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竹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由于广大林农对淡竹林长期进行掠夺性经营,致使淡竹林严重退化,大面积提前开花败林。通过生理学分析,解释淡竹林开花生物学原理,运用前人总结的经验,为林农提供淡竹开花挽救措施;建议林农树立科学经营观,使淡竹复壮、延长淡竹开花间隔期,以达到长期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是山东地区的主要栽培竹种。文章以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泰安大津口和泰安罗汉崖3种不同立地条件的淡竹林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的淡竹林中,以日照国家森林公园的淡竹生长表现最优,其次为泰安大津口的淡竹林,泰安罗汉崖的淡竹林生长表现最差。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淡竹林研究发现,土壤含水率小于7%时,淡竹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土壤含水率在13%左右时,最适宜淡竹发笋。土壤水分是影响淡竹出笋、退笋以及成竹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也是影响淡竹产量的重要立地因子。  相似文献   

3.
山东淡竹林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的崂山下清宫、海阳县丛麻院、日照县回龙观、临朐县九龙湾、苍山县铁角山、泰安市大津口等地,种竹均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主要建园竹种为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说明山东的竹林,在历史上是以淡竹为主要成分。建国以来,山东省先后由南方引进竹类10余种,目前竹林总面积已达26300亩,其中淡竹林居绝对优势,达到2万余亩,占竹林总面积的80%。实践证明淡竹对暖温带气候有较强的适应能  相似文献   

4.
不同竹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相同立地无林地和毛竹、淡竹、曲竿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竹林后,土壤密度、含水量、总孔隙度都较无林地有明显改善,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淡竹对改善土壤密度等效果最显著。毛竹对氮、磷含量的积累优势最为明显,3种竹林保钾能力偏弱。偏酸林地p H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栽植竹林有利于改善土壤酸度。  相似文献   

5.
淡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植物,茎秆通直,材质优良,韧性强,用途广,成材早,产量高,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部分地方由于不善经营管理,致使竹林严重衰退,造成大面积开花。现就淡竹开花成因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省现有淡竹林20多万亩,约占整个竹林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了寻求简便适用的淡竹材积表,本文拟从分析淡竹的秆重与胸围的相关性入手,研究淡竹一元材积表编制的经验公式,同时论证其可靠程度,以便今后根据此式编制淡竹一元材积表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淡竹材积的计算,系采用按秆重计算的方法进行.具体地说,是将收集到的420株成熟伐倒竹的数据(表1),先用图解法对每个胸围级秆重y与相对应的胸围X进行相关分析,得相关曲线图.据此,选  相似文献   

7.
淡竹是洛宁的特产。全县竹林面积有七千余亩。为摸索淡竹丰产措施,给生产提供依据,我所六三年至八○年,先后进行了竹林浇水、施肥、培士、防治害虫等试验研究,两处试验地亩产竹,分别由180.0斤提高到4124斤和由2120斤提高到7435斤,增产129.1%和250.7%。现小结  相似文献   

8.
竹秆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竹又称粉绿竹、花斑竹、红淡竹等。其耐寒耐旱性较强,竹竿坚韧,生长旺盛。我省农村,多于宅旁成片栽植,竹林姿态,婀娜多姿,竹笋光洁如玉。淡竹林亦可防风,并绿化环境。秆壁略薄、篾性尤佳,是上等的农用、篾用竹种,秆可作晒竿、大棚架、农具柄等,亦可编织凉席。笋供食用。淡竹林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等特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群体结构与产量类型——淡竹林的胸径与林高、单株竹重、产量均呈直线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7,0.9190,0.9756。高产竹林的竹冠中部1/3区分段的叶面积最大;低产竹林的竹冠上部1/3区分段叶面积最大,二者的叶面积模型差异很大。由于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同,形成高、中、低三种产量类型,竹材年产量分别为:高产型每亩2853—3435公斤,中产型每亩2363—2681公斤,低产型每亩761—957公斤。鞭层入土深30厘米时,产量最高。栽培技术与增产效果——垫土、浇水、施肥、采伐是淡竹林的主要栽培技术,它们各自有其特定的技术模式。竹鞭的负向地性生长大于正向地性生长的规律、竹鞭对成竹大小及形成产量的决定作用规律,是竹林垫土的理论依据。垫土可增产70—120%以上。土壤←水→淡竹←水→空气,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水是这一系统中的重要媒介物质,是淡竹生命的赋予者,这一系统是淡竹林浇水的理论依据。依淡竹的年生育规律适时灌溉,可增产1倍以上。土壤是生命“长链”的中枢,土壤肥力与淡竹产量直接关联,土壤的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定律是竹林施肥的理论依据。施肥后可增产80%左右。采伐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手段,又是竹林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依据竹林的成材规律、繁殖规律、生态规律,合理采伐,是竹林丰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洪泽县淡竹资源调查及技术改造措施张玉加,姚湘卿(洪泽县林业站223100)淡竹成材早,产量高,出笋成竹2~3年,即可砍伐利用。洪泽县现有淡竹林666.67hm2,为提高产量,开展综合加工利用,增加经济效益,进行了淡竹资源的调查和研究,总结了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竹织叶野螟(Algedoma coclesalis Walker).俗称竹苞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主要叶卷苞取食于当年生毛竹、刚竹、石竹、淡竹等新竹叶片,为当前竹林威胁最大的害虫之一.轻者影响竹根排芽,重则叶片吃光而枯萎.以往通常防治卷苞幼虫,其难度大,成本高。经十多年来控制成虫期实践表明:平均单株卷苞数量,自然危害区为防治区的26.5倍;耗资由原来平均每亩的0.6元,降为0.15元.  相似文献   

12.
洛宁县是河南省有名的产竹县,素有“绿竹之乡”美称,竹制品被誉为“河南竹器”。据历史记载,洛宁竹子3000年前已有广泛分布,以淡竹为主。根据历年来的试验研究,总结了竹林浇水、施肥、培土、垫埂、抚育管理、病虫防治、合理采伐等一整套北方竹林丰产栽培技术。对当前竹林管理,加工利用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淡竹(Phyllostachys glauoa Mcclure)是安徽省潜山县圩坂地区的重要经济竹种,群众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加工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据1988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现有淡竹林11400亩,年产竹材655万公斤,年加工产值2096万元。一、自然概况及分布: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0°27’~31°04’,东经116°15’~  相似文献   

14.
淡竹文夜蛾Eustotia sp.属鳞翅目、夜蛾科、文夜蛾属。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该虫1983年在日照市首次发现,寄主为淡竹、刚竹、毛竹等竹类。以幼虫取食叶片,将叶片吃成残缺或吃光,致使大面积竹林长势衰弱,出笋率降低,甚至成片死亡。1988年以来,我们对该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提出了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258—2020《淡竹材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已于2020年7月17日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自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淡竹材用林栽培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淡竹林立地级、移竹造林、成林培育及丰产标准等要求。标准适用于淡竹材用林的培育。文章从标准制定的背景、规程特点及主要条款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并对标准的宣传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竹螟,又叫竹苞虫、竹卷叶虫.危害毛竹、淡竹、刚竹等多种竹类.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发生时竹叶被吃光,使成片竹林枯死,严重影响翌年出笋和行鞭生长.  相似文献   

17.
<正> 1979年我们对淡竹进行了竹杆平插育苗,造林试验,获得当年发笋第二年满园的良好效果,为加快淡竹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一、操作方法1.育苗:用2年生淡竹竹杆做插穗,从基部砍伐,截取主杆带枝(桠)的竹杆部分,然后锯成双节段,节上端留3-5厘米,节下部留  相似文献   

18.
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陕西关中称青竹、甜竹,属刚竹属竹种。它蔑性好,是编织和农具柄的好材料,笋鲜美甘甜,可供食用。淡竹广泛分布在我国黄河中、下游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和山东等省,是北方优良的乡土竹种。我省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的关中平原南部有普遍栽培,多为灌溉竹林,其中以华县、华阴、周至、户县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9.
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省区,危害毛竹、刚竹、慈竹、淡竹等,是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幼虫危害竹叶,初孵幼虫体长1.5~2.5mm,灰黑色,体毛疏而长;老熟幼虫20~25mm,体灰褐色,被黄色和黑色长毛。食性较单一,大发生时,不但将当年竹叶食尽,使竹节  相似文献   

20.
<正> 竹一字象虫(Otjdog nathus davidisfajr)又称竹笋象虫,主要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调查和定点观察,我县竹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县主要危害桂竹、淡竹、毛竹、毛金竹、刚竹等竹林,被害率一般达20%左右,严重者达到95%以上,造成竹林衰败。成虫取食竹笋,幼虫蛀食笋肉,致使竹笋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