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马铃薯的科学贮藏条件马铃薯品种较多,按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四种类型,其中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贮藏。马铃薯适宜的贮藏温度为3~50C,相对湿度90%~95%,40C是大部分品种的最适贮藏温度,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较少,也不易皱缩。另外马铃薯收获后有明显的生理休眠期,为2~3个月。马铃薯贮藏前要严格挑选,去除病、烂、受伤、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块。收获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减少含水量,促进薯皮老化。以利于及早进入休眠和减少病害。采收后在较高的温湿条件下(10~150C,相对湿度95%)进行愈伤处理,以便恢复收获时的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2.
土豆的科学贮藏方法   一、土豆的科学贮藏条件:土豆品种较多,按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四种类型,其中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贮藏。土豆适宜的贮藏温度为 3~ 5℃,相对湿度 90~ 95%, 4℃是大部分品种的最适贮藏温度,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很少,也不易皱缩。另外,土豆收获后有明显的生理休眠期,为 2~ 3个月。土豆贮藏前要严格挑选,去除病、烂、受伤及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块。收获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减少含水量,促使薯皮老化,以利于及早进入休眠和减少病害。采收后在较高的温湿条件下 (10~ 15℃,相对湿度 9…  相似文献   

3.
春马铃薯适时收获,合理贮藏,对保持其食用、加工或种用的品质十分重要. 适期收获 为了保证薯块在贮藏期间不发病、不腐烂、以及减少其他原因引起的损耗,准备贮藏的马铃薯必须在植株达到充分成熟后再收获.一般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块茎很易与葡萄茎分离,周皮变硬,此时即为食用茎的最适收获期.种薯田应提前5~7天收获.收获过早的薯块,由于干物质积累较少,薯皮较嫩,耐贮性较差.收获前5~7天应停止浇水,以促进薯皮老化,降低块茎内水分含量,以增强其耐贮性.收获时,先割断茎叶和消除田间残留枝叶,以免病菌传播,收获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并避免烈日曝晒.  相似文献   

4.
冬季,不少农户有把甘薯与马铃薯放在一起混藏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甘薯喜温怕寒,在12~15℃范围内可贮藏较久,低于9℃就会发生冻害,造成腐烂或硬化变质。而马铃薯贮藏温度比甘薯低,温度高了易腐烂。种薯贮藏窖温宜控制在1~5℃,最高7℃,低于0℃则易受冻腐烂。温度高于5℃,易出现表皮皱缩现象,尤其是在通过休眠期后块茎芽眼中的幼芽便开始萌动,12℃以上块茎便大量抽芽。  相似文献   

5.
<正>鲜食马铃薯贮藏主要是抑制发芽,防止薯皮变绿。适宜贮藏的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85%~90%,湿度过高易增加腐烂,湿度过低失水增加、薯块皱缩。光照能促使马铃薯发芽,增加薯块内茄碱苷含量。正常薯块的茄碱苷含量不超过0.02%,对人畜无害,但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有毒害作用。因此马铃薯应在黑暗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在马铃薯收获前2~4周内用浓度为0.2%的青鲜素叶面喷洒,可抑制薯块在贮藏期间发芽,但喷药后48小时(春作)至72小时(秋作)内遇雨则效果明显下降,应该补喷。薯块收获后,可在田间就地稍加晾晒,散发部分水分以便贮运,一般晾晒4小时,晾晒时间过长,薯块将失水萎蔫,不利贮藏。夏季收获的马铃薯,正值高温季节,收获后应堆放在10℃~15℃的阴凉通风处预贮15~20天,使块茎表面水分蒸发,伤口愈合,薯皮木栓化。预贮场地应宽敞、通风良好,堆高不宜高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一、播前准备种薯处理1、选种无论从外地调进的或自留的种薯,使用前都必须经过选种。选择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龟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一、播前准备种薯处理1、选种无论从外地调进的或自留的种薯,使用前都必须经过选种。选择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龟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收获后,块茎含水量一般在80%左右,在储存期间易遭到病菌的侵染而腐烂。高温易伤热、低温易受冻害。所以采用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1播前准备种薯处理1.1选种无论从外地调进的或自留的种薯,使用前都必须经过选种。选择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龟裂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发芽温度在12℃以上,早春地温低,直接播种需1个多月才出苗。催芽播种可缩短马铃薯在田间的生长期,并提早上市。切块催芽既可省种薯,剔除病块,又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1筛选种薯选未受冻害和热害、无病斑、无虫害、无腐烂、种皮较光滑、芽眼多、薯形正常的块茎。每亩用种薯150kg左右。2晒种薯催芽前晒种利于早发芽、发壮芽。于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把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贮藏宜选择休眠期长的早熟种;在寒冷地区栽培的,或在秋作地区栽培的,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贮藏.栽培中要注意生长后期少灌水,增施磷、钾肥.选晴天,土壤干爽时适时收获,刚采集的薯块,外皮柔嫩,应放在地面上晾晒1~2小时,待表面干爽后收集.但夏季收获的不能久晒,收后应放到阴凉通风的室内、窖内或荫棚下堆放预贮,薯堆不高于0.5米,宽不超过2米,在堆中放一排通风管通风降温,并用草苫遮光,预贮期间,视天气情况,不定期检查倒动薯堆以免热伤.贮藏前应剔除病变损伤、虫咬、雨淋、受冻以及表皮有角斑等不良薯块.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由于具备稳产、高产、适应性广、生育期短、抗灾力强、营养丰富、粮菜兼用等特点,在全国种植面积很大,分布广泛。科学、合理地贮藏种薯是保持品种优良种性的最基本环节之一。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一般含75%左右的水分。温度过高,易发芽,降低品种的种性;温度过低,会造成冻害。湿度过大,易“出汗”早发芽形成须根,降低种性,易腐烂;湿度过低,由于自然失水变得皱缩,损耗增多。因此薯块的安全贮藏环节比较复杂,现将多年的贮藏经验总结如下。一、选窖大型的贮藏窖选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温度易掌握。二、马铃薯入窖前…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对马铃薯危害极大,不仅会使得芽苗、种薯腐烂,还会使植株萎缩、矮小、黄化、死亡,大大降低马铃薯的产量。若是贮藏的块茎发生腐烂,甚至会让窖内的部分或块茎都受到病菌的侵袭,造成烂窖。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由密执安棒形杆菌引起,属于病菌的一种,最佳生长的温度为20~23℃,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内即可死亡。通常情况下,田间土壤的温度介于18~22℃之间,因此,此种环境下极易发生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害。除此之外,若  相似文献   

15.
<正> 选用脱毒早熟马铃薯,既能高产,上市又早。马铃薯育苗采用切块催芽后播种,可缩短在田间的生长时间,既节约用地,又能提早上市,还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1.筛选种薯 选择未受冻害和热害、无病斑、无虫害、无腐烂、种皮较光滑、芽眼多、薯形正常的块茎,每亩大田种薯用量为150千克左右。 2.晒种薯 催芽前晒种有利于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收获后仍然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因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及设施条件、管理技术的影响,贮藏期因发芽、冻害、热伤、机械伤和病虫害等,造成马铃薯损失达15%~30%,尤其是种薯,一般贮藏时间较长,腐烂比较严重,最高可达50%。如何达到安全贮藏,成为制约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主要因素。结合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马铃薯贮藏窖项目的实施,总结其安全贮藏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1马铃薯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1.1疮痂病在高温和土壤干旱时发生严重。主要侵染幼小和生长旺盛的薯块,薯块感染后,先在表皮产生棕褐色小突起,之后合并成大病斑,或病块茎表皮粗糙木质化,呈干腐状。防治措施:用500倍高锰酸钾浸种消毒。1.2环腐病既能发生于茎叶,又能发生于块茎,在马铃薯贮藏期间也能造成危害。切开病薯可见维管束环状圈变,孔黄色腐烂。防治措施:(1)播种前严格挑选无病种薯,切块时注意切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它既耐高温,又怕高温,如果贮藏不当容易受冻或发芽,影响种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新疆马铃薯种薯越冬贮藏的贮藏窖要求、块茎收获后处理措施、入窖前期调控要求、入窖中后期调控要求及出窖前调控要求,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同薯20号国审中晚熟马铃薯品种,出苗至成熟100~110天。块茎圆形,黄皮黄肉。生长势强,抗旱耐瘠,产量潜力大;薯块大而整齐,商品性好,耐贮藏;可蒸食、菜食,品质优。华北、西北、东北大部分一季作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为3~5℃,相对湿度90%左右,4℃是大部分品种的最适宜贮藏温度,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很少,也不易皱缩。普通家庭存放马铃薯应做到以下"六忌"。一忌水多收获前7天要停止浇水以减少含水量,促使薯皮老化,以利于及早进入休眠和减少病害。二忌暴晒有些人为了晾干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