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方香树 《植物检疫》1991,5(1):11-11
枣疯病是枣树上一种灭毁性病害。多年来在淳安主要枣产区日趋流行,使大批枣树枯死,造成青枣减产,经济严重损失。据统计,全县枣树种植面积为20967亩,约147万多株。已投产面积为4668亩,占种植面积的22.26%。几十年来,枣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因受枣疯病危害,产量一直徘徊在500~600吨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枣疯病流行蔓延,我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调查,摸索本县枣疯病分布  相似文献   

2.
枣疯病传病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枣疯病是我国枣树上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多年试验表明:土壤、花粉、种子均不传病,病叶汁液接种以及病健树根系在地下的自然接触也不传病;人工嫁接虽可传病,但枣树繁殖一般不通过嫁接,因而不是自然传病的途径。经过对在枣树上活动害虫的系统调查,1980年于河北玉田选常见的11种叶蝉进行了传病实验,证明橙带拟菱纹叶蝉(Hishimonides aurifacialis Kuoh)、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 Ulhler)和红闪小叶蝉(Typhlocyba sp.)均能传播枣疯病。从接种发病的实生枣苗维管束和媒介叶蝉的唾液腺的超薄切片中,都检查到枣疯病原类菌原体。鉴于这三种叶蝉普遍存在于北方枣区。因此,认为是枣疯病在北方枣区自然传病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枣疯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枣树生长和鲜枣品质、产量,对枣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综合分析了枣疯病的发生症状、发病特点及发病影响因素,并基于这些特征推广枣疯病的预防技术,辅助一定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我国重要的优势特色果树,枣疯病(jujube witches'broom)是由植原体引起的、在枣树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病害~([1-2]).抗病品种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新建枣园中枣疯病的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5.
枣疯病又叫枣树丛枝病、枣火龙病、扫帚病.是我国枣树上的毁灭性病害.枣树病情轻的因疯长而不结果,或很少结果,群众称之为"公枣树".病情重的造成死枝、死树,特别严重者会造成整片枣园毁灭.  相似文献   

6.
枣疯病是枣树上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一旦发生,病株第二年就很少结果,到第三、四年,整株树木即可死亡,危害极大。目前,杜绝此病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早预防。一、发病症状枣疯病最初发生在春季,病树发芽后,主芽往往大量萌发,一年生枝上的正芽和多年生枝上的隐芽大...  相似文献   

7.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余治国①刘兴忠②罗贤国①杜子刚③费文彬④1985年以来,奉节县城关区10万株枣树发生枣疯病,近4000亩枣园成片衰败,产枣量由1984年的40万kg,降低到1991年的1万kg,损失十分惨重。为恢复发展枣果生产,加快山区人民脱贫...  相似文献   

8.
枣疯病的主要特征是花器返祖,芽的不正常萌发和枝条不正常生长所引起的枝叶丛生,冬季亦不脱落。枣树发病后三、四年内即枯死,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自1955至1958年先后对疯树曾进行过喷射、注射或灌注硫酸铜、硫酸亚铁、硼砂、过锰酸钾、2,4-D、氨基磺酸钙、氨基苯甲酸、2、4、6-T等,均未发现有恢复现象。进行疯树根的分离培养,但  相似文献   

9.
程云 《植物医生》2006,19(6):20-20
近年来铜仁地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枣树种植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到现在的成片种植,全区大约种植13.3hm^2,但各地枣区不同程度地受到枣疯病的危害,已成为枣树的毁灭性病害,造成枣树大量减产,甚至毁灭整片枣林。据调查,一般发病株率6%左右,重病区10%~40%。  相似文献   

10.
王化仕 《广西植保》1996,9(1):27-28
灌阳县枣疯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及其防治意见王化仕(灌阳县植物检疫站541600)灌阳县是广西著名的枣乡,已有三百年的栽培史。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枣子生产发展很快,现已有枣树面积5.5万多亩,220多万株,成为灌阳发展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枣疯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1.
板栗胴枯病是板栗的重要病害,该病在亚洲曾流行过,在美国也曾一度使美国栗几乎濒于绝灭,1938年在欧洲大流行。我国分布于河北、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省。植株发病后,树势衰弱,对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严重时导致全株枯死。此病是我国对外检疫对象之一。作者于1973~1978年间先后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枣疯病传病昆虫研究(Ⅰ)传病昆虫——中国拟菱纹叶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等在1978年以9种不同昆虫接种传枣疯病的实验中(连对照共枣苗75株),于1979年6月发现直接采自疯树的中国拟菱纹叶蝉(Hishimonides chinensis Anufriev)在健康根蘖枣苗上传染了典型疯苗一株。1979年又继续扩大重复了9种不同昆虫的传病实验(连对照共枣苗300株),到1980年6、7月间,在五组中国拟菱纹叶蝉的重复处理中,有三组共六株枣苗出现典型疯株。两年来平均传病率为21.8%。潜育期10~12个月。将发病枣苗及传病的中国拟菱纹叶蝉唾腺超薄切片分别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均明显存在多量典型的类菌原体(MLO),对照则没有。因此,初步证实中国拟菱纹叶蝉能传枣疯病。  相似文献   

13.
以田间采集的来源于我国湖北省枣树产业主产区随州市随县种植的表现为"枣疯病"症状的枣树分离株为试材,对其16S rDNA和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rp)基因采用Nested-PCR进行扩增以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JWB-Hubei植原体分离物16S rD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我国山东、河南等地的分离株一致率均为99%以上,在进化树中位于同一亚组的不同进化分支;虚拟RFLP图谱分析表明,JWB-Hubei属于16SrV-B亚组一个成员,与其进化树分组结果一致。JWBHubei分离株r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也与我国山东、陕西等地区的分离株一致率均为99%以上,在进化树中聚为同一亚组,与报道的基于RFLP分类属于rpV-C亚组的中国枣疯病分离物(JWB)聚集于同一亚组不同分支。该研究结果明确了湖北省枣疯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以及与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分离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植原体的株系划分、基因遗传变异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陕北枣区是我国重要的红枣种植区,枣疯病、枣裂果病和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已成为制约当地红枣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陕北枣区“两病一虫”的发生程度及分布特点进行全面调查,旨在为当地制定红枣重大病虫害的预警和综合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根据陕北枣区红枣的分布特点,调查了延川、清涧、吴堡和佳县4县15个乡镇60个行政村枣园的枣疯病、枣裂果病及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枣疯病在陕北枣区普遍发生,呈现偏南部发病率高、偏北部发病率低的特点,15个乡镇枣疯病平均发病率在0.17%~33.63%,感病最严重的枣园发病率高达61.00%。枣脆熟期的裂果率在10.33%~77.40%,也呈现枣区偏南部裂果重、偏北部裂果轻的特点。枣裂果率与枣园所处纬度呈负相关,与8月-9月降雨量呈正相关。此外,枣裂果率的高低与枣树品种有关,‘骏枣’和‘团枣’的平均裂果率显著高于‘木枣’;‘骏枣’裂果以纵裂和不规则裂为主,‘团枣’以不规则裂为主、环裂次之,‘木枣’则以不规则裂和纵裂为主。陕北枣区桃小食心虫蛀果率较低,介于0.50%~10.40%,‘团枣’和‘骏枣’的蛀果率显著高于‘木枣’。在陕北枣区枣树病虫害防控中...  相似文献   

15.
王清和 《植物保护》1963,1(3):127-127
枣树是一种“铁杆庄稼”,分布全国各地,在华北地区栽植尤为普遍。据1957年的统计,全国枣树面积占全国果树栽培面积的26.2%,就各种果树株数比率来说,枣树占第一位。但自抗日战争以来,枣疯病严重发生,枣树感病后三、四年即枯死,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相似文献   

16.
枣尺蠖(ChihuozaoYang)又叫枣步曲。我国主要分布于天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浙江等地。以幼虫取食枣树的嫩芽,严重时也可将叶、花蕾食光,使树木形成光杆,造成大枣减产或绝产,是枣树的主要食叶害虫。1形态特征卵为椭圆形,初产时淡绿色后转为褐色。幼虫共5龄,一龄黑色,有5条白色环带;二龄体表有7条白色纵纹;三龄有13条白色纵纹;四龄有13条黄白与灰白相间纵纹;五龄有灰白断续纵纹25条。成虫为雌雄异型。雌蛾无翅,黑褐色,体长12~15mm,触角丝状;雄虫淡灰色,体长10~15cm,触角双栉齿状…  相似文献   

17.
苹果园枣尺蠖的防治适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枣尺蠖(Chihuo zao Yang) 已成为苹果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土壤管理不善,或与枣树邻近的苹果园时有猖獗发生。该虫1年1代,春季和初夏发生危害,以蛹在苹果树冠土下越冬。此虫产卵量大,三龄后的幼虫食量大,且抗药性强,生产上需要提供准确的防治适期。现提出调查日最高诱蛾量、卵块级别分布及幼虫虫龄分布的方法,以指导适时防治枣尺蠖幼虫。  相似文献   

18.
在枣疯植原体16S r DNA片段内设计并合成引物对DZ16SF-2/DZ16SR-2(扩增190 bp片段),用重组质粒p MD18-DZ16S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并建立枣疯植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检测体系。溶解曲线分析显示:该引物特异性好,该体系对质粒模板的检测灵敏度达102copies/μL。利用该体系对不同月份、不同发病级别的嫁接接种枣树接穗样品进行植原体含量测定。通过对高抗品种‘星光’,中抗品种‘黑腰子枣’、‘嘎嘎枣’和‘葫芦枣’,感病品种‘月光枣’、‘马牙枣’、‘莲蓬子’、‘北流西冬枣’和高感品种‘大红袍枣’嫁接到发病‘冬枣’砧木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病级、病情指数和病原浓度比较结果发现,表现无症状的样品中植原体的含量在每克鲜重105~106个,发病Ⅰ~Ⅱ级枝条中植原体浓度在106~107个/g,Ⅲ~Ⅳ级发病枝条含量在107~108个/g鲜重,而V级发病枝条达到每克鲜重109个,表明接种发病的接穗症状严重度与其体内植原体浓度积累密切相关。高抗枣疯病‘星光’品种嫁接接穗体内病原浓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且有较多‘星光’接穗嫁接的发病砧木症状有所减轻,植原体浓度也有所降低。本研究可为探索枣树品种的抗病机制、抗病性鉴定及枣疯病植原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南疆枣树根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 ill.)植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枣树的喜光、喜温、耐寒、耐旱等栽培特点,非常适合在新疆这种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区生长。近年来,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迅速发展,枣树病害问题也逐渐突显。2010和2011年,新疆南疆多地枣园出现枣树根腐病,该病害主要造成枣树实生苗和多年生枣树根部腐烂,叶片黄化,植株树势衰弱,最终导致植株  相似文献   

20.
枣叶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是新疆枣树上一种重要害虫。明确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与空间分布,将为科学防控枣园枣叶瘿蚊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采用水盘诱捕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了枣园枣叶瘿蚊成虫、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情况。同时,比较了枣叶瘿蚊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不同方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枣叶瘿蚊主要发生在5、6月,种群发生存在2个明显高峰期;成虫发生1周后幼虫开始为害,2~3周后下一代成虫羽化。枣园捕食性天敌主要是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较低。每年5、6月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为害严重,嫩叶受害率为6.2%~17.8%,枣吊受害率为11.0%~33.8%。枣叶瘿蚊幼虫的种群密度、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间无明显差异;枣树叶片受害程度与枣叶瘿蚊幼虫的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明确了南疆阿克苏地区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规律,为枣叶瘿蚊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