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运用GIS技术构建评价单元,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三品”基地适应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周边环境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农田土壤质量、产业发展基础、经济社会水平等方面构建“三品”基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为“三品”基地的规划和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休闲农业三类典型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碧凡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311-316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休闲农业经营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典型调查、直接观察、深度访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选择经营模式分别是“股份合作制”模式、“个体农庄”模式、“五体联动”模式的3家典型浙江休闲农业实体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探讨经营主体、投融资方式、决策方式、分配机制和市场营销模式等的异同和优劣,并提出借鉴和启示,以供休闲农业经营者及政府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遭受了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和扩散推广。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灾前概况和灾后损失,提出了恢复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基本思路,重点阐述了“专家+项目+农户”、“专家+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专家服务团”、“专家大院”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完善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北京市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方式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北京模式”进行改进,设计了由原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并由政府予以扶持的“小改进”方案和实行三级巨灾风险保障的“北京新模式”。动态模拟结果表明,与政府购买再保险方式和“小改进”方案相比较,“北京新模式”既能实现保险公司持续经营,又有利于提高政府资金运作效率,是一种较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低碳农业背景下闽台有机农业交流与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而提出发展“新的工业革命”--“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本文在对“低碳经济”兴起和“低碳农业”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应用“低碳农业”技术,借鉴台湾低碳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经验,以有机农业作为发展福建低碳农业的切入点,以期促进福建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加强海峡两岸农业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卢布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596-599
面对当代世界发展大趋势和重大问题,本文从农业的内涵、概念、产业发展特性、功能演变和未来形态等角度分析思考,大胆提出了农业属于“基础产业部门”的新概念。结合我国实情,建议国家明确“五维一体”的农业发展目标,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拓展生态保育和社会服务等新型农区就业领域,主动向后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阳东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路、原则、总体目标、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向、农业发展战略以及实施对策等。认为全县应采用点-轴开发模式,构建“农业三区三心一中心”格局,即建立三大特色农业功能区、三个农业经济次中心和一个农业物流与服务中心,从而形成“两横两纵”农业经济走廊(或发展轴线)。同时指出,在产业结构发展定位方面,全县应重点做好山水文章,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采取“三水一菜一牧一林一加一游一流”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水产、水果、水稻、蔬菜、畜牧业、林业、农业加工业、农业旅游业和物流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休闲农业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水生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286-290
休闲农业的设计与运作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需求理论,满足人们由生理、安全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休闲产品与休闲体验。本文提出用“功能涵盖性”的原则界定“休闲农业”概念,并在分析休闲农业的多功能特性与产业本质的基础上,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需求理论,从管理者、经营者两个方面提出了休闲农业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摘要: 根据福建省9年来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总结福建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福建省加快发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建议与对策:一是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二是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三加强师资培训,推进“双导师型”队伍建设;四加强教材建设,构建体现农业推广特色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于春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371-374
【中文摘要】“大农”是农业中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比较先进的经济成分。伪满时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土地掠夺和地主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土地集中到“满拓”和少数大地主手中,加之伪满政府的极力提倡,所以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依然发达。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主要有富农经营、经营地主经营和农场经营三种形态,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带有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参考文献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参考文献是衡量期刊吸收外部信息与科学交流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16种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2010年第1期所发论文参考文献情况(包括篇均参考文献量、参考文献类型、变异系数、中英文比较、年度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期刊参考文献利用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论文应加强对参考文献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提高对最新文献的引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当前正在迅速兴起的农业园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形式之一,兼顾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种苗繁育技术示范培训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核心区、示范区与辐射区一般呈现“圈层”结构形态,其主要功能区可分为农业生产区、科技示范区、观光娱乐区与配套服务区。笔者以山东高青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案例,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特征定位、功能分区以及各功能区在园区发展中的作用地位、主要涵盖内容以及规划设计要点等进行探讨,并据此指导园区的规划设计布局。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杜丽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76-180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针对中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必须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素质,继续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相似文献   

14.
鉴别“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对"地理标志"农产品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从感官评价、理化特色指标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面作了阐述。前人的试验研究表明,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如电子鼻、电子舌、指纹图谱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等,可快速、简便、准确地提取地域特征因子,提高鉴别"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阐述中国大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总结了代表性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个典型模式,即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条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二是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6.
在涉及6个区县、12个乡镇的480家农户对10种不同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调查,利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分析软件,将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以期探讨科技进村入户的途径和方式,并结合客观实际总结提炼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艳  石顺科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0):193-197
农业技术推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以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目的,自开展以来已历时十余年,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促进作用,并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如何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原理与方法,结合泰州市郊区实际,开发出了功能全面、内容丰富、现势性强、图形生产力高、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的基于Visual Basic 6.0和MapObjects 2.3的泰州市郊区土壤与作物施肥信息系统V1.0。该系统涵盖了数据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精确施肥决策、学习辅助等功能。经试用,系统的功能可用性、功能可靠性、易用性、可扩充性较强,用户满意度较高,可为该地推广应用土壤管理与水稻、小麦精确施肥技术提供辅助决策与智能学习优质平台。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淮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区花生生产技术先进,单产水平高,出口基础好,加工业已见雏形,其种植规模与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稳定我国植物油市场的重要支柱。受生态条件所致,花生脂肪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中等,OL比值普遍偏低。在空间分布上,蛋白质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丘陵高于平原,脂肪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油亚比则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高。黄曲霉毒素、丁酰肼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已成为花生出口的主要障碍。该区应充分发挥花生产业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培育优质专用型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强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深加工水平,实现区域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油脂安全。  相似文献   

20.
张霞  许秀梅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0):135-140
本研究选取2016—2020年平度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对平度市近5年的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进行了测算。依据模型测算出结果,得出平度市近5年的农技推广效率平均值为0.905,发现2020年的推广效率低于平均值,农技推广存在推广效率低、投入冗余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技推广人员激励考核制度的对策。再对平度市5个镇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满意度分析得出:性别、家庭劳动力健康状况、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年总收入、农业收入是否转入土地是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从政府、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户角度提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以期为农业技术推广分析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