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日光温室栽培的问题和今后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种植地域不断扩大,至1999年春季,全国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达4.67万hm2。桃日光温室栽培由于生产的果品上市早、价格高,符合中国国情,研究探讨较多,栽培配套技术日趋完善,实现了春天定植,冬季扣棚,翌年春上市。近年来面积增幅较大,目前全国保护地桃面积占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的40%以上。但从生产上看,主要是促早栽培,品种多局限于极早熟和早熟品种上,生产模式单一,上市集中,果品的高价格和生产高效益逐渐下降。尤其是设施栽培的果实品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加之消费心理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对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周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种植地域不断扩大.至1999年春季.全国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达4.67万公顷。桃日光温室栽培由于上市早、价格高.符合中国国情.研究探讨较多.栽培配套技术日趋完善.实现了春天定植,冬季扣棚.翌年春上市.近年来面积增幅较大.目前全国保护地桃面积占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的40%以上、但从生产上看.主要是促早栽培.品种多局限于极早熟和早熟品种.生产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3.
春雪是美国育成的早熟优质桃品种,1998年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美国引进。2003年3月经专家推荐。我县引入该品种进行日光温室栽培试验,经过3年的试验观察,该品种在我县表现成熟早、果个大、色艳、丰产、果肉硬、耐贮运。售价是同期成熟桃的1.5-2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保护地栽培桃优良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蜜桃外观美丽,肉质细腻,风味甜香,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桃品种选育,先后培育出了雨花露、春蕾、早香玉、早霞露、霞晖1号、燕红、京玉、秦王等许多新品种,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的桃树产业,使我国桃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之首。我国目前栽培的桃品种,肉质柔软多汁,不耐贮藏运输,市场供应期短。因此,培育品质优良,熟期配套的新品种,丰富优化桃品种结构仍然是目前桃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桃设施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桃设施栽培发展很快,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栽培理论及配套技术,限制了生产发展。本文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和有关报道,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及对策,以期对方兴未艾的桃设施栽培者有所帮助。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品种选择不当 目前各地设施栽培桃品种各异,多数品种未经栽培试验筛选。由于不同品种在设施栽培表现不同,如选择不通宜设施栽培的品种,必然增加栽培管理难度,产量低、效益差,甚至造成栽培失败。据我们对早红珠、早红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宜良县从省内外引进18个桃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栽培试验,通过3年观察分析在宜良县的引种表现,总结适宜生产示范的早、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7.
春艳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早香玉为母本、仓方早生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试管胚培育而成的特早熟桃品种,1998年从山东省蓬莱园艺场引入甘肃省秦安县露地栽培.我们从2000年开始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了春艳桃栽培试验,其性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春蕾桃是1988年发现的一个极早熟桃优良品种,1999年3月通过品种审定.该品种早果丰产,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果实经济性状优于春蕾桃,是目前成熟最早的桃树优良品种,现栽培面积达300 hm2.  相似文献   

9.
日光节能温室桃树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20日,在区苗圃进行半成苗桃树温室栽培实验,试验面积400m^2,共294株,品种有瑞光5、早红珠、早红和棚桃1号。经过科学管理,2001年5月中旬收获鲜桃600kg,比露地栽培早熟60多天,并摸索出一整套的桃设施栽培技术,在全区推广后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现将日光节能温室桃树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曙光油桃引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武夷山脉东坡南侧,果树栽培以"二桃一梨"(南方早熟桃、猕猴桃、黄花梨)为主,果业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现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丰富果类品种,延长当地果品上市时期,2000年12月我局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曙光油桃,在县果树示范场试种,试验园面积2000平方米,定植规格为株行距4米×3米.经过5年的引种观察,该品种表现出早熟且投产早、品质优、丰产性好、裂果率低、较耐贮等特点,适宜在本地区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1.
我省设施桃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10余年的发展,到2003年设施桃栽培面积达3 160hm2,占设施果树面积(1.53万hm2)的20.6%,产量7.11万t,主要集中在大连市(1 600hm2)、营口市(733.33 hm2)和锦州市(350.8 hm2).设施形式主要是塑料薄膜温室和塑料大棚,以促早栽培为主.栽培品种主要是油桃.为了总结经验,有利果农增加收入,现将我省目前设施桃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李林光  杨建明  孙玉刚 《中国果树》2004,(3):44-46,i001
<正>春雪桃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自美国引进的早熟桃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果面全红、果肉硬、耐贮运、品质优等特点,于2003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和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们从2001年开始对该品种进行了保护地设施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春晖’桃是山东省潍坊市农科院果树所历经8年,从‘砂子早生’芽变中选育的新品种,于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2008年先后在山东省桃主要产区进行区域试验和丰产栽培试验,表现适应性强、早果丰产、成熟期早、果个大、耐贮运、品质佳,4年生树平均666.7m2产量2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4.
砂红桃是从日本桃品种仓方早生中选育的优良品种,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南阳市卧龙区2003年3月从山东果树所引进栽培.经过6 a栽培观察,砂红桃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均强,是鲜食桃中品质极佳的品种之一.成熟于7月上旬,正值水果淡季,市场售价高,产地售价一般在0.9元/kg左右,比一般桃品种高出0.3元/kg左右,效益可观,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桃树高密、早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县桃树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我们于2003年春在南官庄村建起试验示范园,对桃树高密度主干形栽培技术进行了摸索.该示范园面积667 m2,属平川井灌区,栽植半成苗,株行距1 m×2 m,共栽330株,品种为富山香桃、中华寿桃、早丰王、萧国圣桃.品种间呈带状间隔栽植.通过精细管理实现了当年成花,第2年见效,第3年丰产,第2年667 m2(亩)产量突破500 kg,第3年达2 500 kg.现将桃树高密、早果、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油桃9号"是人工杂交培育的优质、大果形、早熟、白肉油桃新品种,味浓甜,可作为设施专用品种在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进行促早栽培。该品种设施促早栽培中应注意加强树势调控,避免树势过旺,宜轻剪,留中庸及细弱枝结果,花期温度需控制在18~20℃,以提高着果率。  相似文献   

17.
我省桃的设施栽培从1995年开始,发展速度较J决,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总面积达3 160 hmZ,占桃面积的7.25%,以温室栽培为主,有少量塑料大棚栽培。桃的设施栽培主要集中在大连、营口、锦州、鞍山、沈阳、朝阳等市,品种以油桃为主,主要有早红2号、曙光、艳光、中油4号、12一6等;另外还有早凤王、颐红水蜜、安农水蜜、春艳等普通桃。秋冬时节,设施栽培的主要任务是休眠和升温,对其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休眠的管理 桃树休眠与其他落叶果树一样,从落叶起到萌芽止,经过5个多月时间。桃树在不同树龄阶段以及不同部位的休眠期不完全一致。幼树比成…  相似文献   

18.
我镇官屯村席善栋有一处温室400m2,栽的是春蕾桃。由于该品种桃效益不好,1995年(已是3年生)对其中7株高接了盖县大李子,早红李、透明李、美丽李等枝条98个,并同时栽植了李苗20株。1996年高接李产果20kg,每公斤售价120元。而同期栽培的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西安市长安区鲜食桃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全区栽植面积已达1600hm2,其中郑州早甜、源东白桃、金花大白桃、春艳、特早巨蜜、超红圣等在“六一”前后成熟的品种占鲜桃总栽培面积的40%左右。这些早熟品种成熟早、上市早、销售价格高,但容易受到炭疽病的危害,常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桃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靖王政李静尚霄丽方庆王珂近年来,桃树设施栽培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但是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由于没有昆虫的活动和设施内空气湿度大,常导致桃授粉受精不良,产量较低,因此桃树设施栽培不仅需要配置授粉树,而且需要采取昆虫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丰产。设施栽培的桃树比露地栽培的开花早,如果栽培的桃品种花粉不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就必须提前1年采集露地栽培桃树的花粉,研究桃品种花粉生活力和贮藏条件在桃设施栽培中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