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的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单产,多次试验其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中稻适当减少基、蘖肥用作穗(粒)肥,使其前期促蘖壮蘖,中期稳长,群体适中,后期个体健壮,抗逆力增强,光合效率和N肥利用率均提高,因此头、二季均较“重底早追施肥法”显著增产,尤其与穗型较小的品种、中苗移栽、穴植双株、适当密植和增施N肥、中期增施K肥等措施并用时效果更佳。N素基、蘖、穗肥比例为5:2:3的两季增产率均高于其他参试8种单项增产措施,起关键作用的是穗(粒)肥,随施N总量增加而提高其所占比例,对两季总产的配合效应愈好。穗(粒)肥施期则根据中期长势长相而定,一般宜在孕穗期或齐穗期施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在不同施N量的情况下,对穗实粒数影响最大,其次为亩有效穗,对千粒重的影响最小。低N肥区低产原因为穗实粒数少,中N肥区获取高产量原因为每穗实粒比低N肥和高N肥区多。本文对水稻免耕抛秧栽培不同施N量植株的生长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有机肥基施条件下,不同用量控释肥对水稻生长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T1:控释肥用量35㎏/667㎡,T2:控释肥用量25㎏/667㎡,T3:控释肥用量15㎏/667㎡,CK为常规化肥,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叶片数、群体动态、产量、构产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基施条件下,控释肥可提高水稻株高以及叶片数,间接提高植株叶面积,同时可以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对最高总茎数和亩收获穗数影响较大,其中T1处理——控释肥用量35kg/亩效果最好,表现为收获穗数多、穗粒多,饱粒多,秕粒少,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以期为江苏地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根据施肥方式(C1常规施肥、C2侧深施肥)、施氮量(N1常规施氮、N2氮肥减量20%、N3氮肥减量40%、N4氮肥减量60%)和氮肥运筹(R1分蘖肥一次施用、R2分蘖肥两次施用),设置10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侧深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分蘖肥一次施用时,减少氮肥用量显著降低了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具体表现为C2N1R1>C2N2R1>C2N3R1>C2N4R1。分蘖肥二次施用时,随着施氮量减少,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降低,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具体表现为C2N2R2>C2N1R2>C2N3R2>C2N4R2。此外分蘖肥一次施用增产效果优于分次施用。本试验条件下,侧深施肥方式配合全氮且分蘖肥一次施用为最优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
小麦氮肥运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肥对小麦冬前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对年后小麦快速返青、拔节、抽穗有促进作用;N肥前移能提高小麦分蘖能力,而合理分次施入N肥能有效的提高小麦成穗率.N肥后移能够推迟小麦开花,增强小麦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能力,延迟成熟,能增加穗长、穗粒数和提高公顷穗数.前N后移效果优于一次施肥效果,与分次施肥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旱直播深度和氮肥施用量对金两优3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金两优33的最适播种深度和N肥施用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N肥施用量(纯N150.0(CK)、187.5、225.0、262.5 kg/hm2)和不同直播深度(2.0(CK)、4.0、6.0 cm)对金两优33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金两优33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实收产量先增加后减少,N肥施用量为225.0 kg/hm2时,有效穗数最多;N肥施用量为187.5 kg/hm2,每穗实粒数最多,实收产量最高。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金两优33的有效穗数、成穗率、千粒重、实收产量均降低,播种深度为2.0 cm(CK)的处理分别比播种深度为4.0、6.0 cm的处理增产20.77%和257.10%。[结论]金两优33的最适播种深度为2.0 cm,最适N肥施用量为187.5 kg/hm2。  相似文献   

7.
1999-2001年在桂北进行不同抛栽因素对优质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最佳栽培因素是:播种期,早造,南部3月6日左右、北部3月10日左右播种,晚造,南北部都是6月25日左右;抛栽期,早稻秧龄40-45天,4-5叶,晚造20-25天,4.5-5.5叶;抛栽密度,早稻每667平方米2.0万-2.2万穴,晚造每667平方米抛栽2.2万-2.4万穴;施肥每667平方米施纯氮12.0公斤,N、P、K比例为1:0.5:0.8,基肥、蘖肥和穗粒肥的比例为6:2:2;水分管理,有效分蘖期内全田茎蘖苗数达到预计有效穗数的80%-90%时露硒田。  相似文献   

8.
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质品种、W45为材料研究了不周施氮时期和不同施氮比例条件下水稻单株产量、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有效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系数与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食味值与蛋自质含量、粉状粒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粉状粒百分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10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N1处理的稻米食味值最高。即种植W45水稻品种,在总施肥量P2O510.8kg/(667m^2),K2O10kg/(667m^2),N18.4kg/(667m^2)的条件下,如果只要求优质,应该选择N1处理的底肥:蘖肥:穗肥=7:3:0的施氮比例;如果只要求高产或既要求高产又要求优质,应该选择N10处理的底肥:蘖肥:穗肥=3:4:3的旅氮比例。  相似文献   

9.
N·P·K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是喜氮作物,全生育期纯N施入量在160kg/hm2左右达到较高产量,N肥偏少会严重影响穗粒数。在N肥基本满足玉米生育需要时,适量追施P、K肥能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黄潮土地区合理施肥、优化栽培措施、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33年定位施肥试验基础上,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不同专用型小麦品种徐麦32和宁麦13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变化。[结果]有机肥、无机肥、品种以及两两互作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对徐麦32和宁麦13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施有机肥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除单施有机肥处理M外)。在施有机肥基础上配施化肥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产量,但对千粒重影响较小,且与N、NP或者NPK肥配合施用效果相当。在不施有机肥的处理中,NPK和NP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显著高于N和CK处理,长期单施N肥并不能增产,需配施P或PK肥才有效。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主处理施有机肥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相关性减弱说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弥补了无机肥施用种类不足的影响。[结论]在黄潮土地区,小麦生产中应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避免肥料长期单一施用对产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叶龄期追施N、K穗肥对中粳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粳稻品种皖稻68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追施N、K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倒3叶追施N肥产量最高,各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倒4叶期追施K肥产量最高,各追肥处理都极显著高于对照.(2)倒3叶期追施N肥显著提高穗粒数,而对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影响较小;倒4叶期追施K肥显著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而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3)穗肥的合理施用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生长,提高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并能提高群体的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提高粒叶比,协调群体源库关系,塑造抗倒株型,提高抽穗到成熟期的群体光合生产量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稻谷 1 凤稻14号 选(引)育单位:大理州农科所;编号:滇粳57号 特征特性:属粳型品种,株高90cm左右,耐肥抗倒,分蘖力强,剑叶直立,成熟时为叶下禾,株型好。最高亩茎蘖数50~60万,亩有效穗38~44万,成穗率75%左右。穗长17~20cm,每穗总粒数90~100粒,每穗实粒数75~80粒,结实率80%左右。着粒密度55粒/10cm,穗重1.7~2.0g。籽粒短卵圆形,颖壳、秆黄色,短顶芒,不易落粒,千粒重24~25g。1999年经云南省农产品质量监督站分析测定:出糙率84.2%,精米率79.0%,整精米率65.8%,长宽比1.73,垩白粒率……  相似文献   

13.
“云国一号”晚籼品种抗性好、产量高、米质优,属感光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25天,穗长25cm,每穗实粒数125粒,结实率95%,千粒重24g,一般产量6750.0-7630.5kg/hm^2。株高80cm左右,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栽培要点是: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科学施肥、排灌,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在模拟中度盐渍土环境下的试验表明:有机、无机肥及结合施用均可提高盐渍土环境下的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在单施无机肥与有机无机结合施用的情况下,都以N22.5P11.25与N22.5P11.25K7.5产量表现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米硬度的影响。[方法]以21个粒形有差异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设施NP与NPK两种处理,对稻米硬度进行测定,分析两种施肥处理条件下不同粒形的稻米硬度差异及粒形与硬度间的关系。[结果]施NPK肥的稻米硬度平均为79.6 N,只施NP肥的稻米硬度平均为75.8 N;NPK处理中的窄粒型、中等粒型、宽粒型比NP处理中的稻米硬度分别大3.2、3.34、.4 N。在两处理中,穗上部籽粒比穗下部籽粒硬度大,平均差异分别为3.96和3.65 N。[结论]施NPK肥的处理比只施NP肥的处理稻米硬度大;籽粒越宽,硬度越大,且施K肥能明显提高宽粒形品种的硬度;穗上部籽粒比下部籽粒的硬度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大田玉米试验,研究不同养分含量的昌鑫生物有机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玉米株高、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周长、千粒重等生物量数据,对玉米产量进行理论测定。[结果]大田玉米追肥施加25%颗粒肥后,籽粒饱满,穗粒数、行粒数、穗粒数明显增加,增产率达到27.2%。[结论]施加25%颗粒肥有效地改善玉米的成产因素,使玉米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玉米配方肥大田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86-86,92
示范结果表明:玉米施用配方肥,籽粒饱满、粒色明净、抗病性增强,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显著,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喷施叶面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施叶面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叶面硅肥可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杨卓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84-7686,7702
[目的]研究栽培措施对佳早1号产量及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间筑小田埂,并覆盖地膜,排灌分开,每个小区面积是14 m2,栽插规格是20 cm×20 cm,每丛插4本。共进行播栽期试验、栽植密度试验、不同N肥水平试验、N肥施用比例试验。[结果]不同播栽期对佳早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大,在不影响晚稻安全齐穗的前提条件下,佳早1号的播栽期可比当地正常时期推迟10 d左右。不同栽植密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栽植25、30和36丛/m2处理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比21.43、18.37丛/m2处理增产显著或极显著;以获取最大效率的高产为目标,现行适宜的栽植密度为25~30丛/m2(19.8 cm×16.5 cm至19.8 cm×19.8 cm)。不同N肥水平现行适宜的施N量为150~195 kg/hm2;比较各处理的产量构成看出,适量施N量的处理穗多穗大,单位面积总粒数多,结实率高;施N偏少的处理,穗数较少,单位面积总粒数少,引起减产;施N偏多的处理,虽然穗也多,单位面积总粒数多,但由于结实率偏低而减产。基蘖、穗粒肥比8∶27、∶36、∶4各处理之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从平衡施肥的角度出发,现行适宜的基蘖、穗粒肥比例可选7∶3。[结论]该研究可为佳早1号在宁德市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吴雯 《农技服务》2023,(9):24-27
为科学指导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探清安顺市水稻化肥利用率,设置常规肥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4个处理的水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肥区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最高,分别为25.01万穗/667m2、165.43粒、150.23粒,水稻籽粒净产量、秸秆折合产量常规肥区最高,分别为543 kg/667m2、460 kg/667m2,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安顺市水稻化肥利用率表现为氮肥利用率43.56%,磷肥利用率14.36%,钾肥利用率2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