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给规模化猪场造成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冬春季节,往往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近年来,猪场各种免疫抑制因素普遍存在,包括以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饲养管理等非疾病性的免疫抑制因素,使猪群抵抗力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二型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该种病毒在猪场中传播会导致猪群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影响到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猪群如果感染该种疾病将很难清理,常常给整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和防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它是继猪繁殖呼吸综合征之后的又一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猪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已成为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疫病,其危害程度相当严重,给规模化养猪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现阶段规模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群免疫抑制的作用,采用血清学方法对3个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净化前后的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和比对。结果:猪圆环病毒2型净化前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免疫抗体均未达标;但在猪圆环病毒2型净化后3种疫病的免疫抗体均达标。结论:猪圆环病毒2型是猪场免疫抑制的重要病原,搞好猪场圆环病毒2型净化对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支原体的混合感染,使得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猪副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近年来,由于猪的各种免疫抑制因素普遍存在,包括以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饲养管理等非疾病性免疫抑制因素,使猪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猪场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病是规模猪场的严重疾病,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该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猪的渐进性消瘦症状与病理损伤,也是当前的主要传染病类型,还容易出现免疫抑制,造成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研究其综合防控对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支原体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不同阶段的猪感染后可能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而且容易发生连续感染,增加治疗难度,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文章从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是导致猪免疫抑制的疾病之一,感染此病后猪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或者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引起多重感染[1],本病目前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文章报道了某规模化猪场发生本病后的诊断、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猪圆环病毒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小的一种动物病毒。现已知有两个血清型,即非致病性(Ⅰ型)和致病性(Ⅱ型),其中,致病性猪圆环病毒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猪肾炎皮质综合征、增生坏死性肺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疾病综合征、先天性颤抖、肠炎等疾病和免疫抑制等,都与致病性猪圆环病毒感染有重要关系。致病性猪圆环病毒可导致的死亡率高达10%~30%不等,较严重的猪场在暴发该病或仔猪感染时病死淘汰率高达40%,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之后新发现的引起猪免疫障碍的重要传染病原。  相似文献   

12.
陈炎  戴成吉 《中国猪业》2008,3(9):28-31
目前的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成为许多猪场面对的难题,而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对于疾病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开展猪病防制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前猪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常见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透过众多症状看疾病本质,找到对因治疗的契机,非常重要。造成猪病复杂的原因,与猪场重效益轻管理的做法有很大关系,而某些免疫抑制类疾病(如圆环病毒)的发生,饲养管理不善、恶劣的断奶环境、不同来源及年龄的猪混群、饲养密度过高及刺激仔猪免疫系统也是猪场的免疫水平差、抗体效价低的元凶,均为诱发这一系列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在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病菌——支原体的多发,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笔者结合实际,谈点对该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猪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地侵袭,再加上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支原体病,使猪群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副猪嗜血杆菌病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产房和断奶前后、  相似文献   

16.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直困扰猪场的一个重大疾病。该病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一种变异较快的病毒,因此临床上存在大量致病力与感染力差异较大的病毒株。致病力与感染性不同毒株在猪群广泛存在,导致猪群不同阶段的猪只长期感染,在猪场形成诸多亚群继而导致循环感染。此外,由于猪蓝耳病病毒具有免疫抑制的负面效应,所以目前疫苗免疫难以彻底解决猪群猪蓝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健雄  杨玉坚 《养猪》2008,(1):65-6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2周龄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给许多规模化猪场造成了严重损失,特别是冬春季节,往往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近年来,猪场各种免疫抑制因素普遍存在,包括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饲养管理等非疾病性的免疫抑制因素,使猪群抵抗力普遍下降.很多专家预测,2007年冬季和2008年春季将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的高发时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仔猪腹泻、保育猪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及中大猪呼吸道综合征在猪场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多与免疫抑制因素有关,特别是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等影响降低了猪群抵抗力.本文主要就蓝耳病给猪场带来的明显影响问题进行概述,供参考.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307(2013)06-0010-002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症状,给许多规模化猪场以及养猪专业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虽然本病是一种比较老的传染病,但是,近年来猪场的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饲养管理等非疾病性的免疫抑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症状,给许多规模化猪场以及养猪专业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虽然本病是一种比较老的传染病,但是,近年来猪场的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饲养管理等非疾病性的免疫抑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