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庆县低海拔地区菜-稻-菜高效栽培模式的作物产量和产值高,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可提高土壤肥力并减少病虫害发生,对稳定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户收入具有积极作用。为番茄-水稻-白菜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总结该模式下番茄、水稻、白菜栽培各主要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香椿-大蒜-早玉米-蒜苗-洋葱"二年五熟栽培模式的适应地区、规格及五种作物的栽培技术要点,通过数据说明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修文县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通过5年生产实践,摸索总结出棒豆-黄瓜-白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各茬蔬菜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淮北地区秋冬菜-春豌豆-菜用毛豆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模式,该模式合理安排了作物种植茬口,既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又有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效益。该种植模式简便易学,在地少人多的地区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麦-越冬蔬菜-西瓜-豆角间套作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模式,该模式在保证小麦产量基本不减的前提下,既合理的安排了作物茬口,又有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该种植模式简便易操作,在地少人多的地区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瓜-晚稻-芹菜创新种植模式是一种水旱轮作的设施高效栽培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总结了该种植模式中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海门市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总结了"冬菜-马铃薯/春玉米/秋季青玉米+秋刀豆"一年五熟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现对该模式中各种作物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贝母-春玉米-甘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母-春玉米-甘薯是药材与粮食作物间套种植的栽培模式,缙云县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又可克服高效药材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实现钱粮双丰收。总结了该种植模式的生产条件、布局安排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温室栽培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按照本地区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条件的实际不断探索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番茄-冬瓜-青蒜-茼蒿”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践证明,采用番茄-冬瓜-青蒜-茼蒿四种蔬菜的高效立体套种模式.每公顷可产番茄52500kg、冬瓜45000kg、青蒜24000kg、茼蒿11250kg,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三明市是福建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但全市人多地少,郊区耕地面积更少,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科学合理安排茬口,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三明市农业局在总结农民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摸索出一些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如梅列区陈大镇渔溪村的千亩毛豆—水稻—芥菜三熟制种植田,既充分利用了有限土地、温光资源,增加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又通过粮经作物水旱轮作,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有利于各季作物的高产稳产及品质的提高。本文分析了豆—稻—菜种植模…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茭白-水芹菜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稳定和发展缙云地区经济作物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区域特色,根据示范种植试验与实践经验,介绍了茭白-水芹菜高效栽培模式及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西瓜+玉米+白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省黄平县是贵州西瓜主产区之一,长期以来西瓜生产以一年一茬和二茬栽培模式为主。为稳定西瓜生产,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贵州省黄平县经作站于2004~2006年进行了西瓜高效栽培模式的生产试验,总结了马铃薯-西瓜 玉米(“-”为轮作,“ ”为套种)栽培模式,此栽培模式通过不同作物间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黑龙江地区热量资源显著增加。从生态适宜度的角度分析了黑龙江地区改一熟制为大麦-荞麦二熟制的可行性。首先基于作物生育期特点及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温度、降水、日照和生态适宜度模型计算适宜度值,并通过生态适宜度与相对气象产量的相关分析确定作物减产临界值,以减产率为0、15%和30%作为作物适宜度划分阈值,进一步利用ArcGIS进行栅格叠加产生大麦-荞麦二熟制生态适宜度分布图,发现黑龙江部分地区已具备发展二熟制的生态条件。大麦-荞麦二熟制与传统种植模式对比,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即使灌溉一次仍有一定优势;最后从经济效益和劳动力需求两方面分析大麦-荞麦社会效益,表明大麦-荞麦模式具有较高推广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烤烟、超级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有利于作物健身栽培,减轻病虫危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农田经济效益,获取粮经双丰收。通过对武平县烤烟、超级稻栽培模式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烤烟、超级稻水旱轮作模式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尤金华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9):1549-1550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创新农业种植结构,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该地区主要旱粮作物大豆、玉米、番薯为材料,研究3种作物周年间作套种新模式。结果显示,春大豆-夏番薯-秋玉米、春玉米-夏番薯-秋大豆这2 种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年三熟,且具有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望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够集约化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增加大豆的受光面积,既能实现作物带间轮作,又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是不同作物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为做好兴安盟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经过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总结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期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本区通过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马铃薯∥豆角-大蒜立体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栽培模式在本区推广面积已达5000多亩。该模式下亩净产值达6200元,比传统单一的种植玉米或者小麦模式增收5000元,已成为本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花椒不同间作模式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调查花椒与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燕麦、蚕豆、马铃薯等不同作物的间作模式,分析在不同间作条件下花椒和各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花椒黑胫病发生状况,总结出既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又有利于减轻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可选择大豆、蚕豆、油菜、马铃薯、小麦作为间种作物,要进行轮作换茬,且灌水次数宜少不宜多,才能达到提高椒园经济效益、减少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效果。  相似文献   

19.
席草-晚稻模式是浙江省苍南县席草栽培地区水田主要采用的种植模式,其经济效益显著,2018年该模式的净产值比稻-稻种植模式增加52 875元/hm~2。为促进席草-晚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精细整地、适时移栽、肥水促控、适时挂网、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割等环节总结了席草栽培技术要点,并从选择良种、适期播栽、科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总结了晚稻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为贵阳市合理利用连栋大棚,提高连栋大棚蔬菜产出,增加经济效益,介绍了贵阳市连栋大棚香葱-蒜苗-香葱-西兰花1年4茬高效栽培模式的产量效益、茬口安排和各茬蔬菜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