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牦牛育种过程中,采用有计划的F1近交(近交系数介于0.03125~0.125),不仅能使复壮的牦牛新群体在体型、外貌、毛色等外观性状方面快速趋于一致,而且横交牛展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生态适应能力.初生重较家牦牛大2.23 kg,6月龄较家牦牛重14.88 kg,胴体较家牦牛重7.43 kg,越冬保活率较家牦牛高5个百分点.瘤胃、瘤胃容积亦较同龄家牦牛分别大0.39 kg、4.98 L.  相似文献   

2.
牦牛是牛属动物中唯繁衍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及毗邻高寒牧区的牛种.虽数目只占世界牛只总数的1%,但在其分布地区(东径70°~115°,北纬27°~55°),却是优势畜种.为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国内外多采用优良种牛进行杂交改良,但限制因素甚多.  相似文献   

3.
野牦牛与家牦牛六个方面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一种古老的牛种,距今2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我国是世界上家牦牛数量、品种最多的国家,有家牦牛1400多万头,约占世界家牦牛总数的95%以上。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畜种,仅青海省就有牦牛490余万头,约占全世界的1/3。本文主要对青海家牦牛和野牦牛的分布及概况、外貌特征与繁殖方式、饲养管理、生产性能和抗病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野牦牛喜欢群居,善于攀高涉险;野牦牛的繁殖情况基本与家牦牛相似;野牦牛比家牦牛抗病性能好。  相似文献   

4.
透明质酸酶(Hyalunenidase,简称HAale)也称玻璃酸酶,它主要催化透明质酸的水解,从而减少透明质酸阻滞入侵微生物及毒物在组织中的效能,因而也被称为扩散因子,自从Meyer等人,于1940年发现以来,已先后提纯出睾丸、蛇毒、蜂毒及蝎毒的透明质酸酶,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1、2、3).  相似文献   

5.
6.
7.
血液中的许多蛋白质和酶具有遗传多态性,这类遗传多态性同红细胞的抗原变异一样被应用于血型分类的研究。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家畜的血液蛋白多态性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牛血液中有26种以上的蛋白具有多态性。而对牦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始于80年代,已发现牦牛血液中有多种蛋白质和酶具有遗传多态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牦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1 牦牛血液蛋白质多态性11 血红蛋白(Hb)牦牛Hb的遗传机制,一般认为受HbA、HbB2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表现出HbA…  相似文献   

8.
9.
天祝白牦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胺电泳法对大通家牦牛的血清触球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通家牦牛的血清触球蛋白有HP1-1、HP1-2、HP2-2三种基因型,以HP1-1为优势基因型(75.5%),根据HP基因受一对共业性等位基因HP^1和HP^2控制的假设,其等位基因的上经分别为0.8468和0.1532。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牦牛,荷斯坦牛,F1(犏牛),F2(尕利巴牛)代杂种牛的血红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青海荷斯坦牛的Hb电泳型呈多态性,而青海牦牛的Hb只呈现出单态;2、犏牛的Hb电泳型为多态,除表现双亲的Hb特征外,还出现了犏牛所特有的带型;3、尕利巴牛的Hb电泳型比较复杂,表现出了四种类型,除了表现亲本的Hb特征外,也出现了具新型Hb类型的个体;4、随着级进代数的增高,牦牛远缘杂种后代的Hb电泳型变化愈来愈复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牦牛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对180头生长家牦牛和半血野牦牛的产毛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家牦牛1岁1.263±0.239kg/头,2岁1.404±0.329kg/头;3岁1.501±0.326kg/头;半血牦牛相应为1.074±0.308kg/头,1.064±0.336kg/头,1.158±0.410kg/头。其绒毛产量分别为家牦牛0.605±0.143kg/头,0.711±0.216kg/头,0.635±0.246kg/头。半血野牦牛0.556±0.177kg/头,0.418±O.201kg/头,0.453±0.217kg/头。裙毛产量分别为家牦牛0.658±0.137kg/头,0.693 ±0.175kg/头,0.866±0.187kg/头。半血野牦牛0.518±0.211kg/头,0.646±0.257kg/头,O.705±0.258kg/头。结果表明,给家牦牛导入野牦牛血液进行血缘更新,牦牛的产绒、产毛性能未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176头各龄家牦牛和半血野牦牛的年产毛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家牦牛1岁0.98±0.29kg/头,2岁1.12±0.22kg/头,3一5岁1.18±0.38kg/头,6岁以上0.88±0.27kg/头;半血野牦牛相应为0.90±0.20kg/头,1.05±0.27kg/头,0.68±0.28kg/头,0.90±0.38kg/头;3一5岁家牦牛组的年产毛量极显著高于6岁以上年龄组(P<0.01),同1岁、2岁年龄组的年产毛量差异不显著(P>0.05),2岁与6岁以上年龄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半血野牦牛各年龄组的年产毛量差异不显著(P>0.05);1岁家牦牛公母间,2岁半血野牦牛公母间,年产毛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地防止牦牛退化,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利用野牦牛(精液)、半野血牦牛,采用人工控制本交和人工授精的方式与家牦牛杂交,对1/2,1/4野血牦牛的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其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体重增加,均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的相应指标。利用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群体效果显著,是目前提高牦牛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野、家牦牛及其杂交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对青海大通牛场野牦牛(1岁)、大通牦牛(1~2岁)及甘肃天祝县天祝黑牦牛(1~2岁)的生长及部分血液生理指标,做了为期一年(分三期)的跟踪测定.同时,亦对三种群牦牛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及淀粉酶4个血液生化位点和9个微卫星DNA位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生长性状方面,野牦牛头形与天祝黑牦牛差异极显著(P<0.01),野牦牛角基间宽、最大额宽与头长的比值接近欧洲原牛;三种群牦牛体重和体尺在采样期间差异极显著(P<0.0),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不均衡性,暖季(5月到10月)增重较快,冷季(10月到翌年5月)生长缓慢;但在冷季,三种群牦牛生长变化趋势不同,野牦牛和大通牦牛体重略有增加,而天祝黑牦牛体重普遍下降,说明野牦牛和大通牦牛更能适应高寒少氧及缺草的生态环境,家野牦牛间的杂交是目前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有效繁育措施之一.野牦牛及大通牦牛红细胞直径大于天祝黑牦牛;红细胞数(RBC)及红细胞压积(PCV)在种群和采样期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血红蛋白差异不显著;野牦牛、大通牦牛RBC在采样期间差异显著,至暖季末期(此时牧场海拔较高)达最大,而天祝黑牦牛在采样期间差异不显著,表明RBC的季节变化是野牦牛和大通牦牛能更有效地进行生理调节的标志之一.4个血液蛋白和等位酶(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淀粉酶,Amy)位点中,只有大通牦牛和天祝黑牦牛在淀粉酶位点具有多态,且其平均预期基因杂合度分别0.0531和0.0746,表明三种群牦牛在血液蛋白及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贫乏;在9个微卫星DNA位点,三种群牦牛有较高的基因杂合度,野牦牛、大通牦牛和天祝黑牦牛平均预期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47、0.71和0.67,说明在微卫星位点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用微卫星DNA标记能充分揭示牦牛群体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方法]随机选择家牦牛63头为对照组,1/2野血牦牛57头为实验组,测定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日增重,并将测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6月龄1/2野血牦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比同龄家牦牛平均提高7.48%、7.93%、8.03%、9.64%、24.26%,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野牦牛(Bosmutus)是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牛种,是家牦牛(Bosgrunniens)的最近祖先。野牦牛性情猛烈,体躯高大,体质结实粗犷,对青藏高原严寒、缺氧、多变恶劣的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始于Smithes(1965)发明了淀粉凝胶电泳之后,他以淀粉为载体分离出血清蛋白(人)、乳蛋白(牛)及蛋清蛋白,电泳后能区分出多种成分,并且有个体遗传差异性.因此,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家畜血液蛋白多态性成为了数十年来动物遗传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目前,已发现绵羊血液蛋白多态位点达30多个,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遗传.本文通过运用电泳技术对皇城地区生活的几个细毛羊品种(品系)生化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将其与青藏高原生活的青海细毛羊进行比较研究,以其对高海拔地区生活的绵羊的特殊基因库有所了解,为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牦牛乳汁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