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通过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道了保护区资源植物的类别、分布及目前的利用状况。该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丰富,计11类约745种。以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淀粉植物和竹类植物的资源量最大。特有的种类有粗枝杜鹃Rhododen-dronbasilicum、卵叶韭Alliumovalifolium、尾叶琼楠Beilschmiedialongicaudata、大萼党参Codonopsis macrocalyx和雪山箭竹Fargesialincangensis;稀有的有滇藏木兰Magnoliacampbellii、珠子参Panaxjaponicus var. major、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较重要的有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等。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但是多以自家利用为主,形成商品的种类很少。目前受破坏较严重的是云南红豆杉、石斛、大萼党参、龙胆、珠子参、姜状三七、重楼、水青树等,有的种类已经面临枯竭的威胁。要坚决禁止村民到保护区采伐木材、砍柴、剥皮、滥挖根茎类药材等事件发生,并积极倡导和鼓励对上述资源的引种、扩繁和栽培利用,有效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5.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金钱豹分布的重点区域之一.通过红外线照相机对保护区内金钱豹种群数量、活动区域及其生境进行了调查,并根据金钱豹的生存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西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区目前有4个红树林自然铸护区,其红树林总体质量不高,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行其是,协调困难;经费投入无保障;规划与建设管理存在较大差距;法律与政策体系尚待健全;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体系滞后;人为因素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保障资金投入;健全法制,依法治林;引进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强化管理,合理利用;加大宣传与公众参与力度;实行社区共管,构建和谐社会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广西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西区目前有4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其红树林总体质量不高,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行其是,协调困难;经费投入无保障;规划与建设管理存在较大差距;法律与政策体系尚待健全;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体系滞后;人为因素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保障资金投入;健全法制,依法治林;引进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强化管理,合理利用;加大宣传与公众参与力度;实行社区共管,构建和谐社会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与猛洞河蕨类区系关系较疏远。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制因素。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又对该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林火隐患、薪材需求、林木采伐、生态旅游、采矿、猎捕、放牧及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的主要威胁与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介绍了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该系统集资料查询、资料修改、报表打印、数据统计于一体,系统的研制将微机引入保护区日常资源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兰科植物资源.2006~2008年作者对该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兰科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及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非常丰富的野生资源植物。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保护区内的资源植物根据资源植物的用途及化学成份,分为5大类,11小类。统计表明,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21种,园林植物407种,食用植物约102种,包括果用类型62种、蔬菜植物资源约40种,芳香植物61种,其他植物684种,包括纤维植物90种、油脂植物107种、淀粉植物42种、单宁植物32种、用材植物111种、饲料植物302种。保护区资源植物具有种类丰富、蓄积量小、品类齐全、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本着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解决合理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安徽天马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点与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点、植被垂直分布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保护区类型,提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建设目标、保护与管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