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 ,在大麦抽穗初期 ,每 6 6 7m2 用 4 0 %乙烯利AS 5 0ml常规喷雾 ,大麦株高降低 ,成熟期提前 ,对千粒重、产量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大麦株高构成指数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啤酒大麦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用7个株高构成指数存在一定差异的啤酒大麦品种(系),连续两年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大麦株高构成指数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构成指数IL、I1、I2、I3、I4在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年份间和年份×基因型互作间只有I4存在显著的差异;7个大麦亲本和21个杂种F1的株高构成指数的平均值均接近黄金分割值0.618;株高构成指数IL、I1、I4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IL和I1为部分显性,I4为完全显性至部分显性,具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I2和I3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IL和I4的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控制I1的增效等位基因为显性;株高构成指数可能受1对或2对主基因控制。相关分析表明株高构成指数与株高和千粒重均无显著相关,I2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IL、I1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I1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麦品种的株高变迁及矮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京 《大麦科学》1994,(4):11-13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环境下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稳定性,以113个(Naso Nijo×泰兴9425)DH系配制226个杂交种构建的永久F2群体及亲本为材料,调查4个环境下参试材料的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3个株高类性状,利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大麦株高类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永久F2群体株高类性状易产生中亲优势,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在50%以上,而超亲优势组合出现率不足30%;大麦株高类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基因型的影响,还受试点生态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的组合较多,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的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组合个数分别为27、10、14个,其中2个组合的3个性状同时表现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而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的组合相对较少,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的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组合个数分别为9、8、11个,其中1个组合的3个性状同时表现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高效唑对大麦产量及株高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台安地区上茬小麦、马铃薯收获后,下茬以种大豆为主,以往种普通大豆,现为发展高油大豆生产,特从黑龙江、吉林引进了6个高油大豆品种、品系在该地试种,为以后引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花生生产上,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是开花多,结荚少,秕果多,饱果少。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图用化学药剂控制花生的后期花,使之少开花或不开花,以减少养分消耗,为多结荚、结饱荚创造条件。 试验经过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甘蔗宽行距栽培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初步表明:1.4米、1.6米的行距处理在株高、茎径、成茎率、月均生长速、产量、蔗糖分等均比1.2米的行距处理表现要好,但综合各项指标以1.4米的行距处理占优。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籼粳交杂交水稻汕优 413和两系杂交水稻 N 5088 S/R 9—l,在剑叶全展期喷施 450ppm多效唑进行控高处理,结果表明,植株高度降低 5. 92和 7. 64 cm。植株高度降低的主要部位是穗颈和茎基部 l~4节。对于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