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中国,乡村建设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逐渐推进,由最初的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到现在的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本文以梯面镇红山村为背景,分析其乡村建设的现状,对营造乡村特色的景观提出了建议,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苏南地区田园化乡村建设中植物景观营造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要大力整治乡村整体卫生环境,增加乡土植物种类,尝试引进新品种,加大绿植的总量,注重配置规划,调整不同植物种类在不同区域的应用,建设有力的保障机制,发挥好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村民积极自治的良性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对于体现乡土文化有重要意义。根据乡村景观元素的特性将其分为乡村自然景观元素与乡村文化景观元素2大类,探讨它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与营造,以保护与传承、融合与升华为理念,从其分类上来探讨乡村景观元素在乡村景观中的具体运用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人们对于如何更好做好乡村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中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都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建设有特色的景观,体现出特有的民俗习惯、人文环境。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营造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实际建设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作者简要说明了乡村建设中特色景观营造的必要性和乡村特色景观建设理念,具体阐述了乡村特色景观营造规划原则以及乡村景观特色营造构思。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背景及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进行庭院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分析杭州地区乡村庭院景观现状;总结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庭院景观的营造模式,包括城市休闲模式、乡土观赏模式、农家乐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目前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乡村建设平庸无味,毫无特色。提炼农村生活的特点和乡村的景观元素,并分析如何打造乡村景观,既能保留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又能体现当地乡村的民俗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1.
乡村建设是我国目前开展的建设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板块。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它是以营造乡村特色景观为主要的建设目标。然而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在营造乡村特色景观的过程中也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而将乡村建设的质量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离不开乡村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构建,离不开美好环境的打造。对近年来乡村建设的景观方面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其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功能,对比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于乡村公共空间环境中环境破坏,照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手法,硬质景观泛滥,广场比例失调,功能单一,协调性差,建设耗资巨大等各项问题,提出对未来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具体研究办法,解决目前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当前乡村绿化逐渐成为乡村建设的重点领域,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设计手法错误、养护不当、主体缺失等问题。上海作为发达地区,在乡村绿化景观风貌研究与实践中已进行了较多有益探索。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从区位以及功能定位2个角度总结了上海涉农区多个乡村绿地景观的特有经验,以期为广大乡村的绿地景观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植物种植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绿地面积缺乏、绿地功能单一等问题,更担负着建设美丽、生态、文化多样性的新型乡村使命。因此,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应在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指导原则下,以科学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乡村本土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合理营造乡村植物景观,以改善乡村土地及农民居住环境,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7.
18.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乡村的传统文化面临众多危机,部分具有乡土特征、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被破坏,所以,构建美丽乡村应摆脱传统新农村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对于乡村景观环境的有效改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独具地域特色与历史记忆、民族特色,有助于营造浓郁的乡村氛围,切实提高乡村优良环境与文化品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的出现为乡村景观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对于解决乡村问题、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田园综合体概念以及综合体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武川县红山子村为例,结合红山子村乡村景观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探索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策略,将武川县红山子村打造成集现代农业生产、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