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斜带髭鲷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 Richardson)属鲈形目石鲈科,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我国沿海均产,为近海中下层鱼类,多在岩礁或泥底海区生活,以小鱼虾为食。由于生长速度快、肉质佳、体色较为鲜艳,是适合于海水增养殖的优良品种,而且市场销路好,价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斜带髭鲷鱼苗室外水泥池不同生态系的育苗试验。在育苗前的“养水"期间,1号池接入小球藻、微绿球藻、扁藻、金藻、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生物饵料;2号池仅接入小球藻、轮虫生物饵料。在水温19.1-23℃、比重1.019、pH值8.5的条件下。二池鱼苗经100d的培育后,平均全长各为31mm和29mm,平均体重各为0.90g和0.75g,成活率18.5%和10.1%。试验表明:在育苗前期,生物饵料的多样性有利于开口仔鱼的摄食和营养,也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5.
<正>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属鲈形目,石鲈科,髭鲷属,俗称包公鱼、打铁鱼。斜带髭鲷具有抗病能力强、病害少、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点,且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色彩鲜艳、市场售价高,是近年来我国东海沿海重要的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对象。2017年笔者在莆田市南日岛东岱海区进行斜带髭鲷网箱养殖试验,将体长5~8 cm斜带髭鲷 相似文献
6.
7.
8.
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属于鲈形目、石鲈科、髭鲷属,俗称十八枚、打铁婆,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其肉味鲜美、色彩鲜艳,市价较高,为近海中下层鱼类,栖息于岩礁较多的海区,主要以小型鱼类、甲 相似文献
9.
10.
11.
斜带髭鯛(Hapalogenys nitens(Richardson),俗称打铁婆、乌包公(福建、台湾等地),隶属于鲈形目、石鲈科、髭鯛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其肉味鲜美、色彩鲜艳,市场售价颇高,唯自然海区产量稀少。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利用天然苗种进行网箱养殖试验,当年达到商品鱼规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Richardson),俗称打铁婆、乌包公(福建、台湾等地),隶属于鲈形目、石鲈科、髭鲷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其肉味鲜美、色彩鲜艳,市场售价颇高,唯自然海区产量稀少.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利用天然苗种进行网箱养殖试验,当年达到商品鱼规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笛鲷属(Lutjanus)的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白星笛鲷(Lutjanusstellatus)、千年笛鲷(Lutjanussebae)、勒氏笛鲷(Lutjanusrussellii)、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约418bp的序列。结合GenBank中斜带笛鲷(Lutjanusdecussatus)该区段的16SrRNA序列,用Clustal_X排序软件进行16SrRNA序列的对位排列。通过Mega2.1软件对所得线粒体1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共检测53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21个简约信息位点,并用"Pairwisedistance"计算了各属间的相对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其序列差异(转换 颠换)在0.027~0.083,其中勒氏笛鲷与斜带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小,红鳍笛鲷与勒氏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大。以高体四长棘鲷(Argyropsspinifer)为外类群,采用Mega2.1软件中的"Neighbore-Joining"法得到唯一1个分子系统树,系统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由"Bootstrap"1000循环检验。结果表明,6种笛鲷鱼类聚成明显的3个分支,第1个分支,包括勒氏笛鲷、斜带笛鲷和白星笛鲷;第2个分支,包括紫红笛鲷;第3个分支,包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 相似文献
14.
斜带髭鲷海水网箱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带髭鲷(图见彩中插2)隶属于鲈形目、石鲈科、髭鲷属,俗称打铁婆、包公鱼,为近海中下层鱼类,斜带髭鲷活鱼运输方便、成活率高,价格多年稳定在40~50元/千克。本人从2003年就开始试养斜带髭鲷,多年在福鼎沙埕港不同海区养殖摸索,现将斜带髭鲷海水网箱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斜带髭鲷和紫红笛鲷早期发育阶段的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斜带髭鲷(Hapaologenys nitens)和紫红笛鲷(Lutianus argentimaculatus)幼鱼早期发育阶段的行为选择,旨在从行为学角度为优化种苗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斜带髭鲷回避红色底质,对黑色底质的选择则是随着生长而逐渐增加,1 cm体长组的隐匿习性最强,为50.67%;2 cm和3 cm组的隐匿率分别为40.67%和35.33%;4 cm组仅25.00%。1 cm组的顶流率为3.35%,4 cm达71.65%。1 cm和2 cm组在1 760~2 210 lx照度下的分布率分别为41.67%和35.00%,在39~59 lx为8.33%和16.67%,4 cm组在38~53 lx的分布率达41.67%,在2 780~2 980 lx仅为8.33%。体长1 cm的紫红笛鲷喜栖息于白色底质,约占总群体的61.00%,随着生长,对黑色底质的喜好明显增强;4 cm组对白色底质无选择,而对黑色底质的选择达到63.67%。1 cm组的隐匿百分率为55.67%,4 cm组仅为25.00%。在流速1 cm/s的情况下,趋流率比较低,为50.00%左右,1 cm组在流速3 cm/s时的趋流率最高,达到98.67%;1 cm组的顶流率为96.65%,3 cm和4 cm组的顶流率仅为6.65%和3.35%。研究表明,斜带髭鲷和紫红笛鲷行为特征随着个体的发育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海湾网箱养殖斜带髭鲷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5年期间在广东省饶平柘林湾海上网箱采集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标本共515尾,以鳞片的年轮作为年龄鉴定依据,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龄鱼体长与鳞长的关系式为L=175·17r 227·22,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0001L2·8677,体长与全长的关系式为Lt=1·1736Lb 3·6206,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曲线拟合生长规律,求得斜带髭鲷的各项生长参数为渐进体长L∞=452·418mm,W∞=4315·455g,体重生长曲线的曲率k=0·2799,理论上体长和体重为零时的年龄t0=-1·1869龄,体重生长拐点年龄t0=2·738龄。 相似文献
17.
斜带髭鲷室外水池仿生态系育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至2002年,就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 itens)室内人工育苗周期长、需求活饵多等问题,进行室外水池人工设置模仿自然生态条件的仿生态系育苗技术研究。即1号试验池接入6种生物饵料;2号对照池接入2种生物饵料。2001年仔鱼经108d培育,1号池、2号池分别获得幼鱼5.55万尾和3.03万尾,平均全长31mm和29mm,平均体重0.9g和0.75g,成活率达18.5%和10.1%;2002年仔鱼经60d培育,分别获得幼鱼4.98万尾和2.76万尾,平均全长36.7mm和30.8mm,平均体重1.48g和0.95g,成活率达16.6%和9.2%。试验结果:1号池的成活率、全长、体重明显好于2号对照池。表明在仔鱼培育期间,多种生物饵料有利于生物饵料的多样性以及开口仔鱼的摄食和营养,有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技术获得我国南海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养殖及野生群体共50尾样品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度范围788 ~790 bp;测得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其他鲈形目鱼类D-loop全序列利用CLUSTAL X进行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结合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T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以及一系列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CSB-2、CSB-3),并给出了其一般形式;此外,基于斜带髭鲷D-Loop全长序列,利用贝叶斯法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斜带髭鲷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部分样品各自紧密聚成一小支,而在整棵进化树上,养殖样品与野生样品相互交错聚集在一起,可见本研究海区斜带髭鲷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分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技术获得我国南海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养殖及野生群体共50尾样品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度范围788~790bp;测得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其他鲈形目鱼类D-loop全序列利用CLUSTALX进行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结合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T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以及一系列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CSB-2、CSB-3),并给出了其一般形式;此外,基于斜带髭鲷D-Loop全长序列,利用贝叶斯法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斜带髭鲷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部分样品各自紧密聚成一小支,而在整棵进化树上,养殖样品与野生样品相互交错聚集在一起,可见本研究海区斜带髭鲷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分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