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枝梢害虫主要包括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果梢斑螟等。在春季蛀食幼树嫩梢髓部,被害梢弯曲枯死,影响幼树高生长和材质。近年来生产上应用林业措施、化学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治理来抑制害虫数量。具体方法是剪除被害梢果,营造混交林,幼虫孵化盛期喷洒氯氰菊酯和氧化乐果混合剂,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微红梢斑螟还可在成虫期设置性诱剂(Z_(11-16):AC、Z_(11-16):ALD、Z_9E_(11-14):AC)诱捕器诱杀。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实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分别在当年5月份和7月份对微红梢斑螟危害过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林实施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幼虫.结果表明: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与剪梢时间和树种有关.人工剪梢防治对马尾松、湿地松地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5月份剪梢的马尾松地径增长最明显,达14.87%...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掌握北戴河地区微红梢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和有效防治时机,以微红梢斑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微红梢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北戴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在北戴河联峰山公园油松林中微红梢斑螟1 a可发生2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有2个发生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为5月中上旬,6个诱捕灯的诱虫量可达26头;第2个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诱虫量可达32头,其中以7月份的高峰期尤为显著。对微红梢斑螟越冬虫态及越冬部位的调查发现,微红梢斑螟在11月份之后,不同虫龄的幼虫在枝梢和蛀果中以及蛹在蛀果中进行越冬,但最终主要以2 a生枝梢中的老熟幼虫和蛀果中的蛹之形式完成越冬。通过对幼虫转梢习性的调查发现,转出梢的枝条直径、长度以及蛀道的直径、长度,均低于转入梢。产卵部位调查发现,微红梢斑螟产卵部位主要为被害枝条(59%)和被害球果(53%)。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蛀食松梢球果的蛾类害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害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省外引松主要梢果害虫寄生蜂的调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外引松主要梢果害虫的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共有26种。其中寄生于微红梢斑螟的16种、松实小卷蛾的10种、油松球果小卷蛾的2种、在为害枝梢的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上的寄生率达13.2%,在为害球果的微红梢斑螟上寄生的主要是广大腿小蜂,平均寄生率达15.7%。经鉴定的寄生蜂12种,隶属于茧蜂、姬蜂、小蜂、广肩小蜂、扁股小蜂、肿腿蜂6个科。并分别对6个科的寄生蜂的分布和主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用性诱剂诱捕法防治微红梢斑螟,经过两年试验证明,用粘胶型诱捕器诱捕雄蛾,可降低下一代幼虫的危害,性诱剂诱捕防治区与化学农药防治区的油松树的枯梢率是相似的,但防治费用性诱剂比农药低。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常见的害虫有16种,隶属4目12科。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和芽梢斑螟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嫩梢、花芽、雌雄花、球果、种子等,使球果产量降低。采用营林措施和辅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标准地调查研究了微红梢斑螟蛀害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并对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的方法进行了简述.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蛀害对马尾松幼林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受害后主梢当年生长量损失27.23%,树高下降13%,而地径增长7.23%.马尾松受害后除影响当年梢生长外还影响其次年梢生长.树高在141~180 cm左右的马尾松受...  相似文献   

10.
微红梢斑螟是马尾松的主要蛀梢害虫之一。2013-2015年对贵州省黔南自治州马尾松20年树龄的种子园的微红梢斑螟进行全面踏查、定点观测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该虫的生活习性、危害方式及在马尾松不同树冠高度层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贵州黔南地区微红梢斑螟在马尾松种子园1年发生3代,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1年生主梢或侧梢的梢头,被害枝梢常表现为近90°弯曲或螺旋状弯曲,弯曲处有流脂,导致马尾松的主梢、侧枝枯死及树冠畸形,严重影响马尾松生长及成材。  相似文献   

11.
子午岭林区油松主要害虫有微红梢斑螟、纵坑切梢小蠹、松大蚜、松针小卷蛾、松幽天牛、松六齿小蠹、油松球果小卷蛾、果梢斑螟8种。经过5年的观察,掌握了其发生发育规律。并通过不同方法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最佳防治方案,其中:黑光灯、强光灯诱杀对微红梢斑螟、果梢斑螟效果较好;烟雾剂熏蒸法对微红梢斑螟和球果小卷蛾较有效;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松针小卷蛾、松幽天牛效果最好,杀虫率均在90%以上,但对环境污染严重,应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12.
微红梢斑螟的发生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2,28(2):131-137
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松类的嫩梢、球果、芽和干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2至3代,以初龄幼虫在冬芽、枯梢或以中老龄幼虫在害梢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分别是越冬代,第1、2代成虫出现期。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园中的观察,了解了幼虫钻蛀芽、梢、果和干的不同习性,以及该虫发生与绒茧蜂、长体茧蜂等天敌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灯诱杀虫、早春喷梢、打孔注射和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在永泰县世行项目造林地上幼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03hm2;害虫有蕉艺夜蛾、微红梢斑螟等9种,病害有松枯梢病、赤枯病等5种,以微红梢斑螟和松枯梢病为害较严重;集中成片、速生快长的单纯针叶林是造林地幼林病虫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松果梢斑螟成虫的寄主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松果梢斑螟成虫产卵期,采用顶空吸附法和CC-:MS分析,研究虫害后油松球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的变化.油松虫害球果(枝)单萜挥发物的释放呈现昼夜节律,并且特异性挥发组分为1R-(+)-α-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梢斑螟成虫为夜出性害虫,因此产卵期晚上的球果(枝)挥发物更有意义.油松和华山松球果的触角电位(EAG)测试表明:虫害球果与健康球果相比,梢斑螟(雌雄蛾)对油松虫害球果的EAG反应更明显;而对华山松虫害球果和健康球果的EAG反应差异不明显.Y-型嗅觉仪的趋向试验表明:雌成虫的寄主选择性明显高于雄虫,油松球果提取液的引诱作用高于华山松球果,而当年生针叶提取液、虫害球果及其提取液挥发物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均高于健康球果;挥发物标准品测试显示,1R-(+)-β-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组合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虫害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可显著刺激雌成虫产卵,表明油松虫害球果提取液组分中存在着雌成虫的产卵刺激物;华山松球果提取液的存在明显抑制了雌虫在油松虫害球果提取液滤纸上的产卵,表明华山松球果提取液中可能有产卵拒避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全面踏查、定点跟踪观测和室内培养等方法,调查评估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对广西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子园1年生幼果、2年生球果和当年生嫩枝的危害情况,记录该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征,掌握其在南亚热带地区的活动规律,为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在...  相似文献   

16.
对地处皖南丘陵的宣州区国外松上常见病虫害进行了连续5年调查观察,笔者发现主要有:马尾松毛虫、松茸毒蛾、思茅松毛虫、微红梢斑螟、荔浦吉松叶蜂、浙江黑松叶蜂、桃蛀螟、铜绿丽金龟、油茶枯叶蛾、枯梢病(松色二孢菌)等病虫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国外松枯梢病和微红梢斑螟,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历,以便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省油松种实害虫包括油松球果小卷蛾、球果梢斑螟、微红梢斑螟、松梢小卷蛾、松实小卷蛾、一点实小卷蛾及中华松果长蝽、球果窃蠹、球果瘿蚊等种类,油松球果小卷蛾占总虫数的75%以上,是优势虫种,以此虫为靶子害虫进行防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Bt 乳剂属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nsis),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和果树害虫的防治。为探索其防治油松种实害虫的  相似文献   

18.
红松种实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实害虫危害红松的球果及种子,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直接危害红松种实的害虫主要有赤松梢斑螟、冷杉梢斑螟、松梢螟、红松球果种蝇、红松球果种小蜂等。其中冷杉梢斑螟为原始红松林果梢的重要害虫,赤松梢斑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树的球果、嫩梢及干部,是该地区危害红松种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9.
微红梢斑螟种群在湿地松种子园为聚集分布,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在种子盛产期,微红梢斑螟种群为危害湿地松种子园2年生球果害虫的绝对优势种;7月上旬2年生球果变色后,其经济阈值为0.9739头/100个球果.依此建立起序贯抽样的接受与拒绝公式,编出序贯抽样表,供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微红梢斑螟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原名松梢螟,危害多种松树,在我县危害火炬松、湿地松幼林,以幼虫取食当年新梢造成危害。上世纪中后期随着我县造林工作不断深入,外松林面积增幅较大,一度出现微红梢斑螟大面积危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外松的正常生长,现将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