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3.0T MRI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确定具有最佳诊断效能b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患者48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各24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扫描序列(T1WI、T2WI)和多b值DWI检查(b值=0、800、1000、1500、2000、2500s/mm2)。比较不同b值时前列腺良恶性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b值DWI联合常规扫描序列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无论b值大小前列腺良恶性组织平均ADC值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小部分重叠。随着b值增大,两者ADC值重叠范围会逐渐减小。当b值为2000s/mm2时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准确性明显大于其他b值。结论:3.0T MRI高b值(b1000s/mm2)DWI有助于对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尤其b值为2000s/mm2具有最佳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ive anonal inj ury, DAI)是由于脑白质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引起轴索弥漫性水肿、撕裂及周围小血管的断裂的一种严重创伤性脑病。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明显影响预后,是临床医生研究的热点及重点[1]。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判断损伤程度及预后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能够量化分析 DAI损伤程度及范围,是目前活体观察 DAI损伤最敏感的方法,对DA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现就30 T功能磁共振成像对 DAI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DTT)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健康人和129例临床综合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常规序列MRI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重建分析弥散张量纤维束,比较正常组和颈椎病组同一水平ADC值、FA值测量结果。结果患者DTI图显示为正常蓝色的颈髓内出现小片状浅绿色异常信号(86.6%),或绿色异常信号(13.4%),测量结果显示颈椎病组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组,FA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可清晰、直观地观察到白质纤维束的异常表现,表现为受压32例(58.2%)、移位13例(23.6%),伴或不伴纤维束的中断5例(9%)。结论 DTI和DTT对评估颈椎病脊髓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常规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113例ⅠB1至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术前MRI常规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或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94例(83.2%)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无淋巴结转移,19例(16.8%)有淋巴结转移.MRI常规及弥散加权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和探讨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收录2010年7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且脑出血患者12例为实验组和选择性别、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例做为对照研究.分别进行DTI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DTI数据采用t检验;各个时间点数据之间的两两比较用LSD方差分析法.结果 所有实验组患者在DTI的FA图上,同侧病灶锥体束平面上,均可见信号减弱.FA值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明显减少(P<0.01),而MD值却无明显变化.结论 DTI不仅可以以可见的图像清楚地显示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还可以用数据的形式精确量化这种损害的程度,并发现继发性损害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有可能阻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在血清AFP阴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肝细胞癌患者,根据血清AFP测定结果将其分为血清AFP阴性肝细胞癌组(血清AFP20μg·L~(-1))40例及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组(血清AFP≥20μg·L~(-1))60例,比较2组常规MRI征象(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坏死信号、病灶内伴发出血、病灶伴发转移、血管受侵)、增强MRI征象(快进快出、快进缓出、缓进缓出)、三期增强信号值差值(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多b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应表观弥散系数(50、100、200、400、600、800 s/mm~2)、病理分化结果(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结果血清AFP阴性肝细胞癌组常规MRI征象占比均小于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增强MRI征象相比较,缓进缓出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阴性肝细胞癌组快进快出占比小于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组,快进缓出占比大于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三期增强信号值差值相比较,动脉期数值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阴性肝细胞癌组门脉期、延迟期均大于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多b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应表观弥散系数随着b值的增加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阴性肝细胞癌组均大于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理分化结果相比较,中分化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阴性肝细胞癌组高分化占比大于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组,低分化占比小于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清AFP阴性肝细胞癌诊断中多模态MRI应用效果较好,可为鉴别血清AFP阴性及血清AFP阳性肝细胞癌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MRI DWI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经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18例和正常者11人,全部做常规MRI扫描(包括横切位T1WI、T2WI、FLAIR、Wats和冠状位B-TFE)后,进行DWI扫描,对比正常胃壁和胃癌的ADC值差异。结果正常人胃壁平均ADC值为(2.5473±0.1706)×10^-3mm^2/s,胃癌的平均ADC值为(1.7632±0.2107)×10^-3mm^2/s(P〈0.01)。在DWI图上胃癌病变呈高信号优于常规MRI序列,但观察解剖细节的显示不如常规MRI。结论MRI DWI和ADC值测量对胃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急性期脑出血在MRI不同序列上的影像特点,并根据各序列的价值建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标准化扫描方案。方法回顾分析54例超急性期脑出血病例的影像资料。统计MRI和CT诊断结果及测得的出血量,分别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做统计学分析。总结超急性期脑出血在MRI各序列上的影像特点。结果超急性期脑出血CT和MRI诊断结果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超急性期脑出血CT和MRI测得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WI和T2*WI对超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对超急性期脑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利用合理的序列组合,MRI可以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站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采用MTT法检测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研究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斑蝥素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且在浓度为1、2.5、5、10、15、20 μmol/L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斑蝥素作用前列腺癌PC-3细胞24、48、72 h的IC50分别为9.91、4.07、1.40 μmol/L.可见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脑转移且已明确肺癌组织学类型的病例.结果:36例中,单发转移10例,多发转移26例;鳞癌19例,腺癌13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3例;36例107个转移灶中,鳞癌71个,腺癌30个,小细胞癌2个,大细胞癌4个;各种病理类型的肺癌脑转移瘤灶中,鳞癌重度水肿比例最高(57.7%),囊性变最多(45.1%),腺癌转移瘤卒中出现率最高(30.0%).结论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脑转移有不同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兔肝癌模型,研究肝癌化疗栓塞后ADC值与MVD相关性.方法肝癌模型为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分为3组,每组6只,为TACE术前组、术后3d组及术后1周组.肿瘤种植3周,常规MR扫描发现病灶,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3组动物分别在TACE术前、术后3d、术后1周进行MR弥散成像.动物在MR成像之后,用过量硫喷妥钠处死,取病理,进行免疫组化,测量MVD值.并对肿瘤中心区、边缘区在TACE前、后3d、1周的MVD与ADC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VD与ADC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r=-0.534,P=0.000,可以认为二者间存在负相关.结论MR弥散成像与病理表现一致,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癌化疗栓塞后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累及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股骨颈,胫骨粗隆.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与磁共振波谱技术,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的价值.方法取一侧脑卒中患者26例,健康志愿者30例.在常规扫描后再进行DTI,MRS扫描,采用NIHSS和BI评分评价患者功能,并定期复查.分析患者梗死病灶、大脑脚ADC值、FA值及MRS的代谢产物数值变化.结果 1)病灶FA值低于正常值,与NIHSS呈正相关,与BI呈负相关.脑干FA值减小,提示神经纤维出现华勒变性;2)病灶NAA下降,低于正常侧,P〈0.01;病灶侧Cr,Cho较正常侧改变不明显,P〉0.05;大脑脚NAA 1个月后降低.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DTI与MRS扫描,能较早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还能判断预后,并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李连军  徐律  杨最素  丁国芳  孙瑜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17-6718,6762
[目的]探讨菲律宾蛤仔酶解多肽抗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对菲律宾蛤仔内脏进行酶解,经超滤截取3 kD以下的多肽,应用MTT法、倒置显微镜观察和AO/EB染色等方法检测其体外抗DU-145细胞的活性。[结果]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肽对DU-145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和AO/EB荧光双染观察到DU-145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论]菲律宾蛤仔3 kD以下的多肽具有抑制DU-145细胞生长,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播散性皮层抑制的猫脑模型,寻找合适的MRI成像平面。方法:雌猫6只,双侧额窦开颅并充填以琼脂糖凝胶,双侧上侧裂回上方开颅,以备注入氯化钾凝胶。MRI检查行垂直相交的高分辨力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研究各方位图像显示脑回的解剖特点,然后分别行静患期、氯化钾刺激期fMRI检查。结果:双侧额窦均充填良好;横断面图像仅能显示嘴尾侧走行脑回的一个断面;矢状面不能显示相邻脑回间的关系;包括双侧上侧裂回和边缘回的冠状面图像既能显示脑回的长轴,又能显示相邻脑回的关系,且能提供对侧大脑半球作为对照。fMRI显示氯化钾刺激区上侧裂回及邻近边缘回脑皮层可见脑功能激活区者5例,并播及到同侧边缘回后部。结论:双侧额窦充填能改善图像质量;上侧裂回是研究播散性皮层抑制最合适的皮层结构;包括双侧上侧裂回和边缘回的冠状面是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播散性皮层抑制的理想成像层面。  相似文献   

18.
MRI诊断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分水岭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分水岭性脑梗死(CWI)的病因与机理、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MRI及临床证实的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CWI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12例的病因中以严重低血压及低血容量为主,MR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T1WI为低,T2WI为高信号,信号均匀,占位不明显,加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CWI病因主要为严重低血压及低血容量。MRI能较早及敏感地显示其变化,其与一些好发于基底节区病变的MRI表现相似,鉴别时须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光学成像监测肿瘤治疗及抗微生物感染的实时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学成像技术与基因标记技术结合的非侵入性在体分子荧光成像实时监测肿瘤治疗和抗微生物感染的过程。方法: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人涎腺癌细胞ACC-M,建立GFP标记肿瘤皮下肿瘤生长治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整体荧光成像的初步研究;同时也进行表达红色荧光蛋白(DsRed2)细菌的腹部感染及治疗模型的光学成像。结果:单克隆ACC-M-GFP细胞稳定高水平表达GFP。2只成瘤裸鼠右上侧皮下肿瘤随时间推移,荧光区域面积逐渐增加,在瘤内注射后荧光区域面积略变小。注射大肠杆菌12h后感染已有扩散发生,36h时荧光扩散至整个腹部,在48h后裸鼠死亡;同时注射卡那霉素者在12h时仅少许扩散,在36h时荧光没有扩散并且荧光强度减弱,在48h后荧光基本上已探测不到,裸鼠存活。结论:光学成像可以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反映肿瘤生长及细菌消长的全过程,因而这两种模型同在体光学成像的结合为研究肿瘤治疗药物和抗生素筛选提供了一种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