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山葡萄抗性品种"双红"与敏感性品种"双优"为试材,离体接种霜霉病菌,在接种0、1、3、5、7d时,连续观察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揭示不同抗性品种山葡萄应答霜霉病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未接种时,双优的线粒体膜系统发育欠佳,MDA含量较高,抗氧化酶(SOD、CAT、GR、PPO、POD)活性较低;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接种5d时,"双红"葡萄的PPO活性和POD活性分别是"双优"葡萄的2.00倍和5.54倍,此时,"双红"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存在聚集现象;接种第7天时,"双红"叶肉细胞发生严重的质壁分离,真菌出现空泡化,孢囊梗干瘪,而在"双优"叶片表面的霜霉病菌繁殖旺盛,此时,2个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差异已减小。"双红"对霜霉病的初始抗性较高,膜系统结构完善;在接种中期出现线粒体聚集、以提高PPO和POD活性来增强抗性;在接种后期可使组织快速失水,形成枯斑,削弱菌丝营养生长,从而防止病斑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在怀来县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科技中心葡萄试验园 ,砂壤土 ,地势平 ,土壤肥力中等 ,篱架栽植 ,株行距 1m× 3m。葡萄品种为白诗南、宝石解百纳、增芳德、梅露辄、白雷司令、龙眼、米勒特劳高共 7个品种。各品种选择树姿或树势较一致的 3株树或同一株树的 3个主蔓 ,于 8月 15日由下向上调查每片叶的受害程度。叶片的受害程度分为 5级 ,0级 :叶片无病斑 ;1级 :叶片有零星病斑 ;2级 :叶片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 6~ 1/ 4 ;3级 :叶片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 4~ 1/ 2 ;4级 :叶片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 2以上。病…  相似文献   

3.
部分葡萄品种葡萄霜霉病田间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葡萄病害,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在雨水较多的地区或年份发生较重.2002年,葡萄霜霉病在北京地区大面积发生,病情较严重.我们于2002年秋,对我所葡萄资源圃内的113个葡萄品种(品系)的葡萄霜霉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有机栽培对巨峰葡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对‘巨峰’葡萄开花期、幼果期、转色前期、转色期、成熟期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抗氧化系统中SOD、POD、CAT几种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有机栽培条件下的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和MDA的含量高于对照,而SOD、POD、CAT几种酶的活性则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有机栽培对巨峰葡萄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落叶果树》2021,53(3)
为明确不同葡萄品种霜霉病的田间发生流行规律,连续4年田间定点调查无核红宝石、玫瑰香、蛇龙珠葡萄霜霉病的初始发生时间及规律。调查表明,葡萄霜霉病在无核红宝石、玫瑰香、蛇龙珠上的初发时期及危害程度不同。无核红宝石于7月中、下旬始见葡萄霜霉病斑,比玫瑰香早7 d左右,比蛇龙珠早10 d左右;霜霉病病情指数,无核红宝石同期均显著高于玫瑰香和蛇龙珠;无核红宝石发病高峰期时间最早,在9月20日前达到高峰,比玫瑰香早6 d左右,比蛇龙珠早10 d左右。  相似文献   

6.
1997年引入摩尔多瓦(Moldova)葡萄品种进行试栽观察。该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650g;果粒短椭圆形,平均果粒重8.0~9.0g;果皮蓝黑色,着色易,且均匀一致。肉质中等,无香味,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0%,含酸量0.54%,耐贮运。高抗葡萄霜霉病,极丰产。适宜小棚架栽培,中短梢修剪。  相似文献   

7.
不同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不同鲜食葡萄品种进行了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以期为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室内接种试验和大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发现,供试的10个葡萄品种中“京亚”对霜霉病的抗性最强,“瑞必尔”和“火焰无核”的抗性最弱;从发病时间来看,抗性与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抗性越强发病越晚;田间调查结果表明,34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分为3类,其中“京亚”等16个品种属于抗病品种,“红地球”等10个品种属于感病品种,“瑞必尔”和“京秀”等8个品种为高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及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解析葡萄抵御霜霉病菌的相关生理反应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室内测定分析40个葡萄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研究在葡萄霜霉病菌诱导下,叶片的水杨酸(SA)、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变化,PR1、NPR1、Rboh D的表达。【结果】多数品种室内外对霜霉病抗性一致,高抗品种的SA、H2O2较感病品种更快更多量的积累,NPR1、PR1及Rboh D基因在高抗品种中更快更强烈的诱导表达。【结论】SA信号通路、活性氧通路参与了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葡萄霜霉病是主要病害之一 ,主要为害叶片 ,染病后叶片上呈多角形病斑 ,黄色乃至黄褐色 ,初期病斑周围呈水浸状 ,严重时叶片枯死早期脱落。病叶叶背布满白色霜霉状物。此病也为害嫩梢及幼果 ,主要以孢子越冬。此病一般于 7月份开始发病 ,8~ 9月为发病盛期 ,特别是多雨年份发生为害严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以预防为主。在每年落叶后至埋土防寒前 ,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 ,彻底清除园中的枯枝落叶 ,并集中烧毁 ;每年发芽前喷 1次 3~ 5度石硫合剂 ,开花前后每半月喷1次杀菌剂 ,可喷用 1∶0 7∶2 0 0波尔多液 ,70 %甲基托…  相似文献   

10.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7年的观察试验,张家口地区葡萄霜霉病发病高峰在8月中旬,葡萄植株幼嫩部分比成龄部分发病严重,摘除7月15日以后发出的副梢,结合两次喷药,保护成龄叶片,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来源葡萄霜霉菌致病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来源的20株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测定结果表明,其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采自宁夏与甘肃武威的菌株孢子囊大小更接近,与其他各地菌株间差异明显,孢子囊大小与地域及原始寄主未表现明显相关,可能与菌源采集地的气候条件有关。通过离体叶盘法对来自宁夏、四川及甘肃武威、天水、兰州的不同品种上的5株葡萄霜霉菌的致病力迚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葡萄霜霉菌在同一葡萄品种上的潜育期、病情指数及品种抗感反应均存在明显差异,即不同菌株对相同寄主的致病力不同,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菌株致病力与其孢子囊大小及地域未见明显相关,而与原始寄主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葡萄霜霉病盛发期,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对感病前后叶片中PPO、PAL的活性进行测定,研究紫珍香自交后代的6个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PPO、PAL 2个防御酶活性与供试葡萄抗性间存在正相关,6个供试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08-88的抗性最强,显著高于抗病亲本紫珍香;08-420、8-51的抗病性中等;08-1410、8-960、8-13的抗病性最弱,且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动态及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原体的数量和密度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有必要对其病菌的扩散动态进行研究,从而对病害进行预测。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霜霉菌孢子囊的时空扩散动态,并分析其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葡萄霜霉菌孢子囊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7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高峰期,随后进入消退期。其孢子囊通常在葡萄冠层以下分布较多,一天24 h内都可捕到孢子囊,但一般8:00左右和20:00左右捕捉量最多。孢子囊的扩散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在P<0.01水平下,霜霉病菌孢子囊扩散动态与5 d后病害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给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16个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和19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室内回接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16个酿酒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19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从发病时间来看,抗性与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抗性越强发病越晚。随即将测定结果采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酿酒葡萄抗性反应谱系图上,第1类为抗性稍强品种,为白比诺、灰比诺和赛美蓉;第2类为抗性中等品种,由白长相思和神索等8个品种组成;第3类是稍感病品种,包括赤霞珠等4个品种;第4类是感病品种,只有品丽珠1个。在鲜食葡萄谱系图上,第1类为六月紫等7个抗性稍强品种;第2类是新华1号和巨峰;第3类是稍感品种,由奥古斯特等6个品种组成;第4类为力扎马特等4个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5.
葡萄霜霉病菌侵染抗病和感病品种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苯胺蓝染色结合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在葡萄感病品种‘红提’和抗病品种‘北玫’中的侵染过程,发现两品种从接菌到显症的过程基本一致,但孢子囊伸出气孔的时间、伸出孢囊梗气孔比例、孢囊梗数量及孢囊梗分支,‘红提’比‘北玫’多;菌丝在‘北玫’上生长速度慢,后期生长量也较少。‘红提’的潜育期为4 d,而‘北玫’的为5 d,‘红提’和‘北玫’的长菌丝、分支的长菌丝、疏松菌丝体出现的时间也不同。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在‘北玫’上停留在疏松菌丝体阶段,而‘红提’96 h时叶片组织内长满致密的菌丝体。两品种在初生菌丝和长菌丝阶段产生吸器的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L25(55)的正交试验设计,对葡萄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胚挽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培养基种类、接种时间、植物生长物质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胚挽救成苗率最重要的是接种时间,然后依次是IBA浓度、GA3浓度、培养基种类和6-BA浓度。获得了一批胚挽救实生苗,最高出苗率达到73.0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棚架下垂叶幕和水平叶幕下葡萄叶片臭氧伤害状况以及对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的葡萄品种香百川为试材,利用臭氧监测仪监测7-9月份栽培环境中臭氧浓度,采用CIRAS-3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Handy PEA测定2种叶幕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荧光特性.[结果]下垂叶幕缓解了臭氧伤害情况,其主梢叶片发生臭氧伤...  相似文献   

18.
保加利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南部.属于温带气候.北部略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南部带有地中海气候特点.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种植.是世界著名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国之一。长期以来.保加利亚的农业科研机构非常注重鲜食葡萄品种的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19.
巨峰葡萄早熟性芽变98-2的孢粉学及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巨峰葡萄芽变98-2变异的遗传基础,以98-2及巨峰葡萄为试材,对它们的花粉萌发条件、花粉的形态及花粉壁饰纹,P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该芽变品系在孢粉学及同工酶方面与原母株系的差异。结果表明,98-2与巨峰的花粉粒均为大花粉,形态相似,但2者的极轴长、赤道轴长、P/E均差异显著,98-2较细长,巨峰较粗短;花粉的萌发率98-2低于巨峰;98-2与巨峰的POD同工酶谱存在差异,98-2与巨峰相比多了1条P3带而少了1条P6带,而且P4、P5的活性增强。花粉电镜扫描、POD同工酶分析结果都表明98-2和巨峰不是同一种质,它们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0.
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调控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以及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影响,探索油菜素内酯调控葡萄果实成熟及花色苷合成的机理。【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烟73’(Yan 73)为试材,在葡萄转色前分别用0.1、0.4、0.8 mg.L-1EBR,1mg.L-1Brz(brassinazole,BR生物合成抑制剂)和200 mg.L-1ABA,均匀喷施于葡萄果实,在葡萄成熟过程中测定葡萄果皮花色苷含量及PAL和UFGT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AB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在果实着色初期,‘赤霞珠’和‘烟73’葡萄果皮PAL和UFGT活性及果实内源ABA含量均逐渐升高,当果实接近成熟花色苷含量基本稳定时ABA含量开始降低。与对照相比,0.4mg.L-1EBR和200 mg.L-1ABA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提高了果皮PAL和UFGT活性,促进了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0.1 mg.L-1和0.8 mg.L-1EBR处理总体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促进了花色苷的合成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并提高了UFGT和PAL酶活性,但比0.4 mg.L-1EBR处理提高的幅度小,且差异显著。1 mg.L-1Brz处理使果实ABA的合成推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PAL和UFGT活性以及花色苷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外源EBR和ABA处理促进了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在不同浓度EBR处理中,以0.4 mg.L-1处理效果较好;内源ABA可能参与了EBR对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