量,以土壤追肥及土壤加根外追肥的效果最好,I,Ⅱ级苗的产量比不追肥的增产36-38%,而只用根外追肥的效果比不追肥的增产29%。  相似文献   

4.
夏季截梢能促进刺槐苗木地住和根系生长,增加合格苗产量。方法是8月中,下旬在苗高130~160cm处截击苗梢或是对大苗及部分中苗轻截顶梢15~20cm(截梢株率30%~55%).这样能增加合格苗产量12%~19%。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芽苗移栽根菌根化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松林砍伐迹地上或贫瘠的地区应用芽苗移栽截根接种Pt菌剂能有效促进苗木的生长,苗高提高了6.25%-21.2%,地径提高了6.67%-20%、侧根总数提高了100%-110%、菌根感染率提高了18.8%-110%。在松林砍伐迹地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Pt菌剂与乡土菌根菌对Pt菌有一定的换制作用,接种苗木的菌根感染率有所下降,对苗木的生长作用不明显。截根接种Pt菌剂及截根未接种的苗木冬季的苗高生长情况可以看出,该技术能有效促进苗木的木质化。  相似文献   

6.
松树截根菌根化育苗和造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苗木根系分泌物能促进菌根真菌萌发和生长的原理,结合我国林业育苗的特点,提出了松树幼苗截根与人工接种菌根真菌结合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截根菌根化育苗在促进根系发育和菌根形成,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生物量、苗木质量和产苗量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苗木的侧根数、侧根总长、苗木菌根化率、吸收根菌根化率、苗高、地径、鲜重、干重分别提高20.0%~960.0%、56.2%~389.5%、0.0%~400.0%、56.2%~1792.0%、22.3%~179.3%、31.2%~253.8%、33.3%~918.2%和21.8%~740.0%,苗木成活率和Ⅰ级苗分别提高9.0%~22.1%和49.3%~150.0%,Ⅱ、Ⅲ级苗和等外苗分别降低40.6%~77.3%、61.6%~88.5%和82.5%~100.0%。利用截根菌根化苗木造林,提高成活保存率5.5%~46.0%,并促进幼树生长,树高、地径和材积指数分别增加13.0%~56.4%、25.5%~61.7%和87.8%~450.0%。效益分析证明,截根菌根化育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苗期可定量计算的增收(节支)总额可达44662元/hm2。  相似文献   

7.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能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苗木生长好,质量高,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一级苗出苗率达95%。  相似文献   

8.
毛白杨苗木不同强度截梢造林效果分析姜岳忠(山东省林科所,济南250014)毛白杨是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是幼林时期往往出现顶梢生长不明显、枝杈横生、树干弯曲等现象,不仅延长成材年限,而且降低木材质量。为此,我们进行了毛白杨苗木不同强度截...  相似文献   

9.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能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苗木生长好,质量高,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一级苗出苗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杨国宗 《中国林业》2008,(19):62-62
育苗地管理与苗木保护工作是从幼苗出土后开始,贯穿苗木硬化及越冬期间等全部生产过程。如土壤管理(灌溉、施肥、中耕、除草)及苗木的管护与保护(间苗、截根、遮荫、防治病虫害、越冬的保护和防霜冻)等。根据苗木生长的需要,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育苗生产稳步发展,满足林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降香黄檀引种造林,其育苗方法分为播种育苗和侧枝扦插育苗。播种培育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切根造林,侧枝扦插繁殖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造林。在黄红壤地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且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2.
罗盛健 《防护林科技》2006,(4):22-23,37
通过对湿地松不同切根处理、不同深度切根的育苗及其切根苗造林等试验,探讨幼苗切根对苗木质量、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湿地松育苗采取芽苗截根移栽,8月底苗期切主根和侧根,切根深度9~11 cm,苗木质量最优,造林成活率可达98.7%,幼林生长各项指标表现最好,并提前郁闭成林,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应用不同剂量的果尔(GOAL)在杉苗于播后苗前、苗期,松苗(芽苗切根移栽)苗期的除草试验,认为杉木育苗于播后出苗前商品用量为750ml/hm2,除草效果可达98%,苗木出土不受影响。苗期商品用量为600~750ml/hm2,除草效果可达95%以上。松类育苗苗期商品用量为900ml/hm2,除草效果可达95%以上。杉松苗期施用果尔对苗木生长无不良影响,与人工除草相比,降低费用89.3%。  相似文献   

14.
苗木切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准培育的理念已经渗入到森林培育的各个环节。切根作为干扰根系最为重要的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切根可以划分为芽苗切根、苗期切根和起苗后切根等3种类型,把平截、扭根、侧方修根、盒式修根等称为苗期切根,是狭义切根范畴。结合苗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造林效果,综述每一类型的切根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影响。以辐射松为代表的主根发达树种,通过芽苗切根、苗期的平截和扭根,抑制根系顶端优势,从而降低苗木高生长,促进侧根发育,形成发达、紧凑的根系,调整苗木地上和地下比例,最终提高苗木造林效果。以花旗松为代表的慢生常绿树种,侧根较为发达,切根效果不一。苗木平截和扭根后,内源激素、矿质营养、碳水化合物、水分等均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何影响苗木质量的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种子分级播种,控制苗木密度,生长期切根与剪顶等综合性的试验研究,使马尾松大田苗达到了优质苗的质量指标:(1)每公顷产优质苗100-120万株,I级苗率达80%以上;(2)苗木茎干粗壮,高径比为60-70;(3)苗木根系发达,冠根比为4-5,(4)苗木须根数量多,菌根感染率高,在相同的田间管理条件下,所采用的4项技术措施,对培育大田优势苗各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切根技术尤为突出,切根苗的高径比  相似文献   

16.
在江西景德镇和安徽泾县布置了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生长后期切和截顶试验,研究其对苗木形态和造林表现的效应及其例题应用制度。两年的结果表明,切根苗的高、径及主根形态指标均低于未切根苗,而侧须根系增加,早切根多次切根处理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截顶苗造林试验初报黄金炼叶富华宋驰高(德兴市林业局银山林场银城分场334200)关键词:马尾松截顶造林按照市林业局项目办安排,我们在银山林场银城分场白米洲林班进行了浪水马尾松苗木截顶造林试验。松苗在圃地截顶后,可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对苗木施行切根,对提高苗木质量的效应是十分明显的,通过切根,苗木茎干粗壮,根系发达,高径比与冠根比达到优质苗的比值,苗木须根数量多,菌根感染率高,优质苗率达80%以上,为了尽快地推广,应用切根技术,同时还研制了手工操作苗木切根铲,该铲经过近两年生产应用验证,实用性强,效果好,适于松苗切根。  相似文献   

19.
栾凤燕 《林业科技》1998,23(3):48-49
4HQ-140型横动式苗木切根机栾凤燕张志刚(牡丹江林业学校1概述苗木留床切根主要是将苗木适时切根,促进须根生长,提高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根据林业生产实际的需要,成功地研制了4HQ-140型横动式苗木切根机。该机刀片在水平方向高速横动切割,产生划锯切...  相似文献   

20.
对正常培育情况下的台湾桤木播种育苗苗木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株行距(单位面积株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单位面积苗木株数与苗高生长、地径生长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要使苗木平均高度达80cm以上、平均地径0.8cm以上,则保留苗木株数应小于33株/m^2,即保留苗木(苗木实际占有面积按65%计算)株数应小于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