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所自五十年代以来,在研究水仙、佛手、政和大白茶等不孕性品种栽培利用的同时,对野生茶树和奇曲、筲绮等稀有品种亦进行了观察研究,取得初步研究资料与成果。筲绮种,虽早已被茶树育种工作者所熟悉,但早期对其形态特征与遗传性状还缺乏研究资料。为此,本文根据已有研究资料,着重对筲绮变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其突变型的遗传性状进行介绍与初步分析,目的在于揭示筲绮种某些突变形状(如双芽、三芽与多芽型以及双叶、三叶型等)的遗传变异情况,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讨论 1.对筲绮种突变型遗传性状的初步分析根据上述研究资料证明:筲绮种的各种变态性状都是有相互联系的,是有连续性的,能代代相传的,是由某种特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的突变型性状,它与常态型性状,既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甘蔗与斑割(斑茅割手密)复合体杂交后代F_1材料的染色体核型构成和遗传行为,为有效利用甘蔗野生种质提供细胞遗传学的理论依据。采用甘蔗根尖细胞酶解去壁低渗法分别对3个不同甘蔗品种(系)与斑割复合体GXAS07-6-1的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和后代材料染色体数目在不同细胞中不恒定,染色体变幅为6~11条。粤糖93-159与GXAS07-6-1的F1材料GXASF108-1-1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4=91 m+3 sm;桂糖01-53与GXAS07-6-1的F_1材料GXASF108-2-2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8=88 m+10 sm(1SAT);桂糖02-761与GXAS07-6-1的F_1材料GXASF108-3-7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2=87m+5 sm;3个F1材料的核型均为2B型。推断甘蔗与斑割复合体杂交亲子间的染色体基本按"n+n"方式传递,同时可能存在部分染色体加倍现象,它们的杂种F_1核型均为较原始的染色体2B类型。  相似文献   

4.
新疆杂草黑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新疆杂草黑麦的种质鉴定、起源分析、良种培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分析了3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和1个栽培黑麦品种的核型并比较他们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四种黑麦材料的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4,不同材料之间染色体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4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2m+ 2sm,除第7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70%,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14的核型公式为2n=2x=14=8m+ 6sm(2sat),除第5、6、7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其第7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88%,核型类型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60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4m(2sat),其全部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第3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47%,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栽培黑麦材料H36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 4sm,除第5、6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20%,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均带有1对随体。核型类型均为对称型2A型。染色体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染色体长度比变幅为1.60~1.91,平均臂比为1.33~1.52,不对称指数介于56.08%~58.85%之间。以核型不对称性评定参试材料进化程度,塔巴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高,夏鲁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低;核型特征聚类将8份材料分为3组。进化和聚类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进化速度较慢,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白菜型油菜北方小油菜冬、春不同生态型3个品种的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皆为2n=20,相对长度最短为6.74%(门源油菜),最长为15.77%(关中油菜)。染色体核型公式为代2n=20=12m+6sm+25t(2SAT)。3个品种冬、春生态型间的染色体臂比总数、着丝粒指数、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及染色体组长度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7.
2个辣椒栽培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一年生辣椒与中国辣椒各3个品种(系)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3个一年生辣椒品种"05Ca58M"、"05Ca60M"和"5860"的核型分类均为"2A"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但它们的核型公式不同,"05Ca58M"的核型公式为22 m 2 sm,"05Ca60M"的核型公式为20 m 4 sm,而"5860"的核型公式为20 m 2 sm 2 st.3个中国辣椒品种(品系)的核型分类也都为"2A"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它们的核型公式也各不相同:03YB03为22 m 2 st; 05YBll为20 m 4 sm;03YB03×05YBll为22 m 2sm.  相似文献   

8.
肖瑞芝 《中国麻作》1986,(3):1-4,F003
本文研究圆果种黄麻品种不同形态特征与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带型的关系。实验表明,供试圆果种黄麻不同品种的体细胞染色体2n=14,具有一对随体染色体。染色体核型均为中部着丝点。主要带型是着丝点带(即c带)、全带(即w带)。有腋芽品种的随体位于第四对染色体上,无腋芽品种的随体位于第二对染色体上。随体的大小,以红茎、红叶柄品种的随体大,绿茎、绿叶柄品种的随体小,  相似文献   

9.
木薯4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华南8号、9号、10号、11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新选育推广的新品种。利用去壁低渗法研究华南8号、9号、10号、11号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均为2n=36,其中华南8号的核型公式为2n=36=30m(4SAT)+6sm(2SAT),华南9号的核型公式为2n=36=30m(6SAT)+6sm,华南10号的核型公式为2n=36=32m+4sm,华南11号的核型公式为2n=36=34m(2SAT)+2sm,其中华南8号、9号和10号的核型类型为1A型,华南11号的核型类型为1B型。该研究可为木薯育种、种质资源鉴定及基因定位等方面提供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邦崴大茶树等5个大叶茶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斌  陈国本 《茶叶科学》1996,16(2):119-124
对中国云南邦崴大茶树、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缅甸掸部大叶种、越南大叶种等5个大叶茶树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5个茶树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30),但存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特别是在越南大叶品种中首次发现了一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1条的细胞。这5个品种均为2A型核型,其核型对称性的大小顺序为:邦崴大叶茶树→阿萨姆种→云南大叶种、越南大叶种→掸部大叶种。根据核型分析结果,认为这5个大叶茶间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和共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不同大豆品系(种)鼓粒期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系(种)的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和籽粒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大豆籽粒产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668),而与叶片转化酶活性之间表现负相关,但不显著(r=-0.1733)。本研究筛选出两个高光效高产大豆品系9702和9208-5,它们的净光合速率比早熟18号高光效对照品种分别提高11.29%和19.2%,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3.49%和26.25%。  相似文献   

12.
茶树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制样法分析了18个茶树品种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茶树染色体以 X=15为基数,一般为二倍体,但也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细胞。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组型不尽相同,其主要核型为2n=2x=30=18m+6sm+2sm~(sat)+4st~(sat)和2n=2x=30=18m+6sm+4sm~(sat)+2st~(sat)。根据组型分析结果,认为茶树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其品种间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乔木型、大叶品种核型的对称性较高,是进化上较原始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给二棱啤酒大麦品种籽粒性状的改良和优质啤酒大麦原料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10个二棱大麦品种(系)粒长、粒宽、粒厚及千粒重4个籽粒性状在品种(系)及试点间的差异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麦粒长、粒厚及千粒重在品种(系)及地点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粒宽在品种(系)及地点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粒厚在地点间的差异(F=25.02**)显著大于品种(系)间的差异(F=3.69**),千粒重在地点间的差异(F=340.74**)亦显著大于品种(系)间的差异(F=26.30**);品种(系)与地点互作对大麦千粒重的影响极显著;千粒重在品种(系)间的显著差异大于其余3个性状.(2)扬州和南通的粒长显著大于连云港点;连云港和南通的粒厚显著大于扬州点;千粒重在3试点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以南通最高,连云港次之,扬州最低.(3)除籽粒厚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11**)外,其余各籽粒大小性状间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密度和播种期对苏啤4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施氮量以及密度对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4号的产量形成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10月24日和10月30日两期播种为适期播种,其产量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每个产量构成因素各自与产量都成密切正相关,其中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3)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4号在盐城地区的播种期为10月24-30日,在施氮量为纯氮210 kg/hm2、基本苗为240万/hm2左右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大麦开颖性状的遗传规律,以5个开颖品种(系)(黄长芒大麦、沪1154、1430R、99-7122、扬0187)和1个闭颖品种(91单2)为亲本,采用6^2完全双列设计,配制杂种F1.开花期利用图象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测量亲本及杂种F1的开颖角度,并对所测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同时计算公共亲本的系列方差Vr和系列协方差Wr,以测验开颖性状的遗传模型.推断其显(隐)性基因频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亲本间和杂种间的F值分别为237.71^**和162.48^**,表明开颖角度在亲本间和杂种间的差异均这到极显著水平;(2)Wr依Vr的回归方程为Wr=4,5128+0.8968Vr,r=0+9339^**,回归系数与0的差异(t=5.23^**,df=4)达到极显著水平,与1的差异(t=-0.60,df=4)不显著,即开颖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回归截距与0的差异(t=0.86,df=4)也不显著,即开颖性状的遗传属完全显性类型;加性、显性和环境方差的估计数依次为45.922、20.321和1.210,说明加性遗传方差比非加性遗传方差更重要;开颖显性方向和程度随亲本和组合而有所不同,平均而言.开颖性状是减效基因表现为显性,即闭颖对开颖表现为显性;(3)15对正反交杂种F1中有3对的开颖角度存在正反交差异,表明大麦开颖性状有时还受到细胞质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Viking potato variety was found to possess the highest activities for polyphenol oxidase and peroxidase, among the five varieties tested. The Norland and Pontiac varieties possessed the lowest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y. There was a direc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peroxidase activity (r = 0.66).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potassium was shown to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determining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y in the tubers (p = 0.025), appearing in interactions with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variety.  相似文献   

17.
航芝1号芝麻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航芝1号(原品系名AE0809936)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芝麻新品种。2001-2002连续两年参加全国芝麻区试,平均产量l288.8kg/hm^2,居第一位,比豫芝4号(CK1)增产11.82%,比地方对照(CK2)增产10.30%,增产点次占96%;粗脂肪平均含量56.20%,粗蛋白质平均含量20.23%;茎点枯病平均发病率14.16%,病情指数5.53,均居参试品种最低。生产试验4省8个试点平均产量l110.45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21.12%,全部试点增产。该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粒大色白商品性好,是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于一体的芝麻新品种。根据本品种特性提出了该品种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Determination of the sporophytic ploidy of numerous individuals by chromosome counting is a difficult and time consuming necessity for many genetic and taxonomic research problems. The potential for microscopic pollen diameter measurement as a fast, easy and reliable alternative method for estimating sporophytic ploidy was investigated. Contrary to popular assumptions, die diameters of large, well-stained pollen grains from plants of the same ploidy were shown to be quite consistent among a wide variety of tuber-bearingSolanum (potato) species, fitting remarkably well with expectations based on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loidy and pollen grain volume (r = 0.97). Seventy-six ploidy predictions on a total of 83 coded samples were correct (92%). Although it is not effective in distinguishing 4x and 6x sporophytes, microscopic pollen diameter measurement is a very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 by which to distinguish 2x from 4x or 6x sporophytes.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参加2010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试的13个花生品种进行综合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泉花551和参考品种间的关联度最大(r1=0.7838),其次是航花2号(r2=0.7098),汕油250第三(r4=0.6934),闽花9号第四(r3=0.6933),莆花23第五(r6=0.6...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昌宁大叶茶和腾冲大叶茶的染色体数目都是2n=30。15对同源染色体中,有11对m型染色体和4对sm型染色体,没有发现具随体的染色体。根据Levan等的分类体制鉴定,这2个品种的核型为2n=22m 8sm,属于Stebbirs核型分类的1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