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临河市绿洲农业为例,通过建立高产效益、生物量、等价产量、稳产性能、增产性能、综合性能、产值、光能利用率、热生产效率的隶属函数关系,用Fuzzy向量A和Fuzzy矩阵R根据B=A·R的关系,首次分析了临河市绿洲农业粮经作物的生态经济优势。由此确定调整农作物结构数学比例关系,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粮经作物的调整方案,为绿洲农业建设的作物初级生产力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套绿洲农业经济构成因素间的灰色关联度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结构功能单元通过价值关系而构成复杂的经济关联,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三个层次分析了临河市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主要功能单元间的定量关系,明确了绿洲农业总产值与农、林、牧、副、渔业之间以及各业之间,种植业、牧业各部门内部主要生产要素间的灰色关联的基本规律,并循此指出了建设功能协调的绿洲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几株真菌代谢产物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杀虫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几株真菌代谢产物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杀虫效果①姚丽娟(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州325005)INSECTICIDALEFFICACYOFSEVERALSTRAINSOFFUNGALMETABOLITETODIAMONDBACKMOTHANDC...  相似文献   

4.
水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发展节水型农业成为目前干旱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位于塔里木河上游的阿克苏地区,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和主要的粮食、棉花和瓜果基地。对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达到节水和增效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拜城县为例,通过构建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在水资源约束下,进行了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调整后的种植结构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基本符合新疆绿洲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为例,进行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和农业内部产业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粮食作物的人口承载力要远远大于畜牧业,而从农业内部不同产业综合效益分析来看,草畜业要大于种植业。考虑到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将未来绿洲农业土地的利用模式调整为:耕地种植业和耕地草畜业的用地比例为1∶2左右;耕地种植业中,稳定口粮生产,压缩饲料粮生产,提高饲草种植比例;畜牧业中,压缩耗粮型猪禽养殖数量,发展节粮型草畜(牛、羊)的数量,提高食草性畜牧业比重;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结构,建立绿洲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兼容。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对绿洲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崔旺诚 《干旱区研究》2003,20(2):114-116
荒漠化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的环境灾害之一。塔里木河下游的沙漠化已经对该区域的绿洲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状况和典型生产团场农业生产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 ,沙漠化对塔里木河下游农业生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下游来水量逐年减少 ,弃耕地面积增加 ;沼泽土面积减少 ,肥沃土壤面积增加 ;风灾、旱灾面积增加 ,盐碱灾害面积相对减少。减轻沙漠化对绿洲农业危害的措施 ,包括加强管理 ,增加塔里木河的来水量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减少水资源浪费 ;调整作物结构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保护荒漠植被 ,维护生态 ,完善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7.
枣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制备的研究邢同(山东省无棣县棉花生产办公室,251900)STUDIESONTHEPRERARATIONOFTHENUCLEARPOLYHEDROSISVIRUSOFSUCRAJUJUBA[LEP.:GEOMETRIDAE]X...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养七星瓢虫越冬代成虫可以去掉雄虫的研究刘贺昌,秦兰平(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066600)ARTIFICIALFEEDINGTHEIMAGOSOFOVERWINTERINGGENERATIONOFFEMALELADYBIRDSWITHOUT...  相似文献   

9.
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上的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上的真菌王克宁刘维志段玉玺刘晔吕国忠(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沈阳110161)PRELIMINARYSURVEYONFUNGICOLONIZINGTHECYSTOFHETERODERAGLYCINESINCHINAWANGKe-n...  相似文献   

10.
西北干旱区内陆绿洲农业特征及发展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北干旱区内陆绿洲的主要生态环境特点,导致其特殊的农业特点;通过对典型内陆绿洲—黑河绿洲与玛纳斯绿洲农业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存在较强的趋同性;由此提出绿洲农业发展的几点认识;发展区域绿洲特色农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绿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建立绿洲生态农业及发挥绿洲与山地、荒漠的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水稻白叶枯病菌两类噬菌体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白叶枯病的稻叶、种子和田水中先后分离到24株噬菌体,测定了它们在琼胶平板上形成噬菌斑的大小、血清学反应、热钝化温度、铁盐的钝化作用、寄主范围、一级生长曲线以及在电镜下观察它们的形态。根据测定结果,可将它们区分为两个类群。第一群称为XOP 1型,以OP-3为代表,其噬菌斑直径为3~5毫米,热钝化温度为58℃/10分钟,易为三价铁盐所钝化;寄主范围较窄;潜育期为40分钟,上升期30分钟,平均裂解量为35个。第二群称为XOP 2型,以OP-12为代表,噬菌斑小,热钝化温度68℃/10分钟,对三价铁盐不敏感,潜育期80分钟,上升期50分钟,平均裂解量为8个。它们都是蝌蚪形,但OP-3的尾部细长而不能收缩,OP-12的尾部短粗而能收缩。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粉蚧卵Oracella acuta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3±0.74℃,有效积温为134.6日度。 低温冷藏各虫态的方法以剪取有虫源的松枝放在保鲜塑料袋中封装后置于10℃~12℃的低温下冷藏为宜,在10℃下各虫态的平均存活时间以低龄若虫为最长,其次是高龄若虫。冷藏的各虫态可以连续不断地为寄生蜂提供寄主,卵还可用来繁殖本地的一种捕食性天敌—一种捕食螨。  相似文献   

13.
掘氏疫霉卵孢子萌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种内菌株直接交配产生的卵孢子分别用0.1% KMnO4处理20分钟和0.3% H2O2处理2分钟在S+L培养基上(26℃)培养7天萌发率>70%。H2O2是本研究首次报道的一种刺激掘氏疫霉卵孢子萌发的处理剂,其效果略优于KMnO4。用KMnO4和H2O2处理均可有效地抑制卵孢子悬浮液中菌丝片段及菌丝膨大体的萌发生长。在一定时期内卵孢子萌发率随卵孢子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保存30天和45天的卵孢子分别用KMnO4和H2O2处理萌发率最高。卵孢子保存期间有无光照对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但卵孢子荫发时给予光照对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保存30天的卵孢子在光照下萌发率为60-70%,在黑暗中仅0-16%。卵孢子萌发过程中的光照条件以黑光灯8小时,日光灯16小时交替连续照射7天效果最好,其次为黑光灯单独连续光照,以日光灯单独照射效果较差。所测定的6种培养基中以S+L培养基对卵孢子萌发的效果最好,其次为V8+L和WA+L。蜗牛酶、纤维素酶、土壤浸出液和黄瓜果提取液对掘氏疫霉卵孢子萌发无明显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乌兰察布高原的地带性土壤府殖质的地理分布规律:(碱溶性腐殖质可提取的部分)以深厚黑色土为最高:80-87%;向北过渡至栗钙土、棕钙土明显降低在20%左右,HA/FA亦是以深厚黑色土最高:土层中部达2以上;栗钙土1-1.5;至棕钙土0.6-1,并且表层最高,下部土层减少<1;山地土壤HA/FA最高层在A1层:1-1.3左右,向下锐减。光密度特性E4:E6:深厚黑色土最小<4;草原土壤在4-5;山地土壤:>5。土壤C/N也反映了土壤类型之间差异:深厚黑色土:表层低:6-7,下层高:12-13;草原土壤多在9-10;山地土壤则较大11-13。通过对土壤以上各化学指标分析研究,明确了土壤类型的划分依据,对本区土壤分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水稻白叶枯病菌培养滤液中提取到毒素。菌体培养滤液和毒素对抗、感水稻品种的作用不一致,培养滤液中可能含有激发子。毒素稀释液抑制水稻出苗,引起水稻幼苗萎蔫和烟草坏死反应。该毒素薄层层析显示含有七种组分,野生菌与毒性基因突变体毒素组分大体相同,但含量有明显差异。不同小种间的毒素产量有区别,组分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菜粉蝶绒茧蜂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及农药对其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文彩  宋会鸣 《昆虫天敌》1998,20(4):150-155
自1995-1997年在杭州市郊对菜粉蝶绒茧蜂的田间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在内测定了7类11种常用杀虫剂对该蜂的毒性。结果表明,该蜂在5-7月份的寄生率较高,8-9月份较低,晚秋后又有回升,年度之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DIRECT-DRILLING OF CEREALS AFTER USE OF PARAQUA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Cereal crops were grown at Jealott's Hill in 1962 and 1963 without cultivations, following the use, before drilling, of paraquat to kill unwanted vegetation. This investigation was extended with a series of trials at outside centres. Three trials with winter wheat were drilled in the autumn of 1963, two into pasture and one into stubble. Three barley trials were drilled into stubble in spring 1964.
All the autumn trials and one spring trial compared direct-drilling with normal cultivations at two levels of nitrogen. The other two spring trials compared rates and times of application of paraquat without any plough comparison.
Individual trials showed significant yield differences between direct-drilling and ploughing, but there was no consistent advantage in favour of either technique.
Spraying in advance of drilling generally resulted in similar yields to spraying and drilling on the same day. Winter wheat drilled into pastures showed some retardation of spring growth when spraying and drilling had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same day.
When averaged over times of application, yields after spraying paraquat at 2 lb/a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fter 1 lb/ac.
In the trials where two levels of nitrogen were included crops responded to an increase from 60 to 120 units nitrogen/ac as top dressing for winter wheat and from 60 to 90 units nitrogen/ac combine-drilled for spring barley; the response was not always significant.
Semis direct de céréales après application de paraquat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四种插值公式计算与野外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利用优先关系定序法,筛选出一种较适合于荒漠植被种群分布格局研究的模式——三角形方法。它揭示了新疆莫索湾沙区荒漠植被群落结构的基本特征,具有失真小、精确性高、实用价值大等优点,为研究荒漠植被群落演替动态,提供了一个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亚硝基胍、紫外线等处理苏云金杆菌HD-1和7216菌株,获得8663,8714、87085 3株无芽孢突变菌株。分别进行摇瓶试验,并将8663进行7吨发酵罐试验,证明该菌株的发酵性能与原出发菌株基本相当。采用B(?)制剂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生物测定,效价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细菌性叶鞘褐腐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浙江嘉兴市和余杭市的晚稻褐腐叶鞘及谷粒的156份样本中分离出363个荧光细菌,经菌落形态和致病性测定后获得19个致病菌株,从中选出10个进行细菌学和Biolog鉴定,并与6个标准菌株比较,结果证实,这种水稻叶鞘褐腐病是由Pseudomonas fusouaginae引起,种子能带菌传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