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经济昆虫,是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有益生物之一。简要阐述了农药对家蚕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农药对蜜蜂、鸟类、家蚕、鱼类、水蚤、藻类、蚯蚓等多种环境生物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并就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与我国农药登记管理情况作了阐述。阐明了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在农药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浸叶法试验就三唑磷等3种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三唑磷和毒死蜱处理后24 h对家蚕均表现高毒,而氟虫腈表现中毒,但处理后48、72和96 h,均表现出高毒;3种农药处理后24 h内对家蚕的毒性是最大的,而处理后48、72和96 h之内这3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以处理后24 h的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毒死蜱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毒死蜱农药对蜜蜂、家蚕、鱼类、鸟类、赤眼蜂、蛙类、蚯蚓、土壤微生物8种环境生物的毒性并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毒死蜱对蜜蜂、家蚕、鱼类、鸟类、赤眼蜂、蛙类属高毒农药,但对蚯蚓、土壤微生物是安全的.田间使用时,必须严禁药液流入水域,造成对鱼、蛙的危害;必须远离桑园和蜜蜂活动区,防止鸟类和赤眼蜂摄入,以免造成对家蚕、蜜蜂、鸟类和赤眼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家蚕对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家蚕对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家蚕对9种农药都有很强的毒性反应,表现典型的有机磷中毒症状。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极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季节,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6.
采购市场销售的农药,采用食下毒叶法饲养家蚕进行中毒试验,系统观察了药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鱼藤酮、敌百虫、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毒死蜱、敌敌畏、杀虫单、杀虫双、吡虫啉、吡虫.毒死蜱、百草枯、霜脲.锰锌、百菌清等13种农药家蚕食下毒叶后有典型中毒症状,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芐.乙、草甘膦铵盐、烟嘧磺隆.二甲四氯钠、苏云金杆菌对家蚕的风险性较低;家蚕急性中毒主要特征有吐液、头胸摆动、身体扭曲呈"C"或"s"形、静卧等。  相似文献   

7.
广西林用白僵菌生物农药对家蚕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美宁  朱方容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131-1133
为探讨广西森林防虫使用的白僵菌农药对家蚕的致病性,以南宁市林用白僵菌农药及环江爱山林场试验站生产的白僵菌农药对家蚕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以南宁市林用白僵菌农药感染二龄起家蚕时,家蚕白僵菌病发病率随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3.00×108个孢子/mL时,发病率达100.00%,其LC50为6.00×106个孢子/mL;以2.40×107个孢子/mL的环江爱山林场试验站生产的白僵菌农药感染二龄起家蚕,发病率亦高达100.00%;而在五龄第5 d蚕体表撒白僵菌农药,家蚕虽能正常摄食、熟蚕、上蔟结茧,但上蔟7 d后全部僵死在茧中,未能化蛹。可见,广西林用白僵菌生物农药对家蚕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四种农药的毒性,结果表明,甲基异柳磷、嘧啶氧磷具有胃毒、触杀和一定的熏蒸毒性;单甲脒对家蚕具有回避和拒食作用,克草胺乳油制剂有回避作用。对家蚕的毒性:甲基异柳磷、嘧啶氧磷属高毒农药;单甲脒、克革胺毒性较低,对家蚕为安全农药。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这两个方面。近年来业内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基因农作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大型动物在医药、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安全评估,而对于具有重要科研与经济价值的农业昆虫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报道则较为有限,而且农业部至今未有转基因昆虫安全性评估的先例。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农业经济昆虫,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基础遗传学发展和推动蚕丝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自2000年第一例转基因家蚕建立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蚕基因功能鉴定的基础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应用研究领域,但转基因家蚕的安全性问题却成了限制转基因家蚕实用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对促进转基因家蚕安全性评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基于条件基因打靶的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研究现状,讨论了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转基因动物特别是农业转基因昆虫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嘧霉胺对环境生物毒性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嘧霉胺农药对6种有代表性的非靶生物蜜蜂、鹌鹑、家蚕、斑马鱼、泽蛙、蚯蚓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嘧霉胺对蜜蜂接触LD50(48 h)>100μg/蜂,经口LC50(48 h)>1333 mg/L,对雌、雄鹌鹑LC50(7 d)>1000 mg/kg,对家蚕、斑马鱼、泽蛙的LC50(96 h)分别为727、25.1、27.7 mg/L,对蚯蚓LC50(14 d)为206 mg/kg干土。该农药对蜜蜂、鹌鹑、家蚕、斑马鱼、泽蛙、蚯蚓毒性均为低毒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和四氯虫酰胺两种新型双酰胺类农药对家蚕与鲤鱼的毒性,特开展此次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双酰胺类农药对二龄家蚕毒性均属于中毒,在应用桑园害虫防治中该农药毒性残留相对其他农药较低;对鲤鱼的急性毒性均属于低毒,同其他农药相比毒性更低,能有效减轻农田周边水中农药残留的污染。 四氯虫酰胺相比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更强且对鲤鱼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家蚕是鳞翅目昆虫.随着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不少养蚕区经常发生家蚕中毒现象,尤其是夏秋季节中毒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桑蚕生产.因此,应加强预防,以避免和及早挽回经济损失. 家蚕农药中毒症状 1.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敌敌畏、杀螟松、磷胺、辛硫磷等多种.它们对蚕有胃毒、触杀、熏蒸等毒害作用.蚕接触到这类农药,会出现头胸突出,胸部特别膨大,尾部瘦小,部分蚕脱肛,排不正常形粪粒,吐胃液而死.  相似文献   

13.
李世龙 《新农业》2009,(5):51-52
一、不同农药种类对家蚕的毒性 1.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这种类型的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依品种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如甲基对硫磷、敌百虫、久效磷、西维因等对家蚕毒性强,对硫磷、杀螟硫磷等残毒期长,而敌敌畏、  相似文献   

14.
保幼激素类农药会造成家蚕(Bombyx mori)慢性中毒,使蚕种繁育蒙受经济损失.为了解桑园喷水能否降低保幼激素类农药对原种繁育的影响.从原原种出库开始至上蔟结束,每天下午对桑树喷水30 min,以喷湿全株、桑叶全部向下滴水为宜.收蚁后,采摘喷水桑叶饲喂的12个品系的原原种,调查饲喂喷水桑叶对家蚕体重、龄期经过、结茧...  相似文献   

15.
家蚕农药中毒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氮农药中毒、菊酯类农药中毒等常见家蚕农药中毒的症状,介绍了家蚕农药中毒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以期为家蚕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植物油、二甲苯为溶剂配制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EC的安全性。[方法]分别试验以二甲苯、精制松树油和棕榈油混合油、精制松树油、棕榈油为溶剂配制的1%甲维盐EC,对斑马鱼、鹌鹑、意大利成年工蜂和家蚕的毒性。[结果]与二甲苯配制的1%甲维盐EC相比,棕榈油配制的1%甲维盐对斑马鱼的安全性有所提高;3种植物油配制的1%甲维盐EC提高了对鹌鹑的安全性;精制松树油和棕榈油混合油配制的1%甲维盐EC提高了对蜜蜂的安全性;棕榈油、精制松树油分别配制的1%甲维盐EC提高了对家蚕的安全性。[结论]该研究为以植物油为溶剂的新型农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4种农药对蜜蜂和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丙溴磷和残杀威对有益生物蜜蜂和家蚕的胃毒、触杀和熏蒸毒性。结果表明 :4种农药的 3种毒性高低存在较大差别 ;综合分析 4种农药对蜜蜂和家蚕均为胃毒毒性相对较高 ,熏蒸毒性相对较低。因此 ,应避免在植物的花期和桑园使用这 4种农药。  相似文献   

18.
抗家蚕NPV免疫卵黄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用离心法进行分离和提纯,用纯化的NPV病毒粒子与福氏完全佐剂混合作为抗原注射免疫用母鸡,获得免疫卵黄抗体,用玻片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定其效价最高为1:320.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养蚕安全性及预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卵黄抗体在家蚕上使用安全,并且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有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H2O2光降解动力学机理及其降解液的毒性. 结果表明,光照对H2O2降解农药有显著影响,农药降解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 有机磷农药的H2O2光催化降解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其反应速率常数(k)随农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半衰期(t0.5)延长. 用生测法测定降解液残留物的毒性发现,H2O2光催化降解农药是降毒降解的. 10 μg/mL甲胺磷、10 μg/mL毒死蜱、100 μg/mL久效磷的H2O2光催化降解初始反应液处理家蚕Bombyx mori 2龄幼虫的24 h死亡率分别为60%、100%、100%,而12 h降解液的死亡率均小于5%.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生物测定所得结果与家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化学杀虫剂在农、林业生产和生活上广泛应用,在给害虫防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有利经济昆虫(如家蚕、蜜蜂等)、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也造成大量农林、卫生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使得农药的使用浓度越来越高,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昆虫的抗药性越来越成为多学科的研究热点.脂肪体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物质存储和中间代谢组织,在昆虫对农药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昆虫脂肪体对农药的代谢机制,对于保护经济昆虫和防治农林害虫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昆虫脂肪体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了解昆虫脂肪体对有机磷农药及杀虫剂的代谢机制,为经济昆虫、天敌昆虫的保护及新型环境友好农药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