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8月(7月节气为大暑、小暑,8月节气为立秋、处暑)是猕猴桃果实膨大的关键时期,也是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早熟果实已进入成熟期,管理上应狠抓树体管理,适当施用钾肥,调节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2.
优质黑木耳的采收、加工和贮藏适时采收。黑木耳采用人工栽培后当年便可收获,一般头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掌握成熟度。春季起架初生的耳片为幼耳,颜色深揭,耳片内卷富有弹性,菌柄扁宽。成熟的标志是:耳色转浅,由黑变褐,...  相似文献   

3.
银耳从段木栽培到瓶栽,在栽培工艺上是一项重大改革。近三年来,福建古田县的瓶栽(塑料袋栽培)银耳发展很快,数量、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年产量已超过百吨。用塑料袋(筒)栽培银耳,取材方便,设备简单,生产技术易于掌握。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质量好,收益大。从播种至收获,只需40~50天。每百斤干木屑(另加配料)约收干耳10~15斤,产值200元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背木耳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品种,抗杂力强、朵型大、产量高、质量好,易于栽培。福兴区文教办公室和区食用菌协会经过三年来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的栽培技术,已正常进入商品性生产。83年3户栽耳105袋,收干耳34.8斤;84年44户栽耳25000袋,收干耳5300斤;85年104户栽耳170650袋,收干耳46570斤,每斤价7.2元,价值335304元。一户收入近万元,  相似文献   

5.
夏季防流耳     
夏季特别是进入伏天之后,气温升高,流耳现象比较突出。前些年,郧西县主产黑木耳的前庄村,每到伏天约有10~15%的耳杆出现流耳,近些年来,由于讲究了科学管理,流耳现象大大减少。他们的主要经验是:1.适时收耳。见部分耳子长到开片时,应及时采摘,并大小一齐采收。2.摘净耳根。采收时要将手指齐木耳基部捏住  相似文献   

6.
益都县山楂栽培历史悠久,群众对山楂果的储存很有经验,一般能储存到翌年清明前后,最长能储存到立夏。今把三种比较好的储存方法介绍如下:。 一、半地下活窖储存法:储存的山楂果高出地面,并能随时拿出来食用或销售;所以叫半地下活窖。 1.采收时间:以寒露节(上/10)为来收适期。寒露前采收的果实,储存后易皱皮,口味发苦,降低食用价值及商品价值.寒露后采收,果肉易发面储存期短,所以寒露节应及时来收。来收时应注意轻握、轻摘、轻放、轻运,防止果实措伤,影响储存力。到寒露节时凡有病、虫的果实已大部脱落,故不再挑选,采收的果实可全部下窖。 2.…  相似文献   

7.
正袋料黑木耳是把黑木耳的菌袋摆放在室外的田块上或者在大棚内进行吊袋出耳管理的一种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色泽好,耳大肉厚,深受消费者青睐。1栽培品种黑木耳在5月初之前采收的叫春耳,6—8月份采收的叫伏耳,9月份后采收的叫秋耳。在西乡县主要种植春耳和秋耳。按黑木耳后熟过程所需积湿不同,可分早、中、晚熟三个品种;按耳片形状可分为全筋、半筋和无筋。其中全筋品种产量高,但品质差,半筋和无筋品种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1生姜高产把好种收五道关1.1种姜处理:种植生姜首先要搞好选种消毒,要在上年的留种地选择健壮植株的姜块采收贮藏,播种前应选形状扁平、颜色好、节间短而肥大且无病虫害的姜块,用草木灰溶液浸泡15~20分钟进行消毒,防止腐败病(姜瘟)的传播危害。在选种消毒时,凡发现姜块有水渍状肉质变色,表皮容易脱落的,说明已经受病害感染,必须淘汰。  相似文献   

9.
瓶栽黑木耳     
实验证明,瓶栽黑木耳,周期短,成本低,质量好,产量高。从接种到采收只需80天左右,每瓶(500毫升罐头瓶)可采干耳15克左右,最高可达20克以上。菌种为本省野生黑木耳分离培育而成的黑人4号和黑人5号。母种培养基为  相似文献   

10.
津松75     
《中国蔬菜》2015,(2):5
<正>中熟青梗松花菜品种,秋季定植后75 d(天)左右采收,春季定植后50 d(天)左右采收;植株生长旺盛,抗性好,耐湿、耐热,易于栽培,花球松大,球面洁白亮丽,单球质量2 kg以上,肉质柔软,商品性好,是目前市场所需求的高品质中熟松花菜品种。  相似文献   

11.
《福建果树》2006,(3):34-34
葡萄园秋季管理,大体指立秋前后至葡萄落叶休眠这一时间段。此时,中早熟品种多已采收结束。这一段时间大部分地区雨量也大大减少。许多果农对葡萄园的管理不同程度地放松。其实这一阶段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来年的树势、产量。要注意抓好四件事。  相似文献   

12.
秋季是果园的收获季节,也是果园后期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果树的营养生长已基本结束,果实正处于后期成长阶段,大多数果树的花芽继续形态分化,此时又是贮备营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采收前后,应加强护养,防治好病虫,充分发挥叶片功能。 一、苹果、梨适期采收 采收时期是否适宜,对苹果和梨的产量、品质以及贮藏性等都有直接影响,采收过早,着色不良、酸味重、风味淡、品质差、不耐贮运,但采收过晚,也会造成落果或果肉松软,降低贮藏性。 (一)采前准备工作 采收前1个月内,一般应禁止喷布农药;要选择运输方便、地势平坦而宽敞、容易看管的存果场地,同…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1985年开始,对接好黑木耳菌种的段木进行砍口试验。当年试验100根菌棒,其中50根不砍口的作对照.结果:砍口的50根收干耳6.7公斤,对照组50根收干耳5.5公斤。1986年又试验100根菌棒,试验和对照也是各50根。结果:试验组收干耳6.95公斤,对照组收干耳5.25公斤。两次试验都获得较好的收成。具体做法很简单,即将接好菌的段木,在进入排棒前一周,用刀斧从头到尾按顺序砍鱼鳞口.经砍  相似文献   

14.
早钟6号枇杷是我省目前主栽的早熟品种,售价高,效益好。全年生产中第三季度的果园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第三季度中各月的农时为7月(小暑~大暑)、8月(立秋~处暑)、9月(白露~秋分)。该阶段早钟6号枇杷物候期主要是:花芽分化期(7~8月),始花期(9月),秋梢抽生期(9月)。其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以下简称白菜)适宜播种期的确定是获得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各地每年都根据历年的丰欠情况,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当年秋季天气的预测预报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北京近郊地区秋季白菜的适宜播种期,五十年代曾提出过“立秋前一(天)后一(天)”,“前二后二”,“前三后三”。由于1958、1960、1961几年病害严重发生,为了减少病害的威胁,1960—1963年又提出白菜适宜播种期“前三后五”,进入七十年代又提出“前三后一”,“前三后四”等。 北京近郊地区秋季白菜在立秋前后播种,立冬收获,生长期约为90…  相似文献   

16.
<正>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对果树施用基肥效果较好。对于未采收的晚熟品种,也可带果施肥。一般在9月中下旬为宜,此时雨水较多、气温高,可以加速基肥的分解和转化,此时叶片尚未脱落,光合作用好,可以大大促进根系对营养的吸收,及时补充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还包括铁、锌、锰、硼、钙等中微量元素。秋季施肥可以迅速恢复树势和提高树体的营养储备,从而  相似文献   

17.
1986~1988年我们系统地研究了矿质营养对黑木耳的增产作用,并配制生产了黑木耳专用肥。目前已在各地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一试验方法:研究从1986年5月开始,到1988年8月结束,连续进行三年九茬。供试耳木为上年接种,当年收耳的烘炸耳棚,菌株薛坪10号(南漳县食用菌研究所选育)。段木基础条件因年份不同有一定的差异,但同一年份无显著差异。三年平均段木长度137.8cm,直径5.3cm,每棚(50筒为一棚)积材0.15m~3,单筒接种49穴,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榆耳新品种‘旗肉1 号’,菌丝体洁白,粗壮浓密;子实体褐粉至粉红色,朵形如花, 单朵直径7.2 ~ 11.5 cm、质量110 ~ 200 g,品质佳,商品性好,从接种到采收需要90 ~ 105 d。每100 kg 干料产鲜榆耳55.2 kg。  相似文献   

19.
进入秋季,果树管理到了一年中最关键的时期,一是对前一时期工作成果的巩固,二是对提高当年果实品质和来年丰产奠定基础。今年7月末前对辽宁中东部、西北部苹果园指导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果农或企业员工对苹果立秋后至采收前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不甚清楚,现概要介绍如下。1疏枝主要是疏除背上直立徒长枝和遮光严重的枝。  相似文献   

20.
2 .8 采收 各季栽培的莴苣 ,适时采收植株的长势标准 ,一般为莴苣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 (称为平顶或平口 )时 ,是最适采收期。嫩茎长足、肥大、含水量多、嫩脆质佳。过早太嫩 ,产量低 ,过迟花苔伸长 ,纤维增多 ,肉质变老发硬 ,易空心 ,质差。收时一般连根拔起 ,用刀削去根部 ,去掉下部老叶 ,留下顶部可食用的嫩叶 ,并扎捆上市。莴苣产量 ,随各季品种及熟性而异。一般春季早熟种 ,4月上、中旬采收 ,每 667m2 (亩 ) 150 0kg(公斤 )左右。中熟种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采收 ,每 667m2 2 0 0 0kg左右。晚熟种采收期 ,从 5月下旬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