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转基因大豆,简称GM大豆,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特定性状的大豆品种。随着世界各国对转基因大豆的培育和世界市场供给的增多,转基因大豆对我国的大豆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介绍了转基因大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典型代表,经过25年的推广,已成为应用速度最快的作物育种技术。转基因大豆是全球种植历史最长、区域最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占比近50%。我国转基因大豆研发起步较晚,产业化滞后,但已储备了一批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向好。文章概述了国外和我国转基因大豆研发现状,分析了我国转基因大豆研发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转基因大豆产业化应用、提升国产大豆自给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发放,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再度引起很大争议。针对世界范围内种植规模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抗草甘膦大豆,从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两方面入手,阐述其进一步发展给我国带来的潜在风险及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又是食用油缺乏的大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食用油约占总量的2/3。评述了转基因大豆的优缺点和我国转基因大豆油的生产消费情况,以及转基因大豆对我国食用油产业链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大豆生产与加工的出路,为我国转基因大豆食用油的生产、加工和消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大豆之后,进口转基因玉米争议开始逐渐显露。6万t、12万t、54.5万t、112万t,半年时间内,被质检机关发现并做退运处理的违法转基因玉米数量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近期我国正式开启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化试点,而这也预示着转基因作物的果实将很快流入市场,步入人们的视野。当前我国的转基因产业化还有不少制约因素,特别是部分社会公众对此存在误解。对于转基因的争议,大多聚焦于相关食品的安全性方面,比如“欧美人不吃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抗虫作物虫子吃了会死,人吃了不会有事?”“转基因食品能不能长期吃,会不会影响后代”“转基因食品导致不孕不育”“转基因食品会致癌”等流言长期在互联网上流行。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在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育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豆基因组测序之后,大豆功能基因组学发展迅速,挖掘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用于转基因育种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建立了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功能研究、转基因品系安全评价等转基因育种研究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其中,转基因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高效、稳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探索和优化等方面。对大豆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方法和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阐述,可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大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出口物资。在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和地区对转基因产品进行严格限制和管理的情况下,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前景十分看好。为了我国大豆能畅通无阻地进入各国市场,了解和研究进口市场对大豆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保证大豆中农药残留控制在进口国允许的范围之内就至为重要。本文在收集与整理国内外大豆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旨在为大豆生产和修订我国大豆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续第1期)问:市场上有哪些转基因食品答: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进口的主要有大豆、油菜籽和玉米及相关产品,国内生产的有棉籽油和番木瓜。我国实施转基因标识制度。对于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生物均需要标识,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调和油均已标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自身大豆的产量是1300万吨到1400万吨,而我国大豆需求的数量超过了7000万吨,2012年进口量高达5838万吨。其中大部分为转基因大豆。仅大豆这一项来说以后必须依靠进口。转基因大豆产量高,生产成本是提高我国大豆的单产和总产的有效途径,也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大豆进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生物安全也成了国际上倍受争议的问题。较全面地介绍了转基因的安全性,阐述了生物安全现状,就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国际上现有的评价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芸  丁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96-2097
简述转基因农作物的发展现状,客观地分析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和安全隐患的根源及其评价.同时,对转基因农作物发展前景作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王磊  李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54-11856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目前人们既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又面对可能存在的粮食危机和潜在的经济风险.在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问题进行阐述下,重点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存在的伦理困境,试图找出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李忆 《广西农学报》2011,26(4):77-81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迅速发展,转基因作物食品大量涌向市场,由于其安全性没有定论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转基因作物食品基于核酸检测技术进行概述,着重介绍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转基因作物食品严格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基因漂流、对靶标昆虫抗性及非靶标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微生态变化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本结论是,目前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引起实质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评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仲文  连庆  李宁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24-27,37
文章从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国际通行做法以及我国对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的要求等方面,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完成安全性评价而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玉米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其基因转化研究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1990年以来,转基因玉米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有转基因的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杂交种进入商品化生产。与此同时,转基因玉米安全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2个方面概述了转基因玉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在多种农作物中得到应用和发展,随着转基因作物的不断增多,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因此需要建立快速、有效的转基因检测技术。文章对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质杂交印迹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在转基因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其他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的一种新型食品,其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文章从转基因生物的生长环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的处理过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并根据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食品本身的特性,编制了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