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地面,造成土壤侵蚀,而山丘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明确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以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勘测,探讨了其侵蚀环境、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侵蚀动力系统中,输变电工程以人为扰动为主,塔基区和站区、施工道路及弃土(渣)场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侵蚀单元;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可达自然恢复期的1.3~16.1倍,施工期的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5~25.3倍;站区和塔基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占比均高于其他侵蚀单元,山丘区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平原区域,是平原区的1.2~1.9倍;在众多建设区域中以变电站建设、塔基开挖、线路施工临时道路为重点,着重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不同建设期、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显著,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结合光伏电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调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实践,对辽西低山丘陵区光伏电场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分区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该区内光伏发电场项目建设施工扰动及水土流失具有植被片状损坏、分区扰动差异、建设周期短且扰动集中和点、线、面侵蚀共存、水蚀和风蚀兼有等特点。将光伏发电项目划分为光伏阵列场区、场内道路区、集电线路区、升压站区和施工场地区5个防治分区,并分区针对性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云南土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输变电线路工程穿越山丘区,对周边区域的水土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选取云南省土石山区6个典型输变电线路工程,划分7个防治分区,分析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探讨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期的土壤侵蚀模数大于自然恢复期;(2)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站区和塔基区的水土流失量最高,站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高于其他项目分区,侵蚀级别达到极强烈,站区、塔基区、施工便道区和弃渣场区是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3)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对输变电工程线路的水土流失产生影响。依据云南土石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云南土石山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构建科学实用、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对华北地区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的认识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地面积分布特点,得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华北地区29项500 kV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变电站防治分区和输电线路防治分区不同地貌类型条件下各防治分区扰动土地面积空间分布特点和成因,并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重点;通过分析植被恢复、铺设土工布和水泥灌浆桩基础等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在不同地貌类型条件下防治水土流失和节约水土保持投资方面的实施效果,提出华北地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护重点部位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南地区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其侵蚀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滇南外送通道输变电工程项目所处的西南地区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照水土保持有关法律及规范,确定了工程土壤侵蚀防治范围和防治分区,计算出项目在施工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23.41 hm2,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产生的土壤流失总量为66105.52 t。针对项目建设提出了防治土壤侵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得出新疆输油管道工程风力侵蚀的一般规律。在平原区,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大于原地貌;风口区土壤平均侵蚀模数远大于平原区。增大植被盖度能缓解气流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减少土壤风蚀率。同一地貌单元内,工程扰动区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较原地貌严重。不同地貌单元由于其植被、土壤结构和风力因素的不同,风力侵蚀规律不尽相同;植被对防治土壤风力侵蚀具有良好效果。在开发建设项目中,尽可能避免对植被的破坏;一旦毁坏植被,在施工结束后积极采取措施恢复植被。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的10个大中型输变电工程为例,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结果为:变电站区、施工便道区和塔基区是输变电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区域,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0.03%、17.18%和14.42%。针对输变电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变电站区除了要进行土地整治外,更应重视雨洪利用措施的布设;塔基区除了要做好边坡防护外,还要处理好余土余渣;施工便道区要注意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植物措施的布设。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作为路径长、跨度大的典型线型工程,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丘陵地貌、山地地貌等山丘区进行建设,会破坏该区环境,加剧水土流失。为顺应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以沿线涉及黄土丘陵地貌、山地地貌和平原地貌的陕北—湖北±8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测钎法监测水土流失,对其水土流失特征、强度及其治理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具有点状线型分布特征; 其工程空间跨度大,侵蚀环境差异显著,侵蚀类型多且复杂。(2)输电线路工程在黄土丘陵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12 000~25 000 t/(km2·a)〕明显高于山地地貌〔3 600~9 500 t/(km2·a)〕和平原地貌〔950~2 000 t/(km2·a)〕,是该工程重点土壤侵蚀防治区。(3)站区和塔基区是输电线工程造成最大土壤侵蚀量的水土流失单元,其土壤侵蚀量分别为27 267 t和37 478 t,应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单元。(4)在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基础上,融入近自然治理思想,优先选择乡土草、灌、树种,以此集成针对山丘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输电线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山丘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为山丘区水土保持设计、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全国不同山丘区(东北黑土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西北黄土丘陵区、南方红壤丘陵区、青藏高原区、新疆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野外调查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山丘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来源、影响因素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解决什贴区域农业灌溉困难的问题,拟新建灌区提水灌溉工程。问题:灌溉工程的输水线路主要经过黄土沟谷、黄土梁峁、黄土台塬等地貌类型,项目扰动区属于山西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在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中处于水蚀区。措施:文章根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依据,将项目区分为主体工程区、造田区、施工道路区、施工生产区4个单元,并采取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融水县杆洞输变电工程为例,探讨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设计。在分析工程及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根据防治责任范围内各功能区的施工特点、扰动情况和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类型等进行二级分区,进而划分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计算了新增土壤流失量,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山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黑龙江省山区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布设进行了分析、探讨。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短、扰动强度差异显著、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植被恢复难度大,具有点线面侵蚀并存、风蚀与水蚀共存的水土流失特点;运输道路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是防治和监测的重点部位。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风电机组区、运输道路区、输电线路区、升压站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并有针对性地布设了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距离输水工程施工对地形、地貌扰动较大,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给沿线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结合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分析此类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应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输变电工程具有空间跨度大、线路长、扰动点分散、项目区地貌类型多样等特点,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建设会造成地表土壤结构和植被的严重破坏,急剧增加水土流失。本研究从选址选线、塔基设计、不落地放线技术等主体设计和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措施设计两方面,探讨浙江省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并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分析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期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在兴建过程中,难免对区域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按其平面布置情况可分为点状工程和线状工程,不同类型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也不尽相同。编制和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应根据水利工程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弃土弃渣多、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分类设计、分区治理。但目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普遍存在后续设计不完善、工程措施防治标准偏低、移民安置区防治措施过于简单等问题,为此提出取料场、弃渣场、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伴行道路的防治是水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重点;移民安置区的水土流失防治不能忽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对周边的扰动破坏是预防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从生态学观点出发,采用绿化美化措施能提高水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该工程属国家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扰动沿线原地貌、损坏原有的土地和植被,进而引发土壤侵蚀,加剧沿线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为防治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情况等,采取了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使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促进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保障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对原地貌扰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安全及资源安全。为研究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技术,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野外实地调查,对不同侵蚀类型区典型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输电线路工程塔基和施工便道占地类型复杂,黄土丘陵区占地类型最多(5种),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分别为49%和28%;红壤丘陵区以林地为主,占比为69%;黑土低山丘陵区占地主要为耕地、林地,分别为42%,40%;青藏高原占地主要为草地,占比达78%;新疆山地则主要是以裸地为主,占比高达98%。(2)输电线路工程不同水土流失地貌单元水土流失量差异显著,表现为塔基区和施工便道水土流失量较大,其次是牵张场,跨越施工场地水土流失量最小;塔基区土壤侵蚀模数表现为黄土丘陵区最大,是红壤丘陵区的2倍,黑土低山和漫岗丘陵区的5倍。塔基边坡的修复应该依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方式,施工便道注意排水沟布设,牵张场土地恢复过程中应先进行深松翻处理。(3)对山丘区输电工程形成的各侵蚀单元进行近自然的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采取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等组合。综上,研究结果可为山丘...  相似文献   

19.
露天开采金属矿基建期和生产运行期土石方挖填量较大,对项目区山体的地形、地貌、土壤、岩石及地表植被等生态因子扰动剧烈,防护不当会引起大范围、高强度的水土流失。某露天金矿项目地处新疆境内亚湿润大陆性温带气候区,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分部工程组成复杂、土石方工程量大、扰动面分散,采矿场、废石场和表土堆放场数量多、规模大,对地表扰动剧烈。依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及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为相似气候区的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石油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接收站和管道工程两部分,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场调查、施工工艺分析,将本项目区划分为管道作业带区、河流水域穿越区、公路铁路穿越区、站场区、道路工程区和接收站区等6个防治分区,依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防治分区的措施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