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村 《现代农业》2002,(5):26-26
河蟹性腺发育受有效积温影响.人工育成的河蟹幼苗比天然蟹苗生长期提前十天左右,这样就增加了有效积温,水温比天然水域高,蟹的新陈代谢加快,摄食量大,过剩的营养物质沉积于肝脏,进而转化到生殖腺,促使发育加快.因此,解决性早熟的办法是改善河蟹的生活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大闸蟹、毛蟹等.多年来由于养殖中河蟹性早熟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发展河蟹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河蟹性早熟死亡在我国主要河蟹养殖区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都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是种质差异和养殖生态环境不良等.生产中解决河蟹性早熟而死亡可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池养河蟹性早熟现象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积温、营养、品系3个因素对河蟹性早熟的影响。通过观察蟹种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性腺发育情况确定性早熟比例,从而得出初步结论:不同品系河蟹性早熟比例有显著差异(F〉0.05),认为遗传因素是导致性早熟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用第2步足跗节内侧刚毛多寡来判别雄性蟹种的性早熟,即当跗节近趾节端1/3处密布刚毛、长度2mm左右时,即已成熟,此时性腺成熟系数0.8以上。  相似文献   

5.
河蟹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性早熟蟹的发生原因Ⅰ期幼蟹经过几个月的生长,5~7次蜕壳,通常称为小绿螃蟹。而对性早熟的小绿蟹,人们称为"Ⅱ龄螃蟹"。发生小绿蟹早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水环境的好坏可直  相似文献   

6.
<正>1.选用优质种虾。实行自繁自养模式的,其母亲虾应选择湖泊、江河等天然大水体中的青虾,要求规格在5厘米以上,体格健壮,甲壳附肢完整,且雌、雄虾应来自不同的水系,避免近亲交配。  相似文献   

7.
《饲料博览》2009,(5):38-38
实行自繁自养模式,其母亲虾应选择湖泊、江河等天然大水体中的青虾,要求规格在5cm以上,体质健壮,甲壳附肢完整,且雌、雄虾应来自不同的水系,避免近亲交配。此法繁殖的虾苗,生长速度快,上市规格大,性成熟比例少。  相似文献   

8.
杨保国 《新农业》2005,(6):31-31
夏季水温高,给池塘和稻田养蟹带来一定难度。为使河蟹安全度夏,应采取以下7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市场看好,通过大养蟹转为养大蟹,1993年全国河蟹产量1.75万吨,而到2006年我国河蟹产量达45万吨,我国大规格商品蟹(雌3两,雄4两)在市场占有了30%的比例。人工养蟹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所以,河蟹养蟹业与河蟹第三产业已成为人们发家致富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养蟹需要一定的养殖条件和技术,为优质蟹建立营销平台,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可观,养殖前景广阔。那么,在北方怎样进行河蟹的养殖呢?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杨立功 《农家致富》2004,(23):42-42
蟹种早熟是人工培育中的一大难关,是直接制约养殖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早熟的蟹在60~100只/千克时,雌蟹腹部即变圆,并见周围生长绒毛,雄性腹部交接器已骨质化,掌节绒毛稠密。一龄蟹早熟的原冈主要是人工养殖条件优越、饲料允足以及蟹菌质量不佳等。幼蟹培育中性早熟的控制技术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市场看好,通过大养蟹转为养大蟹,1993年全国河蟹产量1.75万吨,而到2006年我国河蟹产量达45万吨,我国大规格商品蟹(雌3两,雄4两)在市场占有了30%的比例.人工养蟹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所以,河蟹养蟹业与河蟹第三产业已成为人们发家致富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可观,养殖前景广阔。那么,在北方怎样进行河蟹的养殖呢?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6.
池塘养殖的河蟹往往有部分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 ,不能正常摄食和蜕壳生长。这种蟹规格小 ,经济价值极低 ,通常称为“懒蟹”。形成懒蟹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养殖水体溶氧过低 ,致使部分河蟹定居岸上 ,不再下水觅食 ,导致不蜕壳又不生长 ,体色奇异。二是投喂不均匀 ,造成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 ,只吃泥土 ,严重影响生长。三是放养密度过大 ,造成河蟹生长规格不一 ,体小者为躲避体大者袭击而离开水体 ,打洞穴居。为防止此种现象 ,提高养蟹效益 ,生产中可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 :①河蟹生长季节 ,要保证水体溶氧在5mg/L以上 ,透明度40~60…  相似文献   

17.
一、死蟹原因分析 除因水质差、池水温度高、种苗引进关没有把好,造成死蟹外,饲养管理中的种种误区也是造成死蟹的重要原因:(1)养殖密度随意性大。随着近几年蟹种价格的回落.有的养殖户认为蟹种投人与前几年相比,已是微不足道,于是盲目扩大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殖的河蟹往往有部分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蜕壳生长。这种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通常称为“懒蟹”。形成懒蟹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养殖水体溶氧过低,致使部分河蟹定居岸上,不再下水觅食,导致不蜕壳,又不生长,体色奇异。二是投喂不均匀,造成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只吃泥土,严重影响生长。三是放养密度过大,造成河蟹生长规格不一,体小者为躲避体大者袭击而离开水体,打洞穴居。为防止此种现象,提高养蟹效益,生产中可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①河蟹生长季节,要保证水体溶氧在5mg/L以上,透明度40~60cm…  相似文献   

19.
薛晖 《当代农业》2009,(13):44-44
近年来,河蟹荠殖业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疾病种类也逐年增加,危害越来越大。根据已报道的病例,河蟹疾病归纳起采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藻类病、原生动物和蠕虫及甲壳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等。另外,还有由于水质的污染和管理不当而发生的非寄生性病害。本刊特邀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省级专家组成员薛晖,专题介绍几种常见河蟹病害的控制要点,分期刊出。  相似文献   

20.
薛晖 《农家致富》2009,(13):44-44
近年来,河蟹荠殖业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疾病种类也逐年增加,危害越来越大。根据已报道的病例,河蟹疾病归纳起采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藻类病、原生动物和蠕虫及甲壳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等。另外,还有由于水质的污染和管理不当而发生的非寄生性病害。本刊特邀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省级专家组成员薛晖,专题介绍几种常见河蟹病害的控制要点,分期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