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居民的肉类生产消费结构中,近10多年猪肉的比重均在60%以上,居核心地位。同时,生猪价格又呈现显著的时序性变化。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不仅影响着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利益和消费者的福利,而且影响着整个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生猪价格预警是缓解生猪价格波动影响、稳定生猪市场供需的重要手段,对近期生猪价格预警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现有生猪价格预警模型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提供了应对未来生猪价格波动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受生猪存栏量仍偏低、终端收购力度表现积极的影响,最近生猪价格一直处于缓慢上涨态势。随着两节消费旺季的临近,多数产区生猪市场交易表现更为积极,致使不少地区出现猪源短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据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近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每公斤为25.08元。 近期生猪价格继续探底,鲜猪肉市场紧随其后,步步下跌。目前生猪价格走低主要还是受出栏相对集中影响,局部地区受疾病肆虐,导致生猪提前出栏较多,同时近期受饲养成本继续走高所致,部分养殖效益不好的企业开始追风出栏。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让生猪行情一路走低。2019年春节期间,受其影响,很多地区的生猪价格也不理想,甚至一些小规模养殖户损失还较大。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上市量偏少,因此近期猪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督促指导各地切实落实防控措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猪进口量逐年上升,国际生猪市场和国内生猪市场的联系日渐紧密。欧盟生猪市场成为中国生猪市场的主要关联市场。本文基于2011年1月至2020年11月的欧盟生猪价格和国内生猪价格数据,建立国际生猪价格和国内生猪价格的动态多元GARCH模型,考察国际生猪和国内生猪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并加入外部因素,探讨外部因素对国内外生猪市场联动性的介入效应。结果发现:欧盟的生猪价格与中国生猪价格长期来看具有部分同步性,更多阶段存在反向变化,且差距程度自2019年起明显扩大。中国生猪价格和欧盟生猪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溢出效应,但不具备长期持续性。中国生猪市场和欧盟生猪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程度均值约13.15%且波动较大;整体上外部冲击会降低中国生猪市场与欧盟生猪市场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使中国生猪市场与欧盟生猪市场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略有下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降低了中国生猪市场与欧盟生猪市场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影响幅度较大,而美元货币政策使中国生猪市场与欧盟生猪市场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略有加强。据此本文提出加强生猪产业规模化、健全生猪安全防控机制、增强生猪抵抗风险能力等相关建议,从而保障国内生猪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受前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及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生猪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生猪市场供需格局转向偏紧平衡,导致近期猪肉价格恢复性连续上涨,生猪养殖也开始扭亏为盈。展望后市,猪肉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随着市场供给保障能力增强,且不考虑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猪价大幅上涨缺乏支撑,季节性波动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出现回升.猪价上涨以后,一些养猪户纷纷补栏,生猪存栏量明显增长.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近期生猪价回升是正常现象,预计不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投资大办养猪业仍需谨慎. 据分析,这次猪价上涨是生猪市场长期处于低谷,存栏量减少的必然反弹.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一路走低,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 从猪肉的消费来看,农村消费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猪肉的价格上涨.在农村,猪肉仍是餐桌上的主角.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带动了农民的猪肉消费. 今后一段时间,生猪价格不会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猪价格受季节影响较大,通常一年中的4~7月为振荡整理期.二是价格上升因素刺激下,生猪存栏量特别是母猪存栏量稳中有升.三是饲料市场低迷,生猪饲料基本稳定.为消化余粮,农民仍愿意养猪.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猪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对市场供给影响不大.五是其它副食品价格走低,将进一步抑制生猪价格的上扬. 有关人士指出.生猪价格上扬是一个好消息,但必须看到,目前生猪仍处于饱和状态,价格不可能有大的上扬,千万不要盲目增加饲养量.  相似文献   

8.
近两个月来,猪肉价格不断呈现下降趋势.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期,猪肉价格还会保持下降趋势,并且在短期不会有涨价的可能. 目前猪肉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使得猪肉价格很难上涨.春节期间,猪肉价格曾经出现短时间的回升,但随着节后消费者对猪肉需求的降温,猪肉价格也随之下降.于此同时,我国企业生猪屠宰量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屠宰量的减少也使得企业对生猪的采购量逐渐减少.但是,我国的生猪市场供应量仍非常充足,这种供需不平衡也使得猪肉价格不会上涨.  相似文献   

9.
市场概述 7月上旬,全国各地生猪市场供应量持续高位运行,需求不大,生猪价格缓慢下降.仔猪市场供应量不大,价格基本稳定. 7月下旬,全国生猪市场供应量整体高位运行,市场需求量减少,生猪价格小幅下降.仔猪市场交易减少,价格小幅下降. 8月上旬,受台风影响,全国生猪市场供应量有所下降,市场需求量亦持续走低,生猪价格整体保持稳定.仔猪市场交易减少,价格大幅下降. 8月下旬,全国生猪市场供应量稍有下降,需求量较为平稳,生猪价格整体持平.仔猪市场交易不大,价格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收集了北京市与周边生猪产地市场价格,生猪、仔猪、育肥猪配合饲料、玉米及白条鸡价格,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别考察了北京市猪肉市场空间与层级市场间价格传导规律。研究发现北京市猪肉市场受辽宁、河北、河南等产地市场影响,生猪价格存在着明显的单向和双向传导关系。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发现,玉米价格、仔猪价格和生猪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猪肉价格的变动。  相似文献   

11.
猪肉是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其价格上涨或下跌关系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研究包括猪肉在内的生猪产业链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及传导,有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华东地区是中国生猪主产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其生猪产业链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该地区,还波及全国生猪市场。利用华东地区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玉米价格、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仔猪价格、待宰活猪价格和去皮带骨猪肉价格月度数据组成的生猪产业链价格系统,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华东地区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反向误差修正能力偏弱;顺产业链价格传导较逆产业链更顺畅;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存在1个月或两个月的时滞,活猪价格在整个产业链中起重要作用。最后提出政府应适当干预、加强价格公开和信息发布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受存栏数量减少及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近期生猪出栏价格呈现稳步回升的势头。6月中旬,全国重点养殖企业的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6.70元仟克,较6月上旬上涨了2.9%,较上月同期上涨了410%。各省区市中,23个地区的生猪出栏价格较7月中下旬有不同程度的亡涨。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生猪价格出现较为明显波动,年平均价格水平明显高于上年。受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影响,2017年生猪市场供应状况将会比2016年有所改善。但由于生猪存栏恢复速度低于预期,一些时段市场供应还存在着紧平衡状态,预计全年生猪价格总体呈高位趋降走势,部分时段价格可能会波动上涨。1.生猪生产形势好转,市场  相似文献   

14.
近几个月,我省和全国一样,生猪市场价格涨幅较大.为准确预测下一步我省生猪市场价格走势,我们于近期对全省14个市26个县(区)120个养猪调查监测点(其中大规模养殖13户,中规模养殖58户,小规模养殖27户,散养22户)的生猪生产、价格、成本等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省生猪生产及价格有以下特点:生猪价格在高价位上小幅振荡;饲养成本、收益同步大幅增加;生猪存栏和出栏上升;市场供应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外界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研究这一问题对理解猪肉价格形成和制定稳定生猪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猪肉价格波动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冲击发生时猪肉价格波动所处的周期。首先,将猪肉价格波动划分为上涨周期和下跌周期2个阶段,运用指数GARCH模型研究不同周期猪肉价格对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的非对称性反应特征。其次,从生猪养殖主体结构、养殖者价格预期、生猪市场交易机制3个方面解释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原因。最后,为养殖者选择生猪生产策略和政府部门制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疫病冲击对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年2月—2020年1月中国主要畜产品价格及生猪疫病指数,借助带有随机波动性的TVP-VAR模型,实证研究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时变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明显时变影响,且冲击影响持续时间长;疫病冲击更多表现为正向作用,非洲猪瘟对畜产品价格正向冲击影响大,推动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但近期推动作用有所放缓;猪肉价格受到的冲击影响大,鸡肉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相对较小;非洲猪瘟与其他生猪疫病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影响无明显贡献差异,须将其他疫病防控置于非洲猪瘟防控同等重要地位。建议完善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疫病冲击应对能力;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市场供给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替代效应,着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多方面多渠道切实降低非洲猪瘟等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生猪产品未来两个月生猪产品价格还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从近10年的价格曲线看仍处在较高价位,平均价格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鉴于当前饲料价格下降,猪肉市场消费无明显增长,预计生猪产品价格回落的趋势会持续。尽管如此,由于猪粮比价高于5.5∶1的盈高点,养猪有利可图,农户对养猪增收仍有信心,所以仔猪价格连续3个月高于猪肉价格。但随着供求力量对比的持续变化,对生猪生产的未来行市不可盲目乐观。二、家禽产品鸡蛋、雏鸡价格上涨,鸡肉价格下跌。家禽产品发展势头较好。近期鸡蛋价格稳中略涨,蛋粮比价基本在5.0∶1浮动,效益合理,养殖户…  相似文献   

18.
长期趋势、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确定因素是影响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成本上升和需求刚性增长使生猪价格呈现长期上涨的趋势;生产的阶段性使生猪价格呈现一年以上的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周而复始的周期性波动;生产与消费的季节性使生猪价格在一年中拥有规律的季节性特征;自然灾害、疫病等不确定因素使生猪价格在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上出现非常规性波动。由于中长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近期内养殖周期和季节性不可改变,对于养殖主体来说,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技术、加强疫病防范管理水平比预测价格以调整产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生猪价格的波动、生猪补栏、规模猪场建设、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种猪需求旺盛,部分原种猪场种猪价格每头上涨500元左右,二元母猪涨幅在200~400元/头,据生产趋势分析.种猪价格在下半年将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20.
2013年4月,辽宁省生猪收购价格和仔猪零售价格均呈现先降后涨趋势。现阶段全国生猪存栏量有所下降,随着夏季的到来,猪肉需求将进一步减少,而饲料价格将有上升趋势。因此,5月生猪价格或将微幅上涨。市场概述4月上旬,全国及辽宁地区生猪出栏量较大,猪肉需求较少,生猪价格小幅下降,部分养殖户的经营出现亏损。仔猪市场需求稳定,交易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