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香榧人工授粉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香榧大砧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径3~5cm的实生榧树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部位、嫁接时间、嫁接高度、大砧地径大小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主枝劈接和主干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100%和87.67%,接穗成活率分别为95.17%和83.33%,达到10%以上的显著水平,平均抽梢个数无差异,但主干劈接的新梢平均生长量43.18cm、高于主枝劈接的37.22cm;主干劈接时间上,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主干劈接的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新梢长度越低、新梢越长;砧木地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地径越大、新梢越长。  相似文献   

3.
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变异类型经人工选育后嫁接繁殖栽培的优良品种,长期以来,林农以香榧小苗种植为主,因香榧小苗前期生长慢,造成基地荒芜不成林的现象,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同时,有些育苗户从低产树上剪接穗,出现光长树不结果的现象,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从林地选择、榧树造林、定砧嫁接等方面总结了香榧定砧嫁接建园技术,从而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巩固香榧造林成果,保障香榧品质,促进香榧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香榧实生大苗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径3~4cm的实生香榧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穗类型及是否剪砧、是否采取防晒措施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贴枝接和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0.58%和76.67%,达到5%显著水平,贴枝接的新梢抽生数、新梢个数、新梢生长量也略高于劈接;2月29日(2012年)至3月22日嫁接,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1年生新梢上段和半木质化嫩梢作接穗的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1年生接穗粗度对嫁接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接穗越粗,新梢生长量越大,1年生枝条下段和2年生接穗嫁接成活率较低;第1年不剪砧的嫁接成活率高于剪砧,但剪砧新梢生长量大于不剪砧;对嫁接枝用箬叶包扎进行防晒对提高嫁接成活率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香榧嫁接成活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香榧18个优良单株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的比较试验,对影响香榧嫁接成活的多种因素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以及采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嫁接方法其嫁接成活率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榧树8年生苗为砧木,以立勤细榧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地径、不同嫁接高度、不同嫁接部位、不同嫁接时间对香榧接穗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地径嫁接,接穗生长长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穗粗度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嫁接高度之间,接穗生长长度和粗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嫁接高...  相似文献   

8.
香榧嫁接繁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木 《湖南林业》2006,(5):23-23
香榧系第三纪子遗植物,为我国特有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其种仁含油量为51.7%,是很好的食用油。香榧子是一种药材,炒熟食用酥脆可口且营养丰富。因树干挺拔,树姿雄伟,四季常青,还是绿化及园林观赏的景观树。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香榧接穗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以培育3a的当地榧树实生苗和诸暨枫桥的香榧枝条为材料,分别于2019,2020年3月进行香榧苗木嫁接试验,当年10月下旬统计劈接、切接、插皮接、贴枝接4种嫁接方法的接穗嫁接成活率、测定年新梢长度和基径.结果显示,嫁接方法对嫁接后接穗成活率有极大影响,4种嫁接方法的接穗嫁接成活率最...  相似文献   

10.
香榧腋芽组培及嫩枝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榧优株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结果表明,在B5+BA0.1mg/L+NAA0.5mg/L+IBA1.0mg/L的培养基中腋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70%;腋芽继代培养较适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1mg/L,继代培养20d可长成4cm左右的健壮无根苗。采用腹接法将组培得到的无根苗嫁接于当年播种的实生砧木上,腹接法60d愈合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香榧绿藻的发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暨市香榧产区绿藻发生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香榧主产区绿藻的发生率达51% ~ 64%;采用晶体石硫合剂800倍液喷施,除治效果达85.7%.结合营林措施,加强抚育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香榧绿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采穗圃是香榧扦插育苗以苗繁苗扩大种苗培育规模的基础,通过对香榧采穗圃的营建技术,包括圃地选择、定植密度、搭建荫棚、抚育管理、截干促萌等措施进行试验,提高穗条产量,可生产穗条151万条/hm2。  相似文献   

13.
于宁乡县龙田镇月塘村选择生长健壮、结实正常的10年生香榧实生植株作为观测对象,对香榧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香榧果实发育过程历时16个月,跨越2个年度,果实的生长变化曲线呈"S"形;当年6月初到12月末果实生长很缓慢,12月中旬到翌年2月末生长极其缓慢,至翌年3月果实开始膨大,从4月末到7月中旬进入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香榧(Torreya grandis)的叶片和胚乳为材料,利用改进的CTAB-硅珠吸附法提取DNA,分别就叶片与胚乳建立了香榧的AFLP银染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采用EcoRⅠ/MseⅠ酶切体系,64对引物中有36对引物既不适合叶片也不适合胚乳;适合胚乳AFLP分析的引物有20对,适合胚乳叶片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有15对,既适合胚乳又适合叶片的引物有7对。实验结果为利用AFLP标记对香榧进行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榧树变异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笔者在省内实生群体发现零星分布着一类生长迅速的榧树变异类型.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体系对榧树速生变异类型与榧属其他5个种、2个栽培变种(香榧、云南榧、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榧树、长叶榧)等共21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合叶形指数的方差分析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进行了研究材料的亲缘关系聚类,探讨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榧属5个种、2个栽培变种及榧树变异类型的21个样品可以分为5组:长叶榧组、榧树变异类型组、包括香榧在内的榧树组、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组,而云南榧自成一组;榧树变异类型与长叶榧亲缘关系较近,其叶片形态偏向长叶榧;各种间叶形指数差异极显著,榧树变异类型的叶形指数显著不同于与其他样品.但推断本研究中榧树变异类型是长叶榧的自然变异,还是长叶榧与其他榧树的杂种,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安徽香榧资源概况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安徽省香榧的栽培品种、分布与发展状况,阐述了香榧的生长发育特性及适生环境,并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如适地适树培养实生苗、嫁接育苗、肥水管理、保花保果、防治虫害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其中在嫁接育苗方面,就老树换头、实生苗嫁接、根接3种嫁接方式分别进行了研究探讨。为香榧的优质、稳产、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Lecia S8APO体视显微镜观察8个品种榧树生长期种子的横切面、纵切面以及成熟种子的外种皮.结果表明,可以排除“榧眼”是“原气孔带的区域”和“假种皮薄的区域”这两种关于“榧眼”起源的猜测,也可以排除对“榧眼”是萌发孔、种脐或薄壁细胞等多种关于其功能的猜测;同时发现“榧眼”具有明显增厚的结构,而中间具有2个凹点,且有浅沟相连,这一结构可能对榧树的祖先是适应的,但是,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这些特征可能已经失去了原先的功能和作用,也许“榧眼”已没有现实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查发现香榧优良品种细榧中存在多个不同来源的类型.通过对香榧年生长规律的观察,特别是对种核、叶片形态的详细调查,结果证明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内,细榧中至少包括以下4个优良类型:细核型细榧(东榧1号)、细核早熟型细榧(东榧2号)、小叶型细榧(东榧3号)和大叶型细榧(普通细榧).分子标记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细榧类型的实际存在.为了研究细榧内不同类型的形态区别,在种实、叶片形态观察中,首次引入了变化梯度概念.4个细榧类型不仅有稳定的形态特征,也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并已形成一定的栽培面积,获得了实际的经济效益.通过生长观察和形态调查,结合分子标记确定品种的做法,也为今后发掘更多的香榧优良资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香榧胚乳、新老叶片以及1年生幼果进行DNA的提取,经比较分析发现,以香榧嫩叶为实验材料提取DNA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