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分析新时期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对于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及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提出应在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更新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扩大农村居民消费,较快地推进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2-2010年的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2个角度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2001-2010年为预测的样本区间,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吉林省2011-2020年的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农村消费增长仍有较大空间,家庭经营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和医疗消费将出现大幅增长;从生活消费的结构比例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和交通与通讯消费比例将进一步下降,而居住消费的比例则可能大幅上升.衣着消费和医疗消费的比例可能有小幅度增长,家用设备消费和娱乐、教育、旅游消费的比例将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陕西杏农村居民总体生活质量在提高,但生活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基本需求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而用于发展和享受性的非基本性支出占比重比较小,消费结构不够合理;2006年消费支出居于前五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成为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热点;收入增加后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居住条件的改善。根据以上消费需求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企业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状况。以天津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角度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消费水平上看,近1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0年间增长了2.8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4%以上;从消费结构上看,人均食品、衣着、居住的生存型消费支出都趋于下降或持平的状态,但三者之和所占支出比例超过了60%,而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享受型消费支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林源昌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16-17
根据1994-2010年福建省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福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的变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变动过程中的特点,并对2010-2015年的各项数值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北京市农业局2011—2016年的统计数据,以剖析北京叶类蔬菜生产结构现状为切入点,从时间序列和种植模式视角探讨叶类蔬菜生产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北京蔬菜总体和叶类蔬菜的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叶类蔬菜占蔬菜总量的比重却逐年上升,蔬菜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种植模式逐渐转向现代设施种植;叶类蔬菜种植结构变化较大,其中大白菜种植面积缩减趋势最为明显,大白菜、生菜和菠菜年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减少,而普通白菜、结球甘蓝、芹菜和其他叶菜类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增加;除了大白菜之外,其余的叶类蔬菜单产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结球甘蓝、芹菜和其他叶类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均提高30%以上。设施种植是叶类蔬菜主要种植模式,且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其中主要以普通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叶类蔬菜采用不同种植模式生产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正> 1 乳品市场概况90年代以来,中国乳品的需求总量及人均需求量都呈增长态势,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76%和4.10%。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乳品的消费水平处于极低的状态。据 FAO 统计,我国的人均年乳品消费仅为6kg,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尽管如此,中国乳品市场已由70年代卖方市场转变为90年代中期以后的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中国的乳品需求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各大中城市中,上海和北京是两个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研究农村市场的主体——农村居民的消费有重要的意义。从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出发,分析了消费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了制约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并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进而扩大内需,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研究的是不同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不同收入对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5~2009年农产品价格月度波动数据,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趋势性"特点,但"季节性"特点不显著。随农产品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日益多样化,在生产成本逐渐增加、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和资源化及资本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发展趋势下,在城镇居民可承受范围内,预计中国农产品价格将在波动中保持缓慢上涨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在澳大利亚,乳业是仅次于小麦、肉牛的第三大产业。2001/2002年度,澳大利亚乳业产值超过37亿澳元,成为农村地区带动就业和乳制品增值的支柱产业。此外,由于得天独厚的土地和气候条件,澳大利亚的乳业以放牧为主,近80%的奶牛是草地放养,因此,澳大利亚的牛奶生产成本远低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牛奶生产国,其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一、澳大利亚乳业的现状1.澳大利亚乳业的地区布局澳大利亚是一个辐员辽阔的国家,各地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乳业发展的地区性差异也很大。受降雨量和人口分布的影响,澳大利亚的乳业… 相似文献
13.
14.
一、发展奶类绿色食品是改善人民食物营养结构的客观必要 1.牛奶的消费 牛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有益健康的食品,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把人均乳品列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我国目前的牛奶消费量为年人均6.4kg,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105k)的6.4%,为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量(300kg)的 2.1%。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措施扩大乳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倡导国民多喝奶,对增强国民素质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如美国曾提出“三杯奶运动”、日本在二战后提出“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 的口号。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奶粉市场消费分析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已赶超日本、美国成为世界第1大奶粉消费市场,但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使得中国国产奶粉的消费大幅下滑,同时进口奶粉大肆侵占奶粉市场份额.中国的奶粉消费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奶粉消费量近年来有所下滑,但婴幼儿奶粉却保持增长;进口奶粉在奶粉市场所占比重迅速攀升,国产奶粉比重减少;“奶粉荒”推动奶粉价格持续上涨;国产奶粉企业面临着更多、更激烈的竞争.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提升国产奶粉竞争力的建议: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提升国产奶粉的技术含量和改良加工工艺;提高奶粉企业的危机处理能力等.最后,对中国奶粉市场消费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松仁乳专用乳化稳定剂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松仁乳专用乳化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单甘脂1.2 g/L,蔗糖酯0.8 g/L,黄原胶0.2 g/L,瓜尔豆胶0.3 g/L,PURITY GUM 0.2 g/L,海藻酸钠0.2 g/L。松仁乳产品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6,c(Ca2 )≤1 mmol/L,在80~85℃、pH值6.5~7.5、40 MPa条件下均质2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辣椒疫霉菌在土壤中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辣椒疫霉病,对辣椒疫霉病田土壤进行了病菌分离、菌株配对培养、越冬存活形式等研究。结果表明:病田土壤中的疫霉菌数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5-8月最多,冬季和初春最少;湖南长沙地区疫霉菌的配对型有A2和A1A2两种类型,多以卵孢子形态在土壤中越冬;病田土壤和植物病残体是辣椒疫霉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特点主要是横向组织化水平、纵向一体化水平较低,主渠道是经由批发市场进入农贸市场。从生产、运销及消费等三个流通环节出发,打造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主要有“源头延伸、中间扩散和终端逆推”三种模式。未来,在消费者需求推动下,中国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将呈现“冷链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原料乳价格波动情况分为3个阶段。影响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有饲养成本、原料乳供求、原料乳质量、乳制品进口、国际乳制品价格、气候、疫情和政策。原料乳价格波动过大会影响奶农、乳企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科学制定乳业发展规划,规范原料乳交易,建立监测与预警机制、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乳企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市作为中国"乳都",因人口基数较大,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较高,但存在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需求远高于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现象。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调查,分析其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消费者特征和消费现状,提出提高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占有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