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菜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近几年在我县的发生为害均较重,每年发生4~5代,严重危害秋季作物和蔬菜,而且屡治不下,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此,我们对其发生实况、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药防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从事多年植保工作实践中,对水稻稻瘟病进行了全面系统观察,基本掌握了其发生规律,详细分析发生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对策,以为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柑桔锈螨是我国柑桔生产的重要害虫,在我国,一般每年有三个发生高峰期,造成对柑桔叶、果实的严重危害,在高温旱时危害尤为严重其发生适宜温度是23~32℃,最适温度是25℃,光周期是L:D=12:12,近年来已经对一些药剂如三氯杀螨醇产生了抗药性,就柑桔锈螨的发生规律、抗性和防治等进行了系统进行了叙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辣椒疫病近年来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严重,尤其是在连年以辣椒种植为主的地区发生较多,已经严重影响辣椒生产。为此,我们对其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荸荠营养丰富,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还有药用价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冬令食品。种植荸荠具有投入少、产量高、收益大、耐贮藏等优点。我县历年来都有不少农户种植,但在其生长过程中荠瘟病发生较为普遍,危害也严重,一般减产20%~30%,重的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荸荠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对荠瘟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其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6.
沿淮地区斜纹夜蛾暴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掌握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时地选用高效对路药剂进行防治,对其发生特点、暴发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照下松香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松香在微波辐照下的升温、脱羧及组成等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香在微波辐照下能够升温,且基本不发生脱羧现象,但会发生异构化作用;微波功率对其升温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以上特点有利于在微波辐照下进行松香的各种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张莉  谢清华 《河南农业》2016,(25):22-22
东亚飞蝗是为害洛阳市农作物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其境内沿黄河、洛河、伊河三河流域形成孟津、新安、偃师、洛宁、嵩县5个东亚飞蝗蝗区,1年发生2代,第一代夏蝗发生期为4—6月,第二代秋蝗发生期为7—8月。常年发生蝗区乡(镇)数有20个,宜蝗面积2.92万hm2,其中夏蝗常年发生面积1.87万hm2,秋蝗发生面积1.73万 hm2。笔者在对洛阳市东亚飞蝗常年发生规律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2016年夏蝗发生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其绿色防控对策,为减轻东亚飞蝗对农作物的为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1—2020年,对威信县不同地理类型玉米纹枯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发生分布情况。结合主要气象要素,就主要发病指标与温度、湿度条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病害发生特点,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风送弥雾机施加静电场喷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风送弥雾机喷头上附加静电发生装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其雾滴针对目标具有趋向性。其飘移减少,在作物上的吸附性、均匀性相对提高;减少了农药的损失及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青蚕豆是人们生活中广受喜爱的蔬菜之一。近年来,蚕豆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特别是蚕豆赤斑病、霜霉病和枯萎病都是偏重至大发生,严重影响蚕豆的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荚,导致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为此,笔者对青蚕豆病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其绿色防控技术,并在沿海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美洲斑潜蝇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一种检疫性害虫。1997年5月在白山市八道江区七道江村首次发生该虫,1997年5月至2000年9月对其进行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明确了各虫态历期、发生世代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该虫在白山地区以蛹在温室内越冬,一年约发生8代,还发现了3种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3.
蔬菜的病虫害种类较多,而且发生时毫无固定规律,其一旦发生就会对蔬菜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产量和质量都会下降。在进行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应该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可以首先选择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技术进行防治.在防治剂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科学合理、高效、低毒低残留剂来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该项研究在溪潭、潭柄等有关乡镇进行。稻粉虱主要危害中稻、晚稻和早稻,它一年发生七代,以老龄若虫和拟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产卵,各代历期因气候变化而不同,一般在26-37天,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对其发生有较大的影响。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于卵盛孵期采用25%扑虱灵等药剂进行防治,能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检疫对象.其寄主广泛、繁殖力强、发生世代多、危害严重、防治困难,是蔬菜毁灭性的害虫之一,1996年我国将其列为植物检疫性害虫。1998年呼和浩特市在赛罕区首次发现了美洲斑潜蝇,对当地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减缓其扩散速度,控制危害范围,最大限度保护呼和浩特市的蔬菜生产安全,从1999年我们对美洲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监控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附子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hapla)的生物学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以来,对为害崇明中草药附的北方根结线虫进行了形态学鉴定描述;对其年发生世代、发生量、寄主及在不同茬口为害情况和田间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线虫在附子一个生长季中有3个幼虫侵染高峰,其初侵染发生在附子栽后的10-25d,11月中、下旬为第一代侵染高峰,第二、三代侵染高峰分别为次年6月上旬和7月上、中旬,此时侵染密度可达71-125条/克根。附子被害减产20%-30%。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县番茄棉铃虫发生严重,番茄第一穗果常常被其蛀食为害,使第一穗果脱落、腐烂,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菜农收入的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办法进行了初步摸索。  相似文献   

18.
蚕豆蚜为豆蚜、豌豆蚜速效豆修尾蚜的混合种群,其发生程序用轻、中、重、中、偏轻、中偏重5个级别进行描述,在蚕豆生长的季节里,一定区域内,同一发生程度年度间存在着明显的重复性,据此选用“模糊优先比”作为蚕豆蚜发生区域趋势预测的基本方法,用与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并具有先兆性的7个因子,对翌年蚕豆蚜发生趋势进行预测,经1993 ̄1995连续3年应用,预测与实况均相符,较好地解决了蚕豆蚜危害的长期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栽培制度、水稻植期和水稻品种的变动,加上冬春气候温暖,雨量少,文昌地区三化螟普遍发生为害。每年螟害发生面积为4800hm^2次,一般为害率为2%~3%,严重达11%以上,稻谷损失756t。为了摸清三化螟的发生规律和控制其为害,确保水稻产量。从2003年至2006年,我们在全市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对该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程度进行定点定时调查和结合历年的有关资料等进行分析,基本上掌握了三化螟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番茄病毒病在太原地区发生普遍,为害较重。为探索有效防治途径,选择最佳防治措施.控制其发生发展,减轻为害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笔者进行了番茄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减少毒源.培育壮苗.进行人工免疫,控制传毒环节,选择对路农药,适时进行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