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霜霉病是葡萄植株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危害严重。2013年用4种药剂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8%科博、72%霜脲锰锌、80%烯酰吗啉、72.2%霜霉威都有防治效果。其中78%科博500倍液,80%烯酰吗啉2500倍液的防效更高。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涿鹿县葡萄产区早春遭受长期低温的影响,导致葡萄早春冷害发生,葡萄萌芽延迟,花期葡萄霜霉病严重发生;到8月份,降水偏多,致使部分地区葡萄大面积裂果、霉烂,烂果率高达30%,其中,裂果占8.5%,烂果、霉烂果占21.5%,经济损失严重。其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葡萄根癌病,是危害葡萄的致命病害。据调查,我国长江以北的葡萄园,葡萄根癌病的发病率较高,一般病株占30%以上。其中我区的土默特右旗、抚顺市郊区、沈阳市郊区及北京市郊区的部分葡萄园,其病株占90%以上。受害轻的葡萄园,一般要减产30~50%,受害重的甚至园毁绝收。葡萄患根癌病,其实得的是植物根癌病,又称  相似文献   

4.
酿酒葡萄霜霉病季节流行动态与爆发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长季酿酒葡萄园空气中霜霉病菌孢子囊进行逐日逐小时捕捉,并对病情进行调查,记载气象资料,对霜霉病菌孢子囊飞散动态及病害爆发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对病害爆发进行预测,用于指导该病的防治.结果表明:8月至9月上中旬为整个生长季中孢子囊飞散的高峰;孢子囊的日飞散动态是昼少夜多,8:00之前和18:00之后孢子囊飞散量占全天的87%.全天各小时段孢子囊飞散量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6 9,P<0.01),而与空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O.676 7,P<0.01).品种、地势、空气温度、降雨量和菌量等综合因素共同影响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在我国各地都可以发生。对于1~2a生幼龄葡萄,葡萄霜霉病发病后可造成枝蔓不易成熟;对于壮龄期葡萄,葡萄霜霉病既影响当年葡萄产量和质量,也对来年的葡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掌握葡萄霜  相似文献   

6.
葡萄黑痘病是新疆葡萄种植区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和年份,发病严重,常常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如果对葡萄霜霉病进行有效的防治,葡萄黑痘病就不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水杨酸(SA)对葡萄霜霉病的诱导抗性作用,检测了不同浓度的SA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选用较为抗病的巨峰葡萄和感病的美人指葡萄,采用离体叶片法,应用不同浓度的SA(0.1mmol/L、0.5mmol/L、1.0mmol/L、3.0mmol/L、5.0mmol/L和7.0mmol/L)开展了诱导葡萄抗霜霉病的研究,并进行了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在5.0mmol/L以下的SA对孢子囊的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当SA浓度达到7.0mmol/L时,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达43.3%,孢子囊的萌发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说明较高浓度的SA对孢子囊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巨峰葡萄离体叶片上,浓度为1.0mmol/L的SA诱导效果达100%,其他浓度的SA诱导效果均达95.7%以上,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但7.0mmol/L的SA处理后,叶柄变黑腐烂,说明高浓度SA对葡萄叶片有毒性;在美人指葡萄离体叶片上,浓度为0.1 mmol/L、0.5mmol/L的SA诱导效果分别达82.1%和97.9%,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浓度为1.0mmol/L及以上时,会使葡萄叶的叶柄变黑;室外喷施0.5mmol/L的SA,对抗病品种巨峰葡萄嫩叶前7d的诱导效果均在85.7%以上,对老叶诱导抗病效果在第7天时显著降低,表明SA对嫩叶的诱导效果更好;在感病品种美人指葡萄的嫩叶和老叶上,SA的诱导抗病能力以间隔3~5d的最好,达63.6%以上,间隔7d后的诱导能力明显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对霜霉病增强的抗性是由SA诱导产生的,而非SA对孢子囊的直接毒性,适当浓度的SA对葡萄具有较好的诱导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和72%锰锌·霜脉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第2次药后7d防效均在79%以上,第3次药后14d防效均在81%以上。72锰锌·霜服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第2次药后7d防效均在65肠以上,第3次药后14d防效均在76%以上。35氢氧化铜氯化钙重盐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不理想,施药3次后的防效达59%以上.  相似文献   

9.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的常见病,也是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的主要病害.笔者近几年对该病进行了详细观察,并搞了多种防治实验,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1冻害发生的原因1.1特殊的气候怀来是葡萄种植适宜区和全国优质葡萄产区之一,葡萄种植有近千年的历史。近几年发生的冻害现象主要原因是出现了特殊的气候条件使部分葡萄发生了冻害。2002—2003年冬春绝对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2002年12月24日—2003年1月6日连续14天最低温度-14.6℃以下;2009年冬—2010年春降雪较早,10月31日—11月5日降了两场大雪,造成很多葡萄园未来得及下架埋土,土壤已经封冻了,从而发生了严重的冻害,全县3年生以下葡萄70%冻死,成龄葡萄没来得及防寒的葡萄也发生了冻害,损失较严重;2011年冬—2012年春,由于秋冬降水极少,造成土壤过于干旱,冻土层深度达111cm,比历年平均71cm深40cm,从而造成了葡萄根系冻害。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春季,怀来县葡萄主产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葡萄受害现象,5月12日至18日我们对受害较重的桑园镇夹河、桑园、张官营、李官营、杜寨子、南袁营等村主栽品种白牛奶、龙眼、红地球、梅鹿辄、白玉霓等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不同品种之间受害情况有明显差异。②葡萄根系及枝蔓病害在前几年就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只是今年较为严重。③葡萄园的栽培管理技术对葡萄植株是否患病至关重要,尤其是地下管理和葡萄负载量与植株受害有密切的关系。④葡萄受害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葡萄霜霉病成为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尤其是秋季霜霉病对1a生葡萄苗的影响更为严重。现将秋季防治1a生葡萄苗霜霉病的几项措施介绍如下,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病害是葡萄生产中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果农常因用药不当防治效果差,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04~2005年我们对葡萄这几种主要病害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供各地参考。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及供试葡萄品种在南皮县刘夫青果园,选用长势相当的梅鹿辄葡萄  相似文献   

14.
武威绿洲日光温室葡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总结了武威绿洲日光温室葡萄主要病害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的发生规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病害的防治适期和防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3种新型高效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霜疫必克,瑞毒霜和甲霜灵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均显著,同时也推荐1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用瑞毒灌根法防治葡萄霜霉病。  相似文献   

16.
葡萄蓟马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葡萄蓟马又称烟蓟马。属于瘿翅目,蓟马科。近年来对葡萄的危害有日益增长之势,据笔者2004 ̄2005年在南皮县葡萄园调查,被害株率达70%,被害穗率为52%,发生严重的葡萄园被害株率高达100%,被害穗率75%以上,从而造成葡萄的减产和质量的大幅度下降。蓟马不仅能危害葡萄,还危害苹、梅、李等果树。  相似文献   

17.
麦积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葡萄生长,经济收入可观,但近2年来病虫害侵害严重,对主要的病害(根癌病、霜霉病、白腐病)和虫害(金龟子、粉蚧、天蛾)等防治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吕剑  李燕 《防护林科技》2015,(1):119-121
介绍酒泉市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确定了葡萄园选址的条件,葡萄品种选择方法;对建园技术的篱架方法、定植方法、田间管理的修剪整形、防寒出土,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对保证葡萄生产品质有一定供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葡萄避雨技术是以避雨为目的,克服南方露地葡萄栽培缺点的有效措施。该文通过试验证明:在冀中南地区避雨栽培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控效果最高达到58.32%;果实品质、产量、果实和果穗指数都与露地栽培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 消籽灵是一种植物调节剂。据1991年8月在本所葡萄园试验,有核葡萄经消籽灵处理后,90%以上果实形成无核葡萄,其中先锋、11—43品种表现最为明显,无核率达100%,乍娜达93.8%。并且增加果实含糖量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