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我县大豆播种面积12.9万亩,每亩产量238.6公斤,总产量3.1万吨。同前几年相比,大豆的播种面积、每亩产量、总产量均呈下降趋势,由于大豆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农民投入减少,管理水平降低,造成大豆食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2,(13)
受国外转基因低价大豆的冲击及玉米价格高导致部分农民弃豆种玉米,国内大豆播种面积连年蚕食。2012年大豆第一种植大省黑龙江播种面积4000万亩,比去年减少近1200万亩,比前年减少2470万亩,  相似文献   

3.
五大连池市总播种面积117万亩,其中大豆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1.2%.过去由于因循守旧,耕作粗放,技术不配套等多种因素,造成我市大豆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大豆单产在65kg上下徘徊,70年代到80年代,大豆单产在120kg上下波动,单产比五、六十年代提高55kg.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从90年代我们承担国家农业部大豆高产攻关项目开始,在高油大豆高产技术中主要推广了新的栽培法,使大豆产量达到了170kg,比七、八十年代提高50kg,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夏大豆是泌阳县主要秋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5万亩左右,高峰时达30万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产量及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夺取大豆生产高产优质,现将夏大豆高产生产技术总结如下。1.科学选用品种 要选用适合本地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熟期相对适中的优良大豆品种,当地重点选择中黄13、郑9805、郑90007、驻豆5号、驻豆7号等。  相似文献   

5.
1 播种面积减少、自然灾害严重 ,大豆产量下降近两年由于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缩减。1999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约为774万hm2,比上年下降8 9 % ,产量约为1390万t ,比上年减少8 3 %。其中黑龙江播种面积约为215 6万hm2,比上年减少12 3 % ,大豆产量约为400万t ,比上年减少45万t ,降幅达11 % ;河南大豆产量约为118万t ,增加5 4 % ,山东126万t ,减少7 8 %。2 大豆进口量达历史最高水平 ,出口量也有所增加 ,豆粕进出口均大幅度下降 ,豆油出口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大豆出口基地,每年播种面积1000万亩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的十分之一;总产105万t,年出口大豆在50万t左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然而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病虫害近年来有明避加重趋势,如不进行综合防治,则严重影响产量及效益,现将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豆在内蒙古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年播种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占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总产达90~100万吨,主要分布于自治区的东四盟市,播种面积大于15万亩的旗县有10个。其中,呼伦贝尔市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区大豆面积的64%,产量占全区的62.5%。  相似文献   

8.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的主要产区,每年播种面积150万~200万亩左右,占全区大豆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年总产约23.0万吨.然而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病虫害近年来有明显加重趋势,如果不及时进行综合防治,全盟60万亩无公害大豆生产栽培基地建设项目将难以实现,因此只有下大力气推广、运用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才能完成自治区指定的无公害大豆生产栽培基地建设任务,从而确保种植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达到粮豆作物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富锦市是中国大豆之乡,大豆播种面积200万亩以上。大豆栽培方法垄三栽培法、大垄窄行密植技术、大垄三行穴播技术、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技术等。2005~2006年示范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技术,面积5000亩,平均产量2916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桦南县是农业大县,大豆是播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2007年耕地面积319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在17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被誉为大豆之乡。大豆产量与价格的高低决定当地农民收入水平。一般情况下垧产都在2000公斤左右,为提高大豆的产量,经多年的试验,我们摸索出了适合当地的“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嫩江盛产大豆,素有"北国金珠、大豆之乡"的美誉,大豆播种面积每年都在300多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由于重迎茬面积大,大豆前期表现为根系少、根瘤少、病害多,后期表现严重脱肥,粒小粒瘪,亩产在130-150公斤徘徊(个别年特殊气象条件除外)。我县把推  相似文献   

12.
大豆“八改”栽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大连池市大豆播种面积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1.2%。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我们承担农业部大豆高产攻关项目开始,推广了“八改”栽培法,使大豆产量达到了170kg/亩,比七八十年代提高50kg/亩,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1改常规低产老品种为高油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富锦市大豆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产业,农民有着传统的种植习惯和较高的栽培水平。富锦市位于优质大豆生产优势产业带上,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良,生态条件优越,决定了富锦大豆品质不可复制,是享誉全国的"中国大豆之乡"。富锦每年种植大豆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占整个播种面积的40%左右。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比较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从栽培角度看,大豆落花落荚是当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一、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黑龙江省开创了种植冬小麦的新纪元历史上黑龙江省是春小麦重点产区,最高时每年播种3000多万亩,给北部地区的豆麦轮作提供了条件。近年来,因种植春麦经济效益低,播种面积下降到300多万亩,空出的地多是种大豆,加剧了大豆重迎茬,又造成大豆产量不高,品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历史上黑龙江省不能种植冬小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永城市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现有耕地18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133.86万t,其中夏粮产量80.36万t,秋粮产量53.5万t,居河南省第2位。2015年全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365万亩以上,其中: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79万亩,玉米播种面积85万亩,大豆播种面积75万亩。肥料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物质基础,平衡施肥是培肥地力、平衡土壤养分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聚集了大量大豆加工企业.2008年播种面积5958万亩,产量620.5万吨,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业已成为全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重要产业.截至2008年,全省有大豆加工企业1180户,年加工能力1282万吨;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8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5户,年加工能力910万吨.  相似文献   

17.
创建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为核心,以精准田间管理为基础,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保证,主攻提高大豆单产,改善大豆品质。实现了用80%的大豆播种面积生产出全区95%大豆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克东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农业生产结构中以大豆为主导,每年大豆的播种面积都在100多万亩。大豆的产量及品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和制约克东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结合克东县的实际情况,专门对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并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破解制约花生生产瓶颈,提高花生种植单位面积产量,是当前促进花生增产增效的关键所在,分析出制约花生生产因素,提出破解方法,为全面提高花生品质与产量十分必要。1制约花生产量进一步的因素1.1花生种植面积减少,亩产降低2015年全县花生播种面积40万亩左右,比2010年花生播种面积减少60万亩。主要原因是近几年玉  相似文献   

20.
克东县属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丘陵起伏、漫川漫岗,年有效积温2100-2300℃,年降雨量500~550mm;乌裕尔河和润津河两条河流横贯全境,黑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栽培历史悠久。全县耕地面积142万亩,大豆播种面积每年都在100万亩左右。但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给大豆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针对克东县的具体情况,笔者从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