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我国城市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一轮的高发态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探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城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预防和减少城市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进行大量书面问卷调查和深入监狱实地走访、调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了解了现阶段上海市14-25周岁青少年犯罪状况和特点。根据调查结果,从青少年罪犯自身的微观角度和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上海市青少年罪犯偏离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走向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了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有效预防和控制城市青少年犯罪的有效对策,力求为推进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我国城市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一轮的高发态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探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城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预防和减少城市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进行大量书面问卷调查和深入监狱实地走访、调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了解了现阶段上海市14-25周岁青少年犯罪状况和特点。根据调查结果,从青少年罪犯自身的微观角度和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上海市青少年罪犯偏离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走向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了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有效预防和控制城市青少年犯罪的有效对策,力求为推进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中暴力、色情、犯罪信息的传播、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而其中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首先从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找寻原因,从而得出从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四方面论述了影响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几大直接根本原因,从根源上阐述作者对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智能化、成人化等特点,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是社会环境不良,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预防犯罪还应该注重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我国相关犯罪的法律法条中尚无“青少年犯罪”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类特殊群体中的部分个体因其某些已构成“犯罪”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犯罪已为各国共同关注。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心理价值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两大方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法制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我国相关犯罪的法律法条中尚无“青少年犯罪”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类特殊群体中的部分个体因其某些已构成“犯罪”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犯罪已为各国共同关注。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心理价值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两大方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法制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顾一莎 《甘肃农业》2005,(11):174-174
从刑事法学的观点出发,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的一部分。但是,青少年犯罪又不同于一般的犯罪,在市场经济发展现阶段,青少年犯罪有其独特的原因及特点,在对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其特点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其预防对策才具可行性和可能性。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预防或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有加重趋势,提出全民增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关心与发展;构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相关机构主体应做好防范措施把青少年思想管理工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等防范对策,旨在共同探讨如何防范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问题,进而有助于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为法治社会尽到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青少年犯罪趋势的上升,如何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公认的难题。文章科学地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相关举措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其自身的努力的角度,切实有效地加以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根治。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国绝大部分青少年生活在农村,而当前突出显现的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人民生活工作的安定和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探析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防范对策,希望在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方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学校教育中应采取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朱允来 《甘肃农业》2006,(9):201-202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刑事犯罪领域中,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日益严重,呈低龄化、集团化发展趋势。另外,在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农村中小学生流失也成了令教育界头疼的大问题。本文将此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探讨其中的内在联系。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中小学生的流失,这样将更有利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为我国实现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而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宁陵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紧紧围绕对未成年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认真落实对青少年犯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总结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因人而宜地制定出一系列科学的教育、挽救措施。并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家庭状况,制定帮教计划与回访制度。当前,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回访与帮教相辅佐,已成为该县人民法院涉少审判工作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其成长过程中,具有其他教育机构难以替代的作用。图书馆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和审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智力开启、对青少年认识社会能力的培养有独特的优势。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图书馆应强化图书馆服务职能,优化图书馆环境,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财产类犯罪是所有犯罪类别中所占比重最高的犯罪类型,探讨财产类犯罪变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法律年鉴》数据表明,社会经济增长水平、收入分配状况、通货膨胀、失业率以及城市化率等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犯罪数量的变化。社会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水平对我国财产类犯罪数量的变迁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降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水平不失成为一种控制我国财产类犯罪数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文化转型期异质文化,社会不良文化,青少年亚文化以及代际文化冲突对青少年犯罪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文化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对青少年亚文化进行调控将是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王能武  韩玲 《农业考古》2008,(6):125-126
社会各界都在关注青少年团伙犯罪现象,本文就我国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及成因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一现象提出预防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对策,希望能为遏制这种公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王煜婷  王晨光  张楠  李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71-14074,14076
系统构建法的主要内容为中科院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即五大支持体系: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通过仔细查阅2011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对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统计数据的核算与分析,利用五大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预测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走势,探寻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图书馆的组织者、管理人员应针对青少年犯罪的重点群体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强化图书馆服务职能、优化图书馆环境,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而青少年又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巨变时期,引导教育好了,可以走上正路;引导不好,教育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品德和行为的偏差,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面对这个经济日益腾飞的社会新形式,青少年犯罪现象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解决好这一难题就是近在眉睫的事,显然对青少年犯罪问题“以防重于治”尽可能的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重于青少年犯罪之后的改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